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商用车产业分析
作者:27发布时间:2013-04-12
最近,有关报刊《本土商用车深度解析 零部件商为何蝶变》一文,对本土商用车产业做了分析,分析观点说:
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在国内,商用车零部件市场依附整车企业发展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商用车市场持续下滑拖累相关业绩表现。
日前,潍柴、威孚高科、渤海活塞、西泵股份、西仪股份等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2012年业绩快报,大部分商用车零部件配套公司2012年营业额与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甚至亏损。
窥斑见豹,这些实力相对雄厚的本土零部件企业都元气大伤,国内那些实力孱弱的零部件企业再遭此重创,很多企业的“生命”已经岌岌可危。
在微增长环境下,商用车的精细化程度在不断提高,对零部件的研发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以前靠低成本生存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难以为继,本土商用车零部件行业将迎来一次生存大洗牌。
一损俱损
2012年,商用车市场大幅下滑,受此影响上市零部件企业的年报无一例外地全体告负。
净利润下降46.56%、营收下降19.75%、重卡发动机销量下降34.8%、市场占有率从36.16%下滑到32.6%。据潍柴动力2012年报称,公司重卡发动机、变速箱产销量同比下降30%以上的主要原因是受到重卡货车市场低迷、经济发展放缓影响。
同样受业内关注的威孚高科也不能幸免,2012年,威孚高科实现净利润8.89亿元,同比下滑26.2%。作为商用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兴民钢圈也于近日表示,受2012年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商用车市场持续下滑影响,中重型货车下降幅度较大,公司定单相对减少,经营业绩下降。
据渤海活塞公告显示,该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14亿元,同比下降22.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78.89万元,同比下降59.37%。原因为2012年公司所处行业整体持续低迷,尤其是商用车市场持续下滑,公司生产经营受到一定影响。
国内其中一家最大的汽车发动机连杆专业生产企业——西仪股份,2012年营业总收入3.4亿元,同比减少11.21%;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48%,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42.42%。
发展怪圈
潍柴、威孚高科、兴民钢圈、渤海活塞等上市零部件企业,算是本土零部件企业中实力、研发能力以及独立性相对较强的企业。在国内还有千千万跟商用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完全依附整车厂生存,靠价格竞争,研发能力几乎为零。 以前,尽管商用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问题很多,但仍然有大部分企业能生存下来,其关键就在于整车厂的需求拉动。虽然零部件企业的利润很低,但成本也不是很高。
多数零部件企业仍然限于点对点的营销模式,难以走出地区市场,更难以成为知名的零部件企业。难成大器的商用车零部件企业仍然挣扎于微利时代。
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陷入了两个难以摆脱的怪圈:一个是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造成零部件企业一对一的营销;企业耽于低价竞争,不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反过来又增加了地方保护主义。第二个怪圈是低技术含量导致低利润,进而造成研发资金难以为继,反过来再造成技术含量不高。
跳出围城
微增长时代,迫使本土零部件企业转型,走出怪圈,而有实力的零部件企业已经先一步走出怪圈,现在它们在奋力摆脱单一业务这座高风险围城,加速多元化业务转型。
以潍柴为代表,它将其业务范围已经延伸至客车、中轻型发动机等新领域。
由于商用车市场持续下滑,西泵股份也不得不调整业务方向,转攻乘用车和国际市场,放弃部分商用车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