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山西电网发达 “煤从空中走” 道路宽广

作者:25发布时间:2012-11-07
山西电网发达 “煤从空中走” 道路宽广

       电,不仅仅给百姓点亮新生活,更给山西省的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在山西省的长治奠基,这是我国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

       2008年底,该项目进入试运行。2009年一季度,山西省通过特高压及其他500千伏外输电通道,向省外输电60亿千瓦时,占总量的19.5%。

        有业内人士这样说,全国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顺利完工和投入运行,使山西电网成为华北联系华中、华东的枢纽电网,成为全国技术水平最高、输送能力最大、运营能力最强的电网之一,进一步为我省开拓电力市场、扩大输电规模,加快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电网支撑。

         其实,早在“十一五”初,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输煤输电并举、输电为主”战略,促进电力发展全面提速。特别是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建成投产,标志着我省电网步入“特高压电网”发展新时代。

         有资料显示,2007年,山西省输煤与输电比例是26∶1;2008年,山西省在全国率先步入特高压时代,输煤与输电比例下降到23:1;2009年,这一比例再次下降到16∶1。

         从“输煤”转变为“输电”,不仅改变了山西“产煤”、“卖煤”的发展老路,还实现了煤炭经济产业链的延长和加宽,实现了清洁、绿色、安全发展。

         时任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的王抒祥表示,随着特高压线路投入商业运行和“晋电送鲁”的实施,加快电力外送,对于山西抵御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实现能源基地转型发展意义重大。

        按山西省年外运煤炭5亿吨计算,如果变运煤为输电,综合经济效益将扩大5至6倍,有利于我省由资源大省向资源强省以及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截至2011年底,已连续安全运行3年的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累计完成晋电外送182.54亿千瓦时,占2009年至2011年山西电网总外送电量的29.3%。特高压已成为晋电外送首选大通道。

       3年来,特高压由山西省送往华中的电量,相当于替代运煤5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03万吨,为华中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00亿元左右。

       特高压的迅速崛起,已成为我省能源经济转型、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地标。

       2011年伊始,晋东南特高压变电站扩建工程也全面铺开,晋中、晋北特高压变电站和更多的特高压输变电工程正积极推进。

      “十二五”期间,山西省还将谋求成为全国最大的外送电基地,全面建成以3个特高压通道及500千伏 “三纵四横”骨干网架,满足外送电力三个千万千瓦和自用5000万千瓦的需要。

       “煤从空中走”的道路将越来越宽广,晋电外送将翻开山西省电力乃至能源发展史上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