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山西“气化“革命 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作者:25发布时间:2012-11-09
山西“气化“革命 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山西省天然气产业的迅速扩张是近两年的事。2003年,“能源堆”上要不要引入天然气还是一个争论的议题。2006年,作为山西省唯一被授权专营天然气的企业,国新能源开始全力推进发展天然气产业,尽管此后山西天然气消费量成倍增长,但仍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直到2010年7月,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该省领导干部大会上从战略高度提出建设“气化山西”,才“引爆”了煤炭大省的能源变革。

  在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气化山西”是作为该省实现城乡生态化发展重要途径提出的。山西终端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占消费总量的94.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6个百分点。因此,资源大省山西也是国内节能减排任务极为艰巨的用能和排放大省,加大力度开发清洁能源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而发展天然气无疑是山西优化能源结构最现实的选择。这里有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丰富燃气资源:五条国家级天然气输气管线过境;煤层气资源储量占全国1/3;焦炉煤气等燃气资源也十分丰富。这一气源优势构成了“气化山西”的根本特性——四气合一:利用煤层气、过境天然气、焦炉煤气以及煤制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等高污染能源。

  目前,山西省已经在推进“四气合一”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2011年,国新能源首开山西省煤层气、天然气混输先河,成功实现寿阳、榆次城市燃气管网煤层气、天然气贯通,山西有望形成由46个天然气分输口和7个煤层气并入点构成的天然气、煤层气混输供气格局。此外,国新能源在古县已开工建设焦炉煤气合成天然气项目,将成为“四气”产业一体化的重点支持项目。同样由该公司在运城河津建设的全国首个氢能示范项目氢混天然气(HCNG)加气站也已建成投产。

  根据“气化山西”战略规划,到2015年,山西省“四气”供气总量将达到150亿立方米,总利用量达到90亿立方米。到2020年,年供气量将达到300亿立方米,“四气”实现119个县(市、区)、交通干线、重点工业用户、重点旅游景区“四个全覆盖”。

  据环保部门测算,根据山西省2011年用气比例,该省用1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减排氮氧化物11.87万吨、二氧化硫34.69万吨,替换煤炭4649万吨。山西省“十一五”节能量为4000万吨标准煤,这100亿立方米天然气所带来的节能量对该省的节能工作意义重大。如果到2020年,实现年供气量300亿立方米,节能减排效益将更为可观。

  与此同时,对于山西省这一国家级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区来说,其“四气”一体化产业构成了重要转型方向,尤其是该省的煤层气产业开发利用水平已达到全国领先,以此为强大后盾的“四气”产业前景可期。按照规划,到2020年,山西将把“四气”一体化产业打造为新兴产业,力争实现新增年度工业总产值1103亿元。而且,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也对山西的装备制造、新型材料、食品加工等十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了明显的带动作用,将为山西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