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煤炭>> 资讯详情

一口气“通”出全球最完整煤化工产业链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1970-01-01
新华网河南频道8月20日电(新华社记者于振海 秦亚洲)全国最大的焦炭生产企业平煤集团位处“中原煤城”河南省平顶山市,其旗下的焦化企业,每天产生的海量焦炉气找不到出路,过去对空排放,点“天灯”。后来投资7亿元上了甲醇项目消化焦炉气,效益并不好。平煤“憋”着气找不到出路。

    焦炉气虽是炼焦的副产品,可从其中提取出的氢气却是尼龙生产企业的宝贵原料。同城而居,近在咫尺的全国最大的尼龙生产企业神马集团,望着平煤焦化厂烟囱上白白排放的焦炉气干瞪眼。

    一个“憋气”,一个“缺气”,人们心急了好多年。

    今年上半年,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具体举措,在河南省政府的主导下,两个“国”字号企业完成了优化重组。两个集团之间的“篱笆墙”拆除了,滚滚的焦炉气“通”出了全球最完整的一条煤化工产业链。

  “憋气”与“缺气”

    重组前的平煤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焦炭生产基地,国内品种最全的炼焦煤和电煤生产基地。随着焦炭生产能力的不断扩大,炼焦的副产品焦炉气如何效益最大化地循环利用,困扰着平煤集团的决策层--如果焦炉气的出口不畅,焦炭的生产能力将严重受到制约。

    平煤集团所属的许昌首山焦化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玉山说:“关于焦炉气如何利用,我们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出路大概有四条,一是发电上网,经济效益太差;二是转化为其他化工产品,市场前景不明朗;三是制造成甲醇,市场产能严重过剩;四是从中提取氢气,成本最低,效益最好。”

    随着国内焦炭市场形势不断向好,平煤集团急于提高焦炭生产能力,但是由于对焦炉气利用的市场研判难有定论,所以扩建工程一直画在纸上,举棋不定。

    神马集团是我国最大的尼龙化工生产基地,尼龙66盐生产规模居亚洲第一位,帘子布和工业丝的生产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然而,这家企业自建成开始,一直未能获得重要原材料氢气的稳定来源。虽然也曾经尝试过和一些炼焦企业合作,甚至自己上项目购买原煤,然后制造氢气,但是“缺气”问题始终拖着这家主导产品在国际上都享有盛誉的企业奔跑的步伐。

    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都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直线距离只有14公 里,隔城相望。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个隶属煤炭部门,一个隶属化工部门,彼此敬而远之。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彼此间的距离感觉更远了。关于“通气”的事,他们商谈过,但不了了之。事实上,氢气的长距离输送在技术上并不难。江苏的两家大型石化企业之间的氢气输送,管道穿越了长江,距离长达20多公里。

    南方的企业能跨江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而北方的企业为何同城而居,却资源分隔呢?大家很困惑。

  “一口气”与一条产业链条

    政府下决心当了“红娘”,今年上半年,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终于顺利重组为中平能化集团。这一举措彻底解决了分别制约两家企业的“憋气”和“缺气”难题,上下游产品实现对接,分隔的产业链条得到弥合,对接出一条世界煤化工行业里最完整的产业链:原煤-焦炭-焦炉气(氢)-尼龙66盐-工业丝-帘子布。而原来,这个链条在焦炉气这个关键环节上断裂了。

    根据测算,平煤集团把焦炉气制造成氢气,每立方米的成本只有0.45元,如果神马集团购买原煤单纯制造氢气,每立方米的成本约为1.75元。神马集团年产10万吨的尼龙66盐生产线,每小时需要1万立方米的氢气,企业重组后,意味着神马集团每小时可节约13万元。同时,神马集团购买原煤制造氢气,设备投入需要2亿元,而平煤集团只需投入1亿元就可以完成。

    尼龙66盐供不应求,焦炭市场全面回暖。解决了“憋气”和“缺气”的难题,重组后的中平能化集团不仅科学高效地解决了炼焦能力扩大的后顾之忧,而且尼龙化工产业链获得了稳定低价的原料供应。中平能化集团立即将尼龙66盐生产能力从年产10万吨提高到30万吨、平煤集团旗下的许昌首山焦化有限公司炼焦能力从年产100万吨提高到300万吨的计划付诸实施。

    从煤炭加工增值的角度看,煤炭炼焦可增值1倍,加工成尼龙等化工产品可增值8~12倍。为了解决焦炉气的出路问题,平煤集团原来酝酿投资6亿元建设年生产能力20万吨的甲醇项目,也改为直接制造氢气的项目,仅此一项,不仅节约资金5亿元,而且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中平能化集团董事长陈建生说:“重组后的中平能化集团,具有全球目前最完整的煤化工尼龙化工产业链,整个链条上的产品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大,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

    重组不是重复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充足的资本实力,上下游企业间长期互信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平煤集团投资新项目的冲动不断升级。而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神马集团,紧张的资金链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项目进度变慢,负债率增高,经营风险不断升级,和其他企业的许多合作项目也不得不终止。资金周转的困难时期,部分流动资金都被用来偿还银行利息。

    在打造全球最完整煤化工产业链的同时,从2004年到2008年,平煤集团通过整合资源、股票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方式获得了跨越式发展,销售收入从78.4亿元,增长到596.7亿元。中国四大发电集团和平煤集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黄河以南地区的大型钢铁企业多数和平煤集团存在资本和业务合作。

    中平能化集团对很多挣钱的项目都比较感兴趣,但是由于资源、人才和技术等核心竞争力主要集中在煤炭和煤化工领域,所以一直没有涉足不熟悉的行业。

    “不熟的不做”“不求最大但求最好”“不图蛋糕大只为奶油多”。集团的领路人陈建生始终秉持这些适合企业实际的科学发展理念,一以贯之持之以恒加以落实。平煤集团近年来的兼并重组中,始终坚持“以煤为主,相关多元”的原则,即便是拉长产业链条的资源整合或者企业并购,也始终没有偏离自己的优势,没有脱离自己的基础。用集团职工的话说,他们的企业“没有忘本(游离主业)”。

    平煤集团有资金,缺项目,神马集团有项目,缺资金。重组不仅拉长了产业链条,而且真正实现了优势互补,使两个企业都获得了发展的动力和新生。

    两家企业的重组不是两家企业资产的简单累加,不是产能的同水平重复。平顶山有3300亿吨岩盐储量和丰富的水资源,重组前两家企业先后向利润诱人的盐化工行业投巨资生产氯碱,各自购买资源,争先恐后上马项目,窝里斗,但是产业规模都比较小,市场竞争力不强。

    重组后的中平能化集团,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启动了双30万吨氯碱项目,生产规模已经位居全国第5位。资源有保障,成本有优势,形成了世界一流规模的“盐-碱”“盐-氯”“盐-氯-树脂-树脂制品”的产业基地。盐化工正成为中平能化集团新的战略支撑产业。

    两家企业的重组,诞生了煤化工和盐化工两条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煤盐化工基地。集团的职工称他们的这两条产业链为“龙飞凤舞”。(完)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