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西部开发步伐加快

作者:25发布时间:2012-12-12
西部开发步伐加快

         “我们推动兼并重组,不是让央企去吃掉地方企业”,在接受专访时,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表示。国家能源局3月22日发布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提出,未来将继续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

  对于一些关于煤炭领域央企兼并地方企业的质疑,方君实表示,就煤炭行业而言,真正的央企只有神华集团和中煤集团两家,2011年产量分别为4.1亿吨和1.6亿吨,加起来也仅占全国的16%。而在兼并重组过程中,由于地方利益等因素,央企往往不如地方大型煤矿企业有优势。所以兼并重组的主体是多元化的,以地方大型煤矿企业为主。

  《规划》作为未来5年中国煤炭工业的纲领性文件,还提出未来煤炭工业新的总体布局: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对此,方君实表示,目前东部可供建设新井的资源已经很少,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煤炭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因此,在综合考虑资源分布、市场需求、地区经济发展等因素下,能源局提出了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总体布局。

  “这是明显不同以往5年规划的特点。现在,新疆煤炭基地建设也已启动,今后向西部开发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方君实说。

   对于未来煤炭工业的发展方向,方君实指出,将以“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同时,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矿区环境质量和矿工生活水平。

  在这种形势下,煤炭工业必须按照科学布局、集约开发、安全生产、高效利用、保护环境的发展方针,搞好“三大建设”,致力于“三个提高”。“三大建设”,就是建设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现代化煤矿。通过搞好“三大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三个提高”,就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矿区环境质量,提高矿工生活水平。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矿区环境质量是加快转变煤炭工业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也是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压力的迫切需要;提高矿工生活水平,是煤炭工业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让煤矿职工更多地享受改革和发展成果。今后,我们将坚持煤炭工业发展与产业布局调整、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生产建设与控总量、调结构相结合,保障煤炭供应安全;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促进煤炭产业升级;坚持开发转化与水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推进高效清洁利用;坚持企业发展、接替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建设和谐矿区;坚持国内发展与国际合作相衔接,实现互利共赢。

  首先,要满足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目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历史阶段,对能源的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煤炭作为主体能源,产量还要适度增长,以满足“十二五”国民经济预期目标增长需要。

  其次,考虑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调整能源结构和节能减排等因素,不能无限制地增加煤炭产量,必须要控制增长速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煤炭消费增速将会有所下降,“十二五”期间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下降约4个百分点。从煤炭行业自身看,一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存在,降低煤炭生产和消费增速,也是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第三,2011年煤炭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消费总量的比重约为79%、75%,保障能源安全的责任重大。虽然产量控制偏紧,但在煤炭生产能力方面我们留有余地,规划2015年产能达到41亿吨,还可以将煤炭进出口作为平衡国内市场供需关系的补充。

  总地来说,产量39亿吨的目标符合现阶段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虽然局部地区可能因为运力不足造成缺煤缺电的现象,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供给和需求是总体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