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记者来到位于安溪的三安钢铁厂。汤聪告诉记者,这些管道是高科技碳素环保回收装置,全部用于吸收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近几年来,在钢铁业产能过剩、利润大幅下滑的大背景下,三安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希望通过技改,走内生集约化环保转型之路。
技改后的“绿色突围”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安溪的三安钢铁厂。记者看到,与厂区一墙之隔的,就是三安钢铁的生活小区。厂区与生活区如此之近,这样布局合理么?
记者跟随三安钢铁工程部工程师汤聪,走进了三安钢铁生产区。这里,竟然没有印象中钢铁厂应有的轰鸣噪音与刺鼻气味。
在回收车间,记者看到,密密麻麻的管道几乎占据了大半个车间。汤聪告诉记者,这些管道是高科技碳素环保回收装置,全部用于吸收炼钢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近几年来,在钢铁业产能过剩、利润大幅下滑的大背景下,三安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希望通过技改,走内生集约化环保转型之路。
技改,主要体现在环保设备上。如今,在三安,低碳循环设备真正唱起了主角。回收氧化铁皮、磁性渣、返矿粉等资源类固体废物,重新作为烧结矿原料;回收水渣销售给周边的水泥厂,变废为宝;回收经处理后洁净的高炉煤气、炼钢转炉煤气作为燃料。炼钢所需的电力,也都是通过这些循环技术自给自足……
“在‘三废’治理领域,我们就实施了26项环保技术改造,总投入超过4个亿。”三安钢铁公司副总经理李德辉告诉记者,“但是,我们在‘三废’领域收获的效益每年超过6000万元,几年就可以收回投入,更重要的是,我们保住了钢铁厂周围的环境,实现了‘绿色突围’。”
断腕后的“脱胎新生”
几声连续而沉闷的响声,巨大的水泥立窑轰隆隆倒塌下来……近日,位于安溪剑斗镇的当地最后一家污染型小水泥立窑被成功爆破。
剑斗镇,是安溪的工业重镇,尤其是水泥业,占到安溪全县水泥产量的一半。从上世纪60年代初建起第一家水泥厂,剑斗水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
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和限制,“小水泥”遍地开花,“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形成无序发展的混乱局面。特别是当时的水泥企业多为小型机立窑,粉尘污染十分严重。多年来,剑斗镇的天空常年烟尘笼罩,四季灰雾蒙蒙。
“几年前,只要是风吹得到的地方,都是水泥粉。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窗户也要紧紧关闭。”剑斗镇村民吴友德对记者说。
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当地的决策者深刻意识到,水泥业要实现产业转型,必须从治理污染开始,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要淘汰传统的机立窑式水泥生产模式。
几年来,安溪县下发多份相关文件,对水泥企业设定分年度淘汰的目标任务与淘汰期限。目前,安溪已关停淘汰落后机立窑水泥产能生产线37条,累计生产能力327.4万吨,机立窑水泥企业已从当地彻底退出。
在强力推进“关小”的同时,安溪县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一系列政策引导作用下,以三元集发为代表的一批龙头环保水泥企业脱颖而出,带领安溪水泥业全面向低能耗、环保型、集约型转变。
在三元集发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整个总投资高达15亿元的新型水泥生产线,由于采用国际领先的环保工艺和设备,整个生产流程呈现低噪音、低排放的良好态势。
公司总工程师胡乃宾告诉记者,公司采用的是全球领先的新型干法水泥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对污染源实现了全系统治理,粉尘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允许的排放限度,水资源得到100%循环利用,废水实现零排放,有害气体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对环境的污染极其微小。
三元集发还集中力量发展循环经济,公司副总经理叶志鹏介绍:“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将废气余热回收转化为电能,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并回收用于水泥生产,能够满足该生产线四分之一的用电指标,每年可节省标准煤近3万吨。”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