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煤炭>> 资讯详情

煤炭资源整合恰逢其时——论坚定不移地推进煤炭资源整合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1970-01-01
 

眼下,煤炭资源整合到了关键时刻。全省上下积极行动、深入推进,进展顺利,同时也有一些人仍有这样的议论:这个时候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合适吗?现在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候,什么时候不能整合,非得要这个时候整合煤矿?


我们要说:现在整合煤炭资源,不仅是合适的,而且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是省委、省政府站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给煤炭工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借鉴国内外煤炭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通盘考虑了我省当前发展与长远规划、转型的成本与收益、市场倒逼与主动调整、内部优化与外在竞争等一系列关系,深思熟虑,统筹兼顾,化危为机,做出了强煤固本、强省富民的战略举措。


现在推进整合成本最小


“农闲平整农田”“磨刀不误砍柴功”,这是每个人都明白的道理。当前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煤炭工业面临怎样一个时机?


受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和许多国家一样,实体经济受到深度冲击,出口加工、房地产、汽车、造船业等市场严重萎缩,这些下游产业“消化不良”又向上游产业传导,直接导致能源和材料产业“塌锅倒灶”。所以,煤炭市场低迷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如果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煤炭业的冲击是 “中度震荡症”,那么这次影响将是“重度综合症”。


根据5月2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加剧,中国主要能源消费产品产量增速大幅回落,能源需求快速下降,能源供应出现相对过剩。200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增幅比上年下降4.8个百分点。进入2009年,由于电力、钢铁等主要用煤行业需求严重下滑,煤炭产能过剩压力加大。统计表明,一季度全国原煤产量同比增长6.3%,而销量仅增长2.9%。一季度国有重点煤矿销量增幅不及产量增幅的一半,社会煤炭库存充足,社会存煤正在向煤矿转移集中。与之相伴随的是能源价格大幅下跌,企业效益明显下滑。


工业上市场萎缩、产能闲置,就像农业上的“农闲”。农闲时候干什么?磨刀备镰、修理农具、整治耕地。现在整合相当于休息充电,付出的停产损失最小,经历的痛苦最小,用经济学的术语叫“机会成本最小”。


我省利用今明两年时间精心打造出1000个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的机械化煤矿,全面整治煤炭的生产经营格局。一旦市场好转,就会以全新的产业面貌站上行业高端,这真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这次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给了煤炭产业休养生息、谋划转型的难得机遇。由于去年下半年以来煤焦形势发生了“由沸点到冰点”的逆转,我省地方中小煤矿纷纷限产停产,摆在地方中小煤炭企业家面前有两条现实的路:要么转产转型,在非煤产业再创事业;要么引进战略合作,把自己融进煤炭大集团里赢得发展机遇。


事实上,不少煤焦领域的民营企业家已经在农业、旅游服务业、信息产业甚至高新技术产业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尝到了非煤产业“反危机”逆市而上的甜头。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的调查显示:山西20%多的企业已转型或正在计划转型。截至2月末,全省被调查能源型企业累计投向其他产业资本达194.67亿元。可以说,这部分煤炭企业和社会投资者希望在危机中有人接盘顺利转产。


而对想要挺过“冬天”在能源领域坚持的中小煤炭企业来说,省里及时推进“关小上大、并小为大”的整合重组兼并工作,无疑是把资质优良的战略合作者领上家门,既节省了在市场上寻求合作的成本,又避免了与合作方信息不对称的经营风险。


事实正在彰显整合的效应


“万吨轮”胜过“小舢板”,狂风巨浪来了,就要停开“小舢板”,静下心来扑下身子抓紧造大船。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被称作“金融海啸”,在美、欧金融界它像摧枯拉朽一般,让很多“百年老店”的著名银行迅速倒闭,甚至将冰岛整个国家推向破产的边缘。其危害力像地震波一样还在不断向实体产业扩散蔓延,对煤炭业的影响究竟有多深、时间有多长,目前还看不出来。


任何一个行业抵御巨大的市场风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大做强。煤炭业并不例外。当我们环视全球时发现,世界产煤大国中,澳大利亚前5位煤炭企业占总产量的七成以上;美国前4位煤炭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45%以上;南非前4位煤炭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达到60%以上;印度1户煤炭企业的产量占到总产量的近90%;德国近2亿吨煤炭全部由一家公司生产。


看看国内,以神华集团、中煤集团为代表的全国性、区域性煤炭“巨无霸”不断扩能,形成了一批亿吨级和千万吨级的煤炭大基地、大集团。


再看看我们的煤矿是个什么样子?


“多、小、散、乱”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截至2008年底,在全省近2600座煤矿中,有年产90万吨以上的大型矿井197座,年产30至60万吨的中型矿井700座,30万吨以下小型矿井1700座。平均单井规模只有36万吨,不用说同国外比,就是和我们近邻内蒙古100万吨的平均单井规模相比,也只有一半多。


产业集中度低、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地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不足30%;煤炭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和转化率不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较低。总体上说,煤炭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依然很大。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省精心打造的“煤炭巨轮”正在形成产业集群。我省大公司大集团的煤炭产量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51%,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8%。


在危机面前,我省以五大煤炭集团为代表的国有重点煤矿显示出中流砥柱的作用。


今年1至5月份,重点煤炭企业产销逐月增加,价格保持稳定,效益同比大幅增长。以省属五个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情况来看,1至5月完成煤炭产量1.11亿吨,同比增长4%;完成出省销量6661万吨,同比增长7%;吨煤综合平均售价同比提高了65元,增长115%;累计完成煤炭销售收入468亿元,同比增加44亿元,增长10%;累计实现利润65亿元,同比增加16亿元,增长32%。


从今年一季度我省五大煤炭集团与全国原中央财政煤炭企业经营效益对比看,销售收入全国同比增长9%,我省增长20%;综合平均售价全国同比增长10%,我省增长26%;利润全国同比增长4%,我省增长21%。


全省煤炭产量从1月份至5月份逐月递增,月均增加393万吨,月递增10%,5月份产量已经达到4883万吨,大致恢复到去年和前年全省统计口径的月均正常产量。煤炭的效益水平稳中有升。


而另一组数字说明,今年以来,我省安全生产形势呈现明显好转势头。1至5月份,全省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356人,下降近21.7%;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比国家控制进度指标低12.54%。这其中,作为占GDP和从业人员大头的煤炭产业总体保持安全生产态势是重要原因。


这说明,煤炭大集团能够以其稳定的产量、安全的产能、最小的资源生态成本和调控有力的市场供应能力,担当起供应全国稳定市场的重任。可以说,这样的煤炭产业格局既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又促进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攥拳争取话语权


当前的煤炭产业已经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市场程度很高的一个行业。随着西部大开发加快、交通条件的改善,能源中心逐步西移是趋势。内蒙古、陕西、宁夏正在向煤炭大省(区)迈进,以新疆为代表的第三梯队正在形成。同时,作为煤炭和火电替代能源的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等新型能源的比重不断扩大。


在日益激烈的能源市场上,我省作为我国最大最老的煤炭能源基地计将安出?“攥拳争取话语权”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再不能凭低水平的几千个小煤矿散兵作战了,否则将陷入“煤越产越多、钱越赚越少、市场越来越窄、话语权越来越小”的尴尬境地。


我们还记得,前10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我省优质的动力煤被压质压价只有几十元,真是“好肉跌成了豆腐价”。就是这样,我们的销售人员还手捧乌金低声下气到处求人,请客送礼、登门拜访、请人家免费旅游,一个电厂销售人员一句话有时就决定了一个煤矿上万人的饭碗,一位大型煤炭集团的副总到外省推销原煤,对方提出喝一大杯酒就订万吨煤,这位老总身受重托卖煤心切,当场喝得严重胃出血住院。


为什么会这样?除了市场需求严重下降之外,主要原因就是当时我省煤炭企业是散兵游勇,煤矿主体多达五六千个,内部展开无原则的杀价。很多小煤矿凭着原始粗放开采的极低成本和偷税漏税行为,以严重低于市场均价售煤,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煤炭交易秩序。


这些年,人们一直在追问:为什么山西一年产五六亿吨煤,还不能掌握市场话语权?原因就是产业集中度低、生产和销售的决策过度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经营优势。


当前,更大范围的国际金融危机出现,煤炭市场又进入下行期,人们担心,当年的心酸一幕会不会重演?


我省当前的部署就是要避免重蹈覆辙,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就是要促进产业适度集中、以资本、资源和产权等为纽带,打造大集团大基地,以此并拢五指、攥紧拳头闯市场,争取行业的话语权。


整合照顾了各方面利益


煤炭资源整合无疑是一次利益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一些疑虑是正常的。对于改革调整来说,从来只有更好的方案、没有最好的方案,让每一个人做到完全满意是不现实的。古今中外,每一次改革调整,都会有人顺应历史潮流作出个人、局部的让步,从而推进了改革,这些人赢得了人民和历史的尊重,同时在改革中常常会打开一扇新门找到发展机遇。


在推进资源整合中,我省充分考虑了各种利益关系,总的原则是让合法的“存量资产”和“既得利益”受到保护、不受损失;资产权益如有流转让渡,要给予合理补偿;让原有的惠民政策和合法权益得以延续。努力做到让被整合的企业满意、让整合的主体企业满意、让地方政府满意、让利益相关的农村等方面满意,即“四个满意”原则。


为了做到“四个满意”,省里采取了一系列务实周到的措施。


一是对重组进入煤炭大集团的煤矿企业,由煤炭大集团在被兼并煤矿所在地登记注册子公司,确保税费上缴渠道和各方既得利益不变;二是保持重组前的利益分配格局不变;三是对原国家和各级政府投入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的各类资金,转为国有股份,按股份分享利益;四是对原地方国有煤矿的从业人员,顺延签订劳动合同进入国有重点煤炭企业,保持原有的待遇不变。


省领导还特别指出,对于被整合企业,有的处于生产状态,有的投入巨额资金还没有受益,该补偿的必须补偿,该返还的必须返还,做到言而有信;同时保证与“以煤补农”的新农村建设项目不停步,当地相关群众生活水平不下降;经过重组后的煤矿要建立“以煤补农”的长效机制,比如参与设立扶贫资金。


为了解决国有重点企业整合重组、收购兼并地方煤矿成本高的问题,我省规定,国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应缴纳的采矿权价款,可以转为政府资本金,由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按既定分成比例持有,这样又开启了资源资产化的大门。


给民间资本创造更多机会


为了保证被整合的地方小煤矿资产“进退”自如,我省规定,整合重组、收购兼并主体企业从采矿权价款中注入资本金后,地方煤矿可将地面配套设施、矿井生产设备折价入股进入整合重组主体企业,形成产权多元的煤炭大集团。同时将整合重组煤矿的产、运、销,人、财、物全部纳入大集团统一管理。


在煤炭资源整合及煤焦企业转型过程中,民间资本退出以后往哪里去?省政府想企业家所想,急企业家所急,于近日出台 《关于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我省鼓励类投资领域的意见》。这9条意见是省政府针对我省民间资本投资遇到的准入障碍和土地、环评、资金、信息等“瓶颈”对症下药,可以说招招见实:一是通过转让特许经营权或合作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推行新兴投资运营形式,引导民间资本全面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二是实行优惠的土地和环境容量政策,对于重大转型、转产项目,区别情况采取保障用地、优先供地、划拨土地和集约用地等4种办法,解决用地难问题,对转型发展的民营企业,排污量可实现“减量自用”;三是实行财税扶持政策。各级政府财政性建设资金一律向民间投资开放,政府投资应采取贴息、参股、补助等多种形式对进入鼓励领域的民间投资予以支持,加大对煤焦资本转型项目及困难民营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并严格落实民间投资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四是多种形式化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鼓励金融机构实行信贷方式创新,尽快出台《民间投资信贷担保体系工作方案》,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组建民间投资担保公司,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参与资本市场;五是各级政府要充实和及时更新招商项目库,完善投资信息发布机制,特别是要简化审批程序,强化对审批程序的监督职能。省政府要求各部门在《意见》的基础上抓紧出台实施细则。


随着整合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方案和措施还将不断完善,使之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符合大多数人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煤炭产业表现出强烈的周期性风险,使我们在1998年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就深刻体验了两次“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经济上的大起大落让山西人吃尽了苦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学费不能白交,苦头不能白吃!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煤炭工业一定要抓住金融危机形成的市场倒逼机制,在应对危机中实现转型发展,在转型发展中沉着应对危机,从而真正实现化“危”为“机”。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把煤炭资源整合的好事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