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三中全会的创新疗法保守却务实

作者:27发布时间:2013-12-19
   刚刚落幕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有许多创新之处,但开出的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的药方,仍以保守疗法为主。

  创新之处表现在建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姚树洁

  35年前国家设立的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是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体制保障,现在成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将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全面推动新一轮改革。这是本次三中全会的创新亮点,它将承接过去35年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和民主政治,突破经济发展因过多政府干预而造成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瓶颈。

  经济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和深度改革的艰难性,使本次三中全会无法开出非常具体的改革方案,而只能是为今后的改革定下一个基本框架,然后把该做什么,具体做什么,交给新成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深水区改革的主线贯穿5个方面,联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与生态五大现代化建设。其中,民主政治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将负责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三中全会的《公报》明确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将替代政府起主导作用,其目的就是“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文明社会建设,强调公共福利资源的合理分配,让每个公民都有同等的权利享受公共福利资源,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住房与养老等方面。

  先进的文化建设强调“软实力”。它是指国家形象、精神文明、社会诚信,以及人民财产和国家利益的安全。

  生态文明建设则直接就是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必须与保护环境直接挂钩。

  应该说,上面讲到的五大建设,在以前的党代会上也有强调,并不是本次三中全会的完全创新。本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思路和领导体制的创新。相信,有了一个超越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改革领导小组,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会变得比较容易,对新政策的贯彻执行,也会有制度的保障。

  不过,三中全会对一些根本性问题,还是采取了比较保守的做法。例如,关于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还是坚持确认了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尽管私有经济的地位将有所提高,但不可能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主导力量。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国有企业、国有银行的高度垄断,以及由垄断而造成的不合理竞争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正是目前中国存在各种问题的主要诱因。本次会议回避了这个问题,同时再次强调公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为今后私有经济的发展,继续埋下了定时炸弹。

  还有,三中全会虽然特别强调农民的利益,强调“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但让人意外的是,三中全会并未明确提出取消,或分期取消城乡户口的隔离问题。长期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户口这个无形的障碍。

  这些回避,或是保守的举措,也许在今后的改革中会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而不断有所突破。不过,在创新体制与改革思路的同时,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谨慎或者保守的风格。从目前复杂的经济社会情况来看,谨慎也许是出于无奈,因为任何改革都有正面与负面影响。过度激进的改革,也许不符合目前的国力和国情;另外,保守疗法也许也是因很难平衡既得利益的关系。尽管《公报》特别强调公平公正,但如果快速实现公平公正,那些既得利益者一定会消极抵抗,这样将极不利于目前的稳增长。

  为了稳增长,改革就不可能是颠覆性的、激烈的。换个角度来看,温和的保守疗法,可能就是务实的改革。所谓务实,就是可行性和理想性的动态平衡,在动态的改革中,向理想目标冲刺。

        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