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称煤炭业正面临重大调整期

作者:1180发布时间:2013-05-23

        煤炭行业正面临重大的调整期。我们认为,煤炭是通向新能源的桥梁,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应该更多地发挥煤炭作为工业原料的优势。”5月15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

  姜智敏说,自去年五月以来,煤炭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煤炭企业利润下滑严重,部分老矿区企业出现亏损,政府应该做好清费正税工作,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对一些技术条件比较成熟,区域环境容量比较大、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完备的煤炭企业,优先批准一批煤炭转化项目;同时应该重申国家环保标准,加强对进口煤炭的管理,鼓励进口优质煤。

  当前整个煤炭市场延续了去年5月份以来的态势,需求低速增长,产能建设超前,进口持续增加,库存居高不下,价格大幅下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部分企业出现亏损。

  分析原因,今年前4个月国内煤炭消费量为12.6亿吨,同比增长1.6%,增幅和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处于零增长状态,而国内煤炭产量下降了2%,煤炭进口与去年同比增加了25.6%,再加上全社会库存居高不下、能源结构的变化,上述这些因素的叠加,导致目前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比较突出。

  据统计,前三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亏损面达到22%,同期利润下降了40.3%,其中大型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42.6%,亏损面27.5%。在当前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一些老国有企业,特别是一些资源赋存条件不好、煤质差的企业,出现了严重亏损,安徽省一季度规模以上煤炭企业由去年同期赢利25.2亿元转为净亏损10.3亿元,煤矿经营举步维艰,历史遗留问题更加突显,影响矿区和谐稳定。应该说,煤炭行业面临了一个重大的调整期。

  一是规范进口煤炭管理。目前,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国家能源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正在牵头研究进口煤炭的管理办法,基本思路就是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优质煤进口,限制劣质煤进口。

  从目前来看,进口煤炭的增速快,进口辐射面较宽,在看到好的方面的同时,也要看到部分进口煤存在质量指标不合格、水分硫分过高等问题。

  劣质煤进口对国内的减排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在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的背景下,要遵守世贸规则,重申国家的环保标准,研究进口煤质量标准,规范进口煤企业管理。

  劣质进口煤的使用,从用煤单位看,如不考虑设备磨损,短期是有利的,但如果从国家大局考虑,总体是不利的。因为劣质煤的大量使用,会造成能源的大量消耗,相应的污染物的排放也会提高。同时,我们国家提倡对褐煤、高灰煤实行就地消费,如果长途运输,使用效益则不好。

  是否应该恢复褐煤等进口煤炭的关税?政府应该展开讨论,广泛征求意见。

  政府应研究如何清费正税,减轻煤炭企业负担,但是难度很大。比如价格调节基金,目前在全国,就产品来讲,只对煤炭企业征收价格调整基金。要研究它的合规合法性,还有铁路建设基金、港口建设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这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家都是市场主体,应该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规律办事。

  此外,政府也要研究如何帮扶一些比较困难的老煤矿企业。比如龙煤集团,年产量5000万吨,但要养活26.5万职工,企业经营很困难,资金链很紧张。同时还要注重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煤矿破产和煤炭企业主辅分离,移交企业办社会职能等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企业无论大小,都应该提高抗风险能力。实践证明,那些实现多元发展的综合性煤炭企业,抗风险能力强一些,而单纯依靠煤炭产品的煤炭企业则面临的风险比较大。

  我们鼓励大型企业发展与煤相关的产业,多元发展,多种经营,比如煤电一体化、煤焦一体化、煤化一体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也在推广一些较好的做法,比如今年6月我们将在平顶山召开煤焦一体化发展经验座谈会。另外像神华集团多元化发展的经验也值得推广。我们鼓励与煤相关产业参与煤炭工业建设,打破计划经济时期的行业界限,鼓励煤炭企业向上下游延伸发展。

  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一些安全生产条件不好、煤层赋存条件差、不具备技术条件的企业会逐步退出,要从国家层面研究建立退出机制,建立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们认为,煤炭是通向新能源的桥梁,在没有发现大规模的可替代能源之前,煤炭还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同时,鉴于煤炭的自然属性,既可以做燃料也可以做原料,那么,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应该更多地发挥煤炭作为工业原料的优势,发展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相关产业,推动这些关联产业的发展,也是打造中国煤炭升级版的需要。对一些技术条件比较成熟,区域环境容量比较大、各方面条件具备的煤炭企业,应该优先批准一批煤炭转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