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中国经济政策的教训

作者:27发布时间:2012-10-22

        通胀是否触底?经济是否回暖?

       是否触底?经济是否回暖?

  10月以来,世界银行以及IMF等国际机构基于低迷的国际贸易,纷纷调低中国的增长预测;与此同时,中国总理温近期则表示中国经济已经企稳,官方预定7.5%的全年增长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这一表态也被评价为年 初以来对中国经济的“最乐观评估”。

       这一次,总理温是否过于乐观?

    很可能不是,近期宏观数据显示艰难的去库存过程接近完成,换而言之,中国经济或许的确正在筑底。

    据相关数据,2012年三季度GDP增长为7.4%,9月CPI则为1.9%,中国经济季度增速从2011年初连续下台阶,但情况未必过分悲观。 在经济下行周期,GDP环比因素不可忽视,三季度GDP环比增速为2.2%,高于二季度;更进一步,9月PMI达到49.8,虽仍旧低于50的荣枯线,但 是已属数月来首次回升。

    数据之外,宏观经济运行的逻辑更值得探究。

  从经济企稳中,又可得到什么教训?

  经济运行虽然不如时钟那么分分钟精准,却也自有其周期。

  如果更长时段地考察,中国经济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事实上已经历了特征鲜明的几个宏观周期,每个宏观周期都由复苏、繁荣、滞涨、萧条四个阶段组成;

    与之对应,则是微观企业层面的被动去库存、主动加库存、被动加库存、主动去库存行为,这一过 程自发而残酷,却也往往使得 “优胜劣汰”法则在经济世界得以实现,长期而言,对于经济的创新以及增长无不裨益。

  尽管每个周期都会经历这四个阶段,但每个周期的阶段结构并不相同,有些繁荣期长,有些则萧条期长,不仅反映出经济冷暖,更折射出每个周期不同的运行特征与政策应对。

      考察最近这一周期,比起此前几轮周期,最典型特点是复苏与繁荣期很短,而滞涨与萧条期很长。

    2009年一季度,在四万亿刺激政策作用下,经济迅速从萧条期进入复苏期,并在短短7个月之后演变为失控般急升的繁荣期;

  该阶段在2009年11月 截然而止,经济增速又从最高点开始下滑,同时通货膨胀却日益严重,这意味着经济正式进入滞涨期,并延绵到2011年7月,时间长达18个月,在近些年历次 中国经济周期中,可谓滞涨期最长者。

  据统计,历史上其它周期的滞涨期大约为6个月,而本次周期的滞涨期长度是平均长度的3倍有余。

    之后,从2011年8月至今,中国经济一直在萧条期中挣扎。不仅经济增速连续降低,而且微观经济层面的压价甩货行为大量涌现。迄今,萧条期已经持续了13个月,几乎与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经历的萧条期相当。

  按照传统定义,经济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就可以被定为衰退,但对于中国而言,如果GDP增长连续两个季度在7.8%以下,即可被视为具有衰退的部分特征。也正因此,这一期间微观层面的硬着陆已经比起宏观数字更为痛苦,资本市场亦一蹶不振。

  那么,本轮十余年间史无前例的萧条时代,起因何在?

  不少人认为外部需求放缓是主要推动力,但这只是部分原因;探究本轮周期扭曲的时间结构的症结,也正是源于上一轮刺激政策用力过猛。

   回顾2008年末的四万亿政策,其刺激力度之大、信贷失控之严厉、过剩产能之庞大、结构扭曲之严重可谓前所未有。这一大手笔使得中国经济迅速获得V型反弹,其看得见以及看不见的代价,则需要不少时间慢慢消化。

      回头来看,如何正确理解经济波动?

  或许应该多份平常心。虽然学界对于经济周期定义与划分各有不同,从数十年到数年都有,但经济自有其周期则是不争事 实。过去十余年年,坊间所谓下滑、过热、通胀等问题,往往都源自总需求不足引发的短期经济波动,不可避免,也属正常;如果贸然大加干预,不仅不能立竿见 影,往往还会扰动经济自身修复,得不偿失。

    这一道理看似浅显易明,但“有所作为”的想法往往在现实中更有市场,政治周期、外需恶化等因素叠加推动之下,政策往往一再伸出“闲不住的手”。中国 不少所谓宏观调控政策,往往不乏行政特色,具体而微的政策比比皆是。

   按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等人整理,中国有20多个宏观调控工具,除了提升利 率、减少出口退税等常规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之外,开启或加快IPO、收紧供地“闸门”、重大案例查处等非常规手段亦是“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工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