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直保持沉默的中钢协开始为长远发展打起算盘——昨天他们再次呼吁整顿铁矿石进口秩序,重新审核进口资质的标准,甚至彻底取消现货矿贸易。
再听到这样的豪言壮语,笔者感受到的不是振奋,而是无奈。
事实上,这几年来类似口号已是老生常谈,问题却一个都没解决,或许我们真该反思的是,进口资质是不是真的越少越好?没有监管的市场是否可以自动从混乱变为规范?
与日韩等亚洲其他国家不同,长协矿与现货矿并存是我国铁矿石市场的一个独有现象,长期以来诞生的一批批铁矿石“倒爷”,一直推动着铁矿石的现货矿价格高于长协矿价。
记得去年底,中钢协刚获得领导新年度铁矿石谈判权时,中钢协秘书长单尚华就曾对媒体公开表示,要利用这一年市场比较低迷的机会,使中国的进口铁矿石市场只有一个价格,改变之前的混乱秩序。
当时,中钢协曾考虑学习日本的经验,采取代理制来规范铁矿石市场。在日本,大钢厂负责确定长期谈判合同价格后,都是由几家大的贸易商作代理负责进口,代理费是进口价格的1%~3%,不能随意加价。通过代理制,日本进口的铁矿石都是长期协议价,进口市场也只有一个价格。
在2006年的时候中钢协就已提出过实行“代理制”的概念,但直到今年才正式进行推广,确立的代理费是进口价格的3%~5%。不过如今看来,代理制根本没能成功推行。
对于代理制为何没能在中国奏效,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昨天与笔者交流时,将原因总结为 “中国特殊的机制”。但仅将问题推给“机制”,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谁应该为铁矿石的进口乱象负责,才是应该去具体追究的。
近两年,拥有进口铁矿石资质的企业数量一直在被削减。2005年,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超过500家,2006年一举削减至118家,2007年数量又减为112家。目前,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钢厂70多家,贸易商30多家。据说中钢协还在会同各部委一起,希望进一步削减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的数量。
按说这些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正是应该积极落实代理制的企业,但在过去的半年中,他们做了什么?
先看看贸易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前十名铁矿石进口大户中,超过一半是贸易商,而他们手中也掌握着1/3的压港铁矿石。进口来的铁矿石之所以堆积在港口,只是因为预见到矿价会随着经济的好转而上涨,那么“捂”的时间越长,转手倒卖给那些没有进口资质的小钢铁企业的差价就可能越多。而如果落实按照进口价格一定比例征收差价的代理制,谁还会有动力再去囤积铁矿石?
再看看有进口资质的大钢厂。通过长协价格进口来的长协矿,并不是完全为自己所用,要知道,在2008年钢铁行业普遍亏损的状态下,很多大钢企
是凭借转卖铁矿石给小钢厂实现扭亏为盈的。
因此,现货贸易能否取消,铁矿石进口市场能否只有一个价格,并不是单纯通过不断削减拥有进口资质企业的数量就能解决的。只要存在多渠道进口铁矿石,并且贸易商和钢厂各方没有形成利益共享,代理制就很难得到有效推行。而一味削减拥有进口资质的企业的数量而没有足够的监管,甚至可能因为进口权的集中造成更大的权力寻租和炒作倒卖的空间。
笔者认为,严格的监控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的企业铁矿石进口的数量和流向,比削减拥有铁矿石进口资质企业的数量重要得多,只有明确了进口来的矿石到底是被自用,还是被转卖,转卖给了谁,转卖的价格又是多少,并对违规者处以重罚,才能真正让这个混乱的市场逐步得到规范。
来源:凤凰财经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