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钢铁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作者:24发布时间:2013-12-19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是我国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正如之前预期的那样,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不但没有涉及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而且未来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倾向于社保、环保、扶贫、公共服务等。但是,《决定》勾勒了一个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和高度开放的钢铁市场,一个注重环保、勇于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钢铁行业的发展前景。

    1 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

    在当前钢铁行业积累的诸多矛盾中,产能过剩首当其冲。与以往的依靠行政审批和淘汰落后产能不同,《决定》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更多地开始依赖市场和环保措施。换句话说,就是在考虑外部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开放、公平的市场竞争来决定谁应该留在市场。

    1)简化或取消行政审批

    对钢铁行业新建项目的行政审批一直是我国化解产能过剩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行政审批手段不但收效甚微,而且加大了寻租空间。十八大之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简政放权措施,包括取消对煤炭等过剩行业的项目审批。《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的简政放权:除关系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涉及全国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等项目外,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政府不再审批。因此,钢铁行业的行政审批也有可能放开。取消行政审批并不是放任行业过剩,而是要实现由政府管制向市场自发调节转变。

    2)放宽外资准入

    针对外商在中国投资所涉及的市场壁垒,《决定》明确将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之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放开钢铁、化工、汽车等一般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这将进一步促进钢铁行业的加速转型和优胜劣汰。

    3)提高环保门槛

    钢铁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由来已久,雾霾问题更加引人关注。《决定》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放开一系列市场准入条件的同时却提高了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

    4)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要达到通过市场竞争来化解产能的目的,消除不公平竞争的因素,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就势在必行。《决定》通过破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不利定位、打破市场垄断和地方保护等措施营造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有利环境。

    5)发挥破产制度功能,完善企业市场退出机制

    让市场发挥淘汰功能就要进一步简化并完善企业破产清算程序。《决定》提出要进一步健全优胜劣汰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完善企业破产制度。这也是欧美国家化解产能过剩普遍采用的方式,通过简化破产申请程序和破产企业员工再安置等措施方便企业快速退出市场。

    6)完善官员政绩考核

    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大上钢铁项目是造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决定》划时代地提出官员考核不再是单纯地由经济增长速度决定,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将纳入考核。这将从根本上抑制地方政府大上钢铁项目的积极性。

    7)走出去

    “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基本方针没有改变。《决定》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允许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联合投资等。

    2 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决定》对钢铁行业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

    1)挑战

    (1)政策环境趋于恶化

    钢铁行业作为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不再是政府的宠儿,也不再是地方政府为了拉动GDP所必须扶持的。相反,由于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指标进入政绩考核,地方政府可能为了政绩而打压钢铁行业。

    (2)环保成本增加

    《决定》非常重视建设生态文明,采取了最严格的保护、赔偿、责任追究和治理修复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这些严厉的措施最终落实到钢铁企业,毫无疑问将导致环保成本上升。

    (3)原料成本增加

    资源税改革将煤炭和其他具备条件的资源性产品的征收方式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适当提高税率水平。同时清理各类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由于减少了乱收费项目,资源税的征收是否会提高煤炭和铁矿石生产成本还难以确定。

    但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改革结果必然是价格的上升,从而造成钢铁原料成本的增加。

    (4)税负增加

    《决定》对于税收体制改革的思路是,在总体税负稳定的前提下,营业税改增值税,降低税率;同时,扩大消费税征收范围,开征财产税(含房产税)。这是由于增值税不具有收入调节和体现国家政策导向的作用。而消费税可以根据应税产品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及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采取差别税率。加上财产税的征收,可以看出国家是要在保证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上,使税收具有二次收入调节的作用。

    就钢铁行业而言,直接的税负增加主要是消费税的征收。《决定》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此外,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也可能增加高污染企业的税负。

    2)机遇

    (1)城镇化和农村土地集约经营

    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以及配套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提供便利,同时提高了农民收入。二、三线城市的住房和家电需求将出现增长。此外,土地流转和农业合作经营将使小块农田逐渐被整合,这将促进农机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因此建筑钢材、家电用板、机械用钢都会相应增长。

    (2)交通运输与物流业

    《决定》提出要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推动内陆产业集群发展,发展多式联运,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带动交通运输和物流业的发展,从而拉动汽车需求,利好汽车板。

    (3)生态文明建设

    《决定》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相应措施。例如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因此预计环保设备的需求将大幅增长,相应的钢材需求也将出现爆发式增长。

    3 国有企业改革

    将近一半的钢铁产能集中在国有企业,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对钢铁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决定》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是在进一步减少政府干预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让国有企业公平竞争。同时,在国有资本的功能定位上,要更多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充实社保基金,成为国家二次收入分配调整的组成部分。

    1)以管资产为主,减少国企经营干预

    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过多是导致国有企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决定》创造性地提出国有企业管理以管资本为主,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具体落实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与国有企业的关系,有利于解决政企不分、政府对企业的不当干预问题。

    2)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减少行政任免

    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历来都是政府任免,这直接导致国企管理人员的“政绩”和“无过失”管理理念。《决定》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基础上,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有助于国企管理水平的提升。

    3)推进信息公开,强化责任追究,建立长效约束激励机制

    《决定》打破了国有企业的“铁饭碗”,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同时,逐步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探索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

    4)进一步明确国有资本功能定位,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在功能定位上,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国有资本要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做出更大贡献。《决定》在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的同时,要将收益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说明国家要让国有企业在二次收入分配调节上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