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废钢行业急需的财税新政策

作者:27发布时间:2013-06-03
   来自第六届金属循环应用国际研讨会参会代表的声音: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继民:“目前,我国在资源利用、财税政策上还没有落实到废钢回收加工环节。废钢行业受政策、财税的制约,可能导致废钢生产加工企业规模越小越能盈利,规模越大、越正规的企业却丧失经营的正规渠道,从而不利于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以下简称废钢协会)名誉会长王镇武:“废钢铁市场的规范管理,新兴废钢加工配送产业的健康发展,不规范的‘小电炉厂’的有效遏制,已到了关键时期,适时的政策调节十分必要。”

  与此同时,《中国冶金报》记者在会上采访废钢加工生产企业代表时听到最多的话是:“我们现在的生产经营非常困难,是在亏本维持。这次来主要就是想了解国家何时能够出台新政策。”

  出台扶持政策,已经成为废钢产业链上的呼声。

  宏观面:废钢单耗持续下降

  据王镇武介绍,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长5%,而炼钢用废钢消耗总量约8400万吨,首次比上年大幅减少700万吨。而在8400万吨废钢铁中,钢铁企业自产废钢量为3650万吨,同比增长2.5%;社会采购废钢量为4420万吨,同比降低13%;进口废钢量为497万吨,同比降低26.6%。
废钢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树斌介绍,近几年,我国炼钢用废钢单耗持续下降,2000年~2011年,从227千克/吨持续降低至133千克/吨。2012年下降到117千克/吨,是历史最低水平。以2011年为例,我国粗钢产量约为6.8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45%,而废钢消耗量只占全球消耗总量的17%左右;全球平均废钢单耗为343千克/吨,而除中国以外的平均废钢单耗达到516千克/吨。

  朱继民在会上强调:“钢铁企业社会采购废钢量的下降是不符合常规的,这表明社会废钢的流向有了新的变化。我们要对此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通过会议代表的发言,记者认为影响钢厂“吃”废钢的积极性主要有两大原因:价格和质量。

  根据废钢协会统计,重型废钢铁平均价格2009年为2510元/吨,2010年为2890元/吨,2011年为3550元/吨,3年间价格上涨1040元/吨,涨幅高达41.4%。2012年,废钢价格虽然从3400元/吨降至不到2600元/吨,但波幅超过25%,废钢价格的强烈波动影响了钢铁企业的采购。

  废钢铁作为一种载能资源,钢企每多用1吨废钢铁,可以节约0.4吨焦炭或1吨左右原煤,可减少1.7吨铁精矿粉的消耗,减少4.3吨原矿的开采,并可减少1.6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从长远来看,多“吃”废钢铁对于国家和钢铁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长流程炼钢的成本比用废钢炼钢成本要低,在国内钢铁行业比较艰难的情况下,很多钢铁企业为降低成本,在炼钢时减少了废钢铁的加入量。一些原本用短流程炼钢的电炉企业,也采用热铁水代替废钢铁炼钢。虽然这些企业的做法与当前节能环保、减少碳排放的政策不一致,但成本这一现实问题是确实影响废钢单耗上升的障碍。

  此外,虽然我国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但废钢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改变尚需时日。社会废钢来源于千家万户,废钢铁回收加工企业的规模和处理水平的差距也很大。一些不规范的废钢回收企业在产品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扰乱了废钢铁市场的秩序,还影响了钢厂采购的积极性。

  微观面:正规企业经营形势严峻

  《中国冶金报》记者在会上了解到,虽然主流钢厂废钢消耗总量负增长,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钢厂“吃”废钢却很有“积极性”。他们与不规范的小废钢回收企业一起,以“两头不开发票”的方式(买废钢和卖钢材均不开票),用高于规范废钢企业税前价格100元~200元/吨的现金价收购废钢铁,与规范的钢铁企业和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争夺优质的废钢铁资源。此举在抬高废钢价格的同时,也使不达标的产品扰乱了钢材市场。

  而目前,规范化生产经营的废钢加工生产企业日子却不好过。不少代表都对《中国冶金报》记者表示,自己的企业一直在压缩产能,因为“干得越多亏得越多”。据山东省大型废钢回收加工配送企业———山东玉玺集团总经理宋延昭介绍,2011年以前其废钢回收年加工量为50万吨~60万吨,由于亏损严重,2012年降至20万吨。

  据安庆市吉宽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吉宽介绍,过去几年吉宽的废钢年回收加工量一直在30万吨左右,2012年加工量降到十几万吨,但企业仍处于亏损状态。

  除了希望争取财税政策的支持,一些废钢企业也在积极申请扩大加工经营范围。据许吉宽介绍,在安徽安庆地区,建设一个50亩的废钢加工基地,设备与土地等固定资产投入至少3000万元以上。而包括报废汽车拆解在内的一些业务由于需要资质许可,现在还没有被纳入废钢加工企业的经营范围,带来了废钢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投入的浪费。同时,《中国冶金报》记者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废钢铁生产加工企业由于地方政策的差异,企业效益和亏损幅度也有较大差异。

  在当前形势下,不少正规废钢加工企业仍在坚持规范生产经营,持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技术。一些还不符合《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的企业以及还没有挂牌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和示范基地的企业,也在改善条件、积极争取。据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甘肃联丰废金属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琪介绍:“虽然企业在当前取得效益很困难,但我们不气馁,加强研发出了高品质的洁净废钢,为钢厂炼钢提供了精品炉料,创造了社会效益。我们希望尽快得到国家税收政策的扶持,成为西北的废钢加工配送基地。”

  政策支持:发自全产业链上的呼声

  近几年,废钢协会作为行业组织,一直在推动废钢行业的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为行业积极争取政策扶持。

  2012年9月28日和10月31日,工信部分别出台了《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和“管理办法”,为推动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规范和促进废钢铁加工配送行业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配合文件,废钢协会已完成第一批准入企业的申报、审核和验收工作,并在此次会议上公布了第一批符合《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的44家企业。

  近两年来,废钢协会还狠抓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和示范基地的规范管理工作。据李树斌介绍,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废钢加工配送和贸易企业有上百家,已经挂牌的中心、基地已达到52家。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沙钢、天管等国有和民营大型钢铁企业都已经建立废钢铁加工配送基地,或与多个废钢铁加工配送基地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为了新兴的废钢加工配送体系的建立,为了规范废钢市场的正常秩序,为了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型升级,早日实现废钢铁产业化布局、工厂化生产、产品化配送是众望所归,以实现新兴产业在公平的条件下健康发展,国家财税政策的技术调节非常必要。”王镇武这番掷地有声的讲话,道出了与会代表共同的心声。

  2008年,国家中止了自2002年以来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增值税,下达了利废企业可按其开具的发票抵扣10%税额的优惠政策。2009年,国家开始实施对废钢回收企业增值税先征后返,对废钢企业征收17%增值税,返70%增值税额;2010年征17%,返50%增值税额;2011年暂时中止优惠政策。也就是从2011年开始,废钢铁加工企业要全额上缴17%增值税。

  税负的增加牵动了废钢铁市场价格的上涨,将成本压力转移到了利废企业,影响了钢铁企业多“吃”废钢的积极性,钢厂不得不转而增加铁矿石的采购。同时,优惠政策的暂时中止,也让一些不规范的“小电炉厂”钻了空子。2011年和2012年两年时间里,他们与一些不规范的废钢回收企业一起,以“两头不开发票”的方式,抬高废钢收购价格大量截流废钢;而规范的废钢加工配送企业却因正常纳税导致采购成本增加。在这样一种不公平的市场条件下,废钢收购困难,钢厂采购量明显减少。2012年,我国历史上首次出现主流钢厂废钢消耗总量负增长。

  据悉,优惠政策中止的原因,是一些回收企业出现了不规范行为,进而殃及整个行业。据王镇武介绍,也就在政策优惠期间,一些废钢企业规范经营、与钢厂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关系,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形成了废钢加工配送体系,成为废钢加工配送中心和示范基地,现正在国家规范的准入条件引导下健康成长。目前,这些废钢加工配送企业却因正常纳税成本增加不堪重负而岌岌可危。因此,在废钢加工体系作为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国家财税政策的正面支撑。对政策的期盼,废钢行业和企业的心情真可用“望眼欲穿”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