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GDP增长-4.4%,一面是煤炭工业厅取代煤炭工业局,2009年年中的这两个“全国第一”的消息诠释着煤炭大省山西煤炭资源领域一场波澜壮阔且激烈震荡的改革。
改革的目标很明确,2598座煤矿整合至1000座,煤炭生产企业规模不低于300万吨,单井规模由多数不足30万吨提高至90万吨,整合主体以国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为骨干。
“国进民退”,昔日以一掷千金闻名于世的“山西煤老板”,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小煤矿全面停产GDP负增长
7月23日,山西全省11个地级市的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已全部通过审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称,到8月底,所有整合主体将全部到位,进入实施阶段。
有专家称,至此,震荡山西全省的煤炭资源整合工作进入关键时期。比较历年推进的产权结构调整,这次的资源整合力度最强。
紧锣密鼓的煤炭资源整合,恰逢金融危机谷底。省内地方小煤矿普遍停产,财政收入锐减,成为山西各产煤县最为头疼的事。
山西省经济委员会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5月,山西原煤产量4883.3万吨,比去年同期降低4.9%,前5个月累计20206.98万吨,比去年同期降11.5%。其中,原煤多为国有煤炭生产骨干企业所产。
宁武县县委常委、县煤矿兼并重组领导组组长郭文平日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全县的55座煤矿将被整合成24座。郭文平承认,宁武县财政收入的80%来自地方煤矿,“上半年,县财政全靠国有大矿支撑。”
太原市下辖的古交市同样是山西煤炭主产地,全市财政70%依赖煤矿生产。昨日,记者从古交市有关部门获悉,该市上半年市级财政未能如期“双过半”,收入仅为全年计划的30%。一位当地官员称,下半年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7月28日,山西省统计局公布了上半年经济数据:GDP增长为-4.4%。这是在目前已经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的省(区、市)中,全国唯一上半年GDP负增长的省份。
“不整合就只有停产待毙”
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省内同煤集团、焦煤集团、阳煤集团等六家大型国有集团划分了18个主要矿区资源,成为旗舰企业,按照“一个矿区尽可能由一个主体开发,一个主体可以开发多个矿区”的原则,兼并重组矿区内的各类中小煤矿。
采访中记者得知,在整合方案获得审批的同时,利益方仍在博弈。即便是上报的整合规划,仍然存在利益方之间的讨价还价。
8月6日,山西忻州市宁武县的十多名私营矿煤老板再次聚集在县城一家宾馆内“开会”,相互了解资源整合中矿产的重组情况。一煤老板称,他们隔三差五就会这样“聚会”一次:“看看大家的矿都能卖多少钱”。他说,每次见面之后,都是几天睡不着觉,很多人投入的建矿资金还远未收回。
在众多煤老板看来,小煤矿原来的资源已经被划分给国有煤炭集团,虽然要经过评估,但小煤矿毫无话语权,“不整合就只有停产待毙”。
煤老板巨额资金“被套”
山西省政府规定,资源整合“通过企业并购、协议转让、联合重组、控股参股等多种方式,由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兼并重组中小煤矿,并鼓励大型煤矿企业之间的联合重组”。
但是,这些整合方式并未得到众多中小煤老板认同。
上半年,有媒体消息称,位于古交市的山西金业煤焦化集团老板张新民将旗下多个煤企以82亿元价格打包转让给了同煤集团。在胡润公布的富豪榜上,张新民家族位居山西能源富豪首位。但昨日山西一大型煤炭集团负责人记者透露:“没有那么多,应该是50亿元左右,而且是否可以拿到一半现金还是问题,目前仍在谈判。”
拿不到现金,其余的资产便需要以参股的方式进入整合后的新煤矿。“小矿还能和大集团分股份?很多投资过亿的煤矿,整合后可能连1%的股份都分不到,没什么意思了。”昨日,一位古交煤老板告诉记者。
不久前,有国有大矿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小煤矿通常还存在股权结构复杂的问题,当年投资煤矿往往是多人集资入股,整合中牵扯的利益非常复杂。
近日,记者从山西省煤监局获知,这一问题已经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基层煤矿主以及监管者对于当前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情绪值得注意:一是对于山西省现有的几个大的煤炭集团有抵触,主要是这些集团很少愿意拿出现金来收购被整合矿井;二是对资源作价以及建设成本的补偿标准有异议,这使得整合进程还需要延续一段时间。”
一些煤老板透露,在2007年后投资山西采煤业的巨额资金基本上都被套进去了。据了解,一座30万吨煤矿的投资,少则几千万元,多则过亿元,投资后便遇到停产整合。开开停停中,很多来自浙江、福建的投资商的煤矿还没有来得及收回成本。
个体老板或全面退出
对小煤矿不断收紧的整合政策和愈发严苛的开采要求,使得众多煤老板开始放手。
7月末,晋中市灵石县出台新政策奖励企业“退二进三”,即引导煤炭企业退出第二产业,积极鼓励其投资第三产业,希望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众多煤老板在全面退出采煤业后,继续投资县域经济。
此前,山西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回归煤炭厅建制的省份。6月17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正式挂牌成立,取代运行了9年之久的山西省煤炭工业局。
煤炭厅的成立,评论普遍认为山西省在强化监管,以利于完成由煤炭大省到煤炭强省的跨越,堵死了私营小煤窑的路。
媒体报道显示,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挂牌后即推出多项整合思路,希望保证各方既得利益不变。
与“保证各方利益”相呼应的是,已获得审批的整合方案中,仍保留了少量30万~60万吨/年的矿井。山西省政府公开资料显示,这些单独保留的矿井,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整合难度比较大,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允许其生产,直到资源枯竭。
“注意这句——‘直到资源枯竭’,虽是权宜之策,但这注定是煤老板最后的土壤……资源枯竭后,私营小煤矿将逐渐消失。无论是转让、还是参股,煤老板最终的结果就是难以独自开煤矿。”昨天,山西一位煤炭业内人士分析,“以后,那些曾经一掷千金的山西个体煤老板会逐渐成为历史”。
背景资料
煤炭产业改革力度再升级
1999年底,山西全省办理了采矿登记的各类煤矿共有5831座,其中,43.2%为年产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更多未统计出来的,是星罗棋布的无证“黑煤窑”,规模多在年产万吨以下。
源自2004年的“煤炭产权改革”,成为山西煤炭生产历史上产业调整的分水岭。那一年,山西全省同时关闭了4000多座非法煤矿,并将年产3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彻底淘汰,试图通过资源整合遏制频发的矿难。从此,山西开始了煤矿资源整合的“持久战”。
2006年,山西省政府出台《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淘汰关闭核定生产能力9万吨/年以下的煤矿。据业内人士回忆,这次是山西“煤老板”们经历的第一次具有强制意味的整合,整合的主体是规模达到30万吨以上的煤矿。同时,整合后的煤矿从此需要交纳“采矿权价款”,焦煤3.80元/吨,动力煤1.50元/吨。
2008年,山西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10年全省矿井个数控制在1500座以内,使大集团控股经营的煤炭产量达到全省总产量的75%以上。
这个《意见》刚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山西省再度提高目标门槛。2009年4月,《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全力推进山西煤炭产业整合:到2011年,山西全省煤炭矿井总数由2598座减少到1000座,到2015年减到800座,保留矿井要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煤矿职工要全部培训到位。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