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政策>> 资讯详情

刺激政策利好钢铁行业

作者:24 发布时间:2012-06-07 文字大小:【大】【中】【小】

    在新一轮"铁公基"以及一批超大型工业项目投资加速的刺激下,持续低迷的国内钢铁市场似乎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业内人士指出,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将会带动一部分钢市需求,短期利好钢铁业,市场能否真正好转要看后续政策的跟进. 此外,之前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曾给钢铁业留下产能过剩的后遗症, 此次应避免再引发类似的局面.

    利好政策密集出台

    5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在此政策指引下,各地重大项目审批,获批速度加快,重点集中在交通,能源,水利工程,煤化工等领域.而作为相关联的重要行业之一,这些重大项目投资也让持续低迷的钢铁行业仿佛看到了希望所在.

    具体来看,在铁路建设方面,随着资金逐步到位,因资金链断裂被迫停工的各条铁路八成已复工.此外,在高铁低迷之时,城轨成为当前新的投资热点;在水利建设方面,今年中央水利投资将会超过1400亿元;在保障房方面,今年新开工数量虽然少了,但2012年实际在建工程量巨大,粗略估算,实际在建量1800万套左右.

    这些项目的建设,最主要的需求品种是建筑钢材,因此对建筑钢材需求拉动是最大的. 相应的也会拉动一些建筑用机械设备的需求,机械设备生产主要带动的是钢板,优特钢产品的需求,但力度没有建筑钢材那么大.

    避免政策刺激"后遗症"

    面对利好政策,钢贸商态度谨慎乐观. 北京朝音信德贸易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重大项目的加快审批对一直低迷的钢市会有很大的提振作用.最重要的影响还是能够鼓舞商家士气,增强市场信心,钢价也因此会止跌回升."不过,政策的影响力将会慢慢发酵,反弹也将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显然,在行业经历痛苦调整的时期,钢贸商的风险控制意识也逐渐增强.北京首钢新钢联科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文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钢贸商应该冷静面对现实, 把命运更多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深挖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在每个环节上都能够争取控制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只有顺应大势的发展,自身才能更好地发展.

    当然,机遇与风险并存.即便政策转向对一直低迷的钢市会有很大的提振作用,但市场能否真正好转要看后续政策的跟进. 否则最终不仅成为"昙花一现",而且还将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开启的4万亿刺激计划,虽然实现了保八的目标,但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钢铁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当时刺激方案出台后,中国的钢材需求连同铁矿石价格和其他原材料的需求同时出现飙升,但是那种阵发性的需求却给行业留下产能过剩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