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中国央行超发的货币流向了哪里?

作者:24发布时间:2013-02-05

     中国的人民币发行量有多少?如果不是业内人士,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大都回答不出具体的数额。日前,21世纪网的一篇报道引述央行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M2(广义货币,即一个经济体内的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储蓄存款和政府债券的总和)余额已达到97.42万亿元。

    单纯地看这个数据,可能还是没有什么感觉,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中国近百万亿元的M2余额,在世界各国中名列第一,并且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很显然,这是一个让人不安的纪录。

    本轮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主要货币发行国都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以抢救其本国陷入困境中的经济。但是,由于这种以“加印货币”为特征的量化宽松会直接导致流动性泛滥,容易催生通货膨胀,因此各国对此的使用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谨慎的。

    但尽管如此,由于美国等西方的国家的货币已经实现全球通兑,因此它们推行的量化宽松势必会影响到全球,其流动性泛滥的后果会波及其他国家,因此这种量化宽松政策被视为不负责任的自私行为而受到各国批评。

    以中国来说,对于近几年出现的通货膨胀,主流舆论认为主要是由全球流动性泛滥所带来的输入性通胀,这种说法也曾经得到认可。其实仔细一想,在中国仍然对外汇进出实行管制的当下环境,外汇对中国国内经济运行能够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导致国内出现通胀的真正原因,只能是国内货币的严重超发。而且,由于中国的货币不像美元那样在全球流通,因此超发所产生的影响基本上都只能在国内循环。

    一般地说,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广义货币,应该与其经济总量大致平衡。我国2012年底的GDP总量是51.91万亿元,拿这个数据与同时期广义货币相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的广义货币与经济总量的比例高达1.88倍,这意味着目前我国每1.88元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只有1元,其中的0.88元基本上是泡沫。当然,在计算货币实际价值时并不需要这样死板,但如果两者产生较大的差距,那就意味着货币超发已经十分严重,而它对民众生活自然将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资料表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最近几年,正是我国货币超发越来越猛烈的时期,广义货币存量直线上升,2008年的时候还排不上全球前三名,但这么几年下来,却把原来的货币发行大国美国都远远地甩到了后面。即使是在执行从紧货币政策的2012年,货币超发的步子仍然没有停下来,反而创出新高。这一年中国新增广义货币达到12.26万亿元,占全球新增广义货币量的比例高达46.7%。

    由于货币发行涉及相当专业的学问,因此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货币超发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并不是人人明白。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就在超发泛滥的最近几年,物价出现了大幅上升,CPI涨幅最高时曾经达到6%以上。当然,去年的CPI降到了3%左右,甚至一度降到3%以下,似乎物价已经有所回落。

    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就在CPI回落的同时,与民众生活悉悉相关的副食品的价格却一直在上升,就副食品中的大宗消费品来说,无论是蔬菜还是猪肉,其价格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对此,每一个老百姓都应该有切身体会,即使是平常不到菜场里去的年轻白领,但他们每天消费的盒饭,由于副食品价格的上升,其价格也不得不水涨船高。

    令人感到诡异的是,去年以来,副食品的价格不断攀高,而CPI则在低处徘徊,这只能说明,目前的CPI由于在采样和权重设计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已经失真,它不能准确反映百姓对当前物价走势的实际情况。而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出现,答案是唯一的,这就是超发的货币在不断地稀释货币应该体现的价值,导致其出现贬值,老百姓得到的收入虽然控制在自己的口袋里,但国家通过超发所形成的货币贬值,将老百姓的手里的钱不断地“偷”去了。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这些超发的货币究竟流到了哪里去?一个清晰的事实是,最近几年,由于经济增速的减缓,企业效益下降,民众的收入也难以提高甚至有所下降,但政府的财政收入却在逐年稳步提高,每一年的财政收入增幅不仅远远高过GDP,更是把民众收入的增幅远远甩在后面。

    由此可见,超发货币大量流入了政府腰包,它的一个直接结果便是政府可以随意动用钱袋子,来实现扩大投资保证经济增速保持在预期水平的目标,完成其政绩上的需求。但是,通过对超发货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政绩的完成,其实是以货币贬值、老百姓财富缩水为条件的。

    在去年召开的十八大上,党中央提出了一个鼓舞人心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我国GDP和居民收入翻番。尽管现在GDP增速已有所下降,但已经有很多专家乐观预计,实现GDP翻番并不是很难。至于居民收入翻番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要让社会财富分配向工薪阶层倾斜,如果这个目标达到了,那么,在GDP翻番以后,大部分普通居民就能够实现收入翻番。

    但是,货币超发的现实却提醒我们,如果政府继续大力开动印钞机,即使收入分配改革难以推进,目前以高悬的基尼系数为标志的贫富差距依然存在,要实现收入翻番目标,也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只是这样的收入翻番对于民众来说毫无意义。

    中央已经提出了GDP增长必须是有质量增长的口号,同样的道理,居民收入增长也必须是有质量的增长,甚至衡量GDP增长是否有质量的标志就是居民收入增长是否有质量。否则,即使民众的钱包即使鼓了起来,也会被由货币超发所带来的通货膨胀所对冲掉,数字的增加不过是一场游戏,民众的生活支出大幅提高,必然导致其实际的生活质量下降。

    因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提高对货币超发危害性的认识,以有效的制度来管制起政府的印钞机。在这方面,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美国国会对政府每一次推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激烈博弈,正是通过这种毫不客气的博弈甚至争吵,奥巴马政府每一次推出的QE(量化宽松)政策都被限制在可控范围内,而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也常年保持在低水平,即使是在金融危机恶性发作的最近几年,美元的实际购买力仍然保持在大体平衡的水平。

    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开动印钞机实在是太方便了一点,而这种缺乏制度约束的货币发行机制对国计民生的危害,已经十分清楚地显示出来了。


来源: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