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left>
CN+O2=NCO+O
NCO+O=NO+CO
HCN是重要的中间产物,90%的快速NO是经过HCN产生的。从前述温度热力型NO生成机理可知,要使空气中的氧离解成原子状态,需要很大的活化能,而只有在火焰下游的燃烧高温区才能实现。因而快速型NO生成量在焦炉燃烧过程中不可能大。在焦炉中,快速型NO的产生最有可能是用焦炉煤气加热时,由于焦炉煤气中含有CH4以及CmHn等,而在它们离解时有可能形成局部燃料过浓,从而形成少量的NO。
从快速型NO形成的机理看(当然,至今其机理尚未完全弄清),废气循环技术和分段供气技术都对控制快速型NO作用不大。最好的措施是不用碳氢燃料而用以CO为可燃成分的贫煤气。
四、 讨论
(1)可以看出,焦炉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主要属于温度热力型,即使用含氮组分的焦炉煤气加热,其生成的NO量所占比例最多不超过5%。而用贫煤气加热,则全部是温度热力型的NO。
(2)采用废气循环技术,可以降低焦炉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量。废气循环技术,由于使相当量的下降气流加入到上升气流中,淡化了燃气和空气浓度,降低了上升气流温度,拉长了火焰,使高向加热更加均匀,也可以避免高温区的集中,因而降低了温度热力型NO的生成量。
德国在工业实验中,用分段加热与废气循环相结合,当废气循环量为43%时,燃烧废气中NOx浓度为313mg/m3。而将废气循环量由43%降至12%时,则NOx浓度上升为520mg/m3。日本也做过工业实验,当废气循环量由12%减少至0时,则NOx浓度由75ppm上升至125ppm。可见废气循环对降低NOx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在检测首钢迁安6m焦炉时,火道平均温度为1322℃, NOx (以NO2计) 为720mg/m3。需要提出的是在检测时,煤气脱硫装置未投产,故焦炉煤气含HCN量较高,如仍以1.5g/m3计,则仅此一项即为190×1.5=285g, 设有50%转化为NO,则为(NO/HCN)×(285/2)=157g,相当于157000/1000=157mg/m3。也就是说, 比用脱硫脱氰后的焦炉煤气,其NO浓度增加了157-50≈100mg/m3, 因而首钢迁安6m焦炉若用脱硫脱氰后的焦炉煤气加热,则燃烧废气中的NOx浓度可能为(720-100)≈620mg/m3。
上述情况说明,用焦炉煤气加热时,采用废气循环技术,可以使温度热力型的NO量由约1200mg/m3降至600mg/m3, 尚难达到使NOx浓度≯500mg/m3。如果在废气循环的基础上,增加在加热空气中掺混烟道废气的措施,预计可以使燃烧废气中NOx的浓度(以NO2计)降至≯500mg/m3。但这需经实践检验。用贫煤气加热时,采用废气循环,完全可以使燃烧废气中NOx(以NO2计)浓度降至约350mg/m3 (即170ppm)。
(3)采用分段供气。分段供气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空气和贫煤气皆分段,形成分段燃烧,降低燃烧强度。另一类是只有空气分段。分段供空气时,一般对炭化室高7m和7m以上的焦炉分三段供气,使α在0.7~0.8之间。由于分段供空气,使燃料基本是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分步燃烧,所以降低了燃烧温度,使温度热力型NO显著降低。实践表明,分段供气对降低燃烧温度比废气循环更有效。另外,对含氮组分燃料型NO,由于燃烧过程中O2不足,降低了NO的转化率,从而实现了降低焦炉燃烧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的目的。
(4)采用分段供气和废气循环相结合的技术。从以上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分段供气和废气循环各有所长。如将二者结合起来,对降低焦炉燃烧过程中的NOx浓度是大为有利的。当然这会使焦炉结构变得复杂。
德国曾采用分三段供空气和废气循环相结合的技术,以确保用焦炉煤气加热时,NOx(以NO2计)浓度≯500mg/m3。在Kaiserstuhl炼焦厂7.63m焦炉的报导中,他们使用了在加热空气中掺混30%烟道废气的措施。这样三管齐下,用焦炉煤气加热时,可使焦炉燃烧废气中NOx浓度<200mg/m3(O2折算至6.8%),如将O2折算至5%,则NOx浓度约为225mg/m3。据报导,由于空气中掺混了30%的烟道废气,使NOx浓度降低了30%。如扣除这个因素,则三段供空气与废气循环相结合时,燃烧废气中NOx应为225×(3/2)=338 mg/m3。当然,这应当是较优化的情况,似乎可以说采用三段供空气和废气循环相结合,在火道温度1320℃左右时,一般NOx浓度为400mg/m3左右。
从理论上说,加热空气中掺混30%烟道废气,相当于降低了α值,并进一步增加了气体流量,减少了上升气流在燃烧高温区的停留时间。用焦炉煤气之所以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高,是由于① 焦炉煤气燃烧时燃烧温度高,温度热力型NO量增加;② 焦炉煤气中有含氮组分以及CH4和CmHn等,在燃烧过程中这些组分都会增加废气中的NO生成量。
(5)采用含氮组分低的燃料,加强焦炉煤气的净化和尽量多地使用贫煤气。如前所述,含氮组分燃料型NO是由于燃料中的含氮组分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所以最好使用含氮组分低的燃料和贫煤气。同时应对焦炉煤气的净化程序予以关注。焦炉煤气含有氨、氰化氢、吡啶和喹啉等,这些含氮组分,特别是氰化氢含量高时,会增加废气中NO的生成量。所以在煤气净化工艺中,从降低废气中NO生成量考虑:①应选择脱硫脱氰效率高的工艺;②应选择对降低氨效率高,并对降低吡啶也有益的以酸吸收的硫铵工艺为好。此外,并要关注初冷效率,初冷效率高对脱除吡啶、喹啉等有帮助。
(6)降低火道温度,从而降低NOx浓度。很多资料都表明,焦炉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与焦炉立火道温度有关(实际是与燃料燃烧高温区有关)。当火道温度在1200~1250℃时,焦炉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不明显,温度高于1300℃时,NOx明显增加。当火道温度由1300℃增至1350℃时,温度±10℃,则以NO2计的NOx不小于±30mg/m3.
前已述及,当火道温度保持在1250℃左右时,由于燃烧强度的降低,用焦炉煤气加热和采用废气循环技术,燃烧高温区温度也在1750℃以下时,以NO2计,生成的NOx(O2折算至5%)也不会高于500mg/m3。
(7)焦炉老化后,则于荒煤气漏气率增加以及炉体结构的严密性有所降低,使加热系统气流间受到干扰,因而导致废气循环量有所降低和火道中增加了含氮组分NH3、HCN以及CH4和CmHn等,所以老焦炉中NO量会有所增加。但对于分段加热结构的焦炉,由于上升气流基本处于α<1的情况,所以因荒煤气窜漏而使NO量增加的因素比废气循环结构焦炉受到的影响要小。
总之,从以上叙述和讨论中可以看出,焦炉加热燃烧过程中,控制NOx生成量的机理概括为以下四点:
——努力降低燃烧温度;
——降低燃烧区域氧的含量;
——使用含氮组分低的燃料;
——尽量缩短燃烧气体在高温区的滞留时间。
其具体措施是在燃烧过程中:①采用分段燃烧或分段供空气;②废气循环;以及①和②相结合;③在加热空气中掺混烟道废气;④加热燃气宜尽量采用含氮组分低的燃料。
参考资料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