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一场针对小煤窑的煤炭资源整合运动,正轰轰烈烈进行。按山西省的规划,年产量90万吨以下矿井,将全部被指定企业兼并重组。大批煤老板,作为小煤窑的代表,将在明年年底前退出历史舞台。
不过,山西资源整合行动并未能按时间表行进,而是一度遇困,目前仍在“突围”中。矛盾的焦点是兼并双方对资产价格无法形成共识,煤老板认为自己的矿产被低估。另一方面,2006年前后,山西省曾“明晰产权”,向煤老板征收过资源有偿使用款。退补这笔钱数额巨大,兼并企业难承其重。
矛盾造成僵持。大批煤矿一直停产,地方GDP大幅下滑。如何早日完成重组恢复生产,已成为地方政府首要任务。
新华社消息,至25日,首批19家重组成立的煤炭企业领到了“采矿许可证”。
10月15日,一场秋风让山西小城汾西气温骤降,落叶飘零的街道,昭示寒冬已近。
48岁的汾西县煤监局长郭荣平,开始“掐着指头数日子过”。
按照山西省政府新一轮煤炭资源整合规划,汾西22座煤矿要全被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兼并。而10月底之前如果不能完成证照换发,那么11月底就不可能通过省政府的兼并验收。恢复生产便遥遥无期。
那么,如何在冬季到来前保障城市供暖用煤?
这让郭荣平心急如焚。
汾西所属的临汾市,是此次资源整合最早的试点城市。临汾是煤炭生产大市,也是矿难频发大市,整合后,临汾392座煤矿,将缩减为127座。
根据临汾市提供的数据,临汾应签兼并协议的煤矿389座,到7月17日,383座签了兼并框架协议。到10月13日,有187座矿井签了经营权转让协议,未有资产交易协议签订。
15日,郭荣平说,因兼并双方对资产评估价格分歧很大等原因,兼并重组进展缓慢。
10月13日,山西省煤炭厅办公室一负责人说,“各地的整合谈判还在继续”。
小煤矿全部兼并重组
整合资源,进行产业升级,消灭小煤矿———山西志在必得
山西的煤炭资源整合运动,有时间表可考的,已进行了一年多。
2008年9月2日,山西省政府颁布《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煤企整合被提上日程。
此次整合,针对的是被总结有“四宗罪”(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草菅人命、腐蚀干部)的小煤矿。
按规划,所有年产90万吨以下、即占山西煤矿总数90%以上的矿井,将被省政府指定的大型矿务局或地方骨干企业兼并重组。
到2010年底重组完成后,山西拥有煤炭企业数量将从2200家,缩减到100家左右;2600多座煤矿,只保留1000座;将形成3个年生产能力达亿吨的特大型煤炭集团,5个年生产能力在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实施意见同时指定了包括山西焦煤集团等17家兼并主体,和35家省资产评估公司参与兼并。
代表小煤窑的“煤老板”,宣告退出。
山西省煤监局局长杜建荣认为,通过企业兼并重组,煤矿全面采用机械化综采,百万吨死亡人数将减少74%。
减少事故,安全生产,被认为是山西煤炭业整合运动的初衷之一。
新华社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大约90%的煤矿事故,都发生在地方小煤矿。乡镇小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是国有重点煤矿的11.3倍。
以临汾为例,仅2007年就发生三起特大矿难,皆为私营煤矿。
2008年9月8日,临汾市下辖的襄汾发生尾矿库溃坝,造成277人死亡,震惊世界。
事后,山西省长孟学农辞职。王君由国家安监总局局长任上被任命为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王君说,山西不要带血的GDP。
“加大国有大矿对小煤矿的整合兼并重组的力度,减少小矿数量。”2009年3月9日,参加全国两会的王君表示,这是加强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措施。
安全因素外,小煤矿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其平均回采率只有10%至15%。山西省期望通过整合,使平均回采率达到80%。如此,煤炭资源服务年限可延长一倍多。
另外,小煤矿还存在偷税漏税、腐蚀干部等问题。
进行产业升级,消灭小煤矿,山西省志在必得。
2009年4月,山西省政府出台《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全力推进煤炭产业整合。凡参与整改的煤矿,一律停产,兼并完成前不得复工。
兼并重组小煤矿,成为今年山西省各市县的第一政治任务,各地一把手挂帅推进。
煤老板的“反抗”
煤老板们普遍认为自己的矿产被低估了,这是交易难达成的主要原因
山西省给了煤老板两个选择,一是资产评估后折价入股,二是现金买断。
在临汾,多数煤老板选择“套现”。
临汾市翼城县一煤老板说,翼城35家矿主都没选入股。他们担心“只见投入不见分红”。
但不管是套现,还是入股,交易价格难以达成一致。
煤老板们绝大多数都在政府协调下,签了兼并框架协议,但一直不签资产交易协议。
临汾市翼城县庄里煤矿矿主李兴国说,他9月初与兼并主体阳泉矿务局签了框架协议,至今未签资产交易协议。
根据山西省的政策,对于被兼并矿企的补偿评估分三部分:固定资产,如地面建筑、矿井设备等;已缴纳矿山资源费的补偿返还;其他损失补偿。
在评估过程中,煤老板们普遍认为自己的矿产被低估。
临汾市乡宁县煤老板赵武说,煤炭生产是个长期累积投资过程,现在仅就煤矿现状进行评估,“这样算对我们太不公平”。
李兴国认为他的煤矿最低值1.5亿,而政府估价不到一半。
“卖给谁、卖不卖、卖多少钱,都是政府说了算。我们没有任何话语权。”李兴国说,这种情况下,他唯一能做的,是对低价格说不。
资产评估分歧外,煤老板也因政策不断变化,而茫然观望。
他们提到最多的,是他们曾买断采矿权。
2004年之后,以临汾为试点,后是整个山西省,要求按煤炭储量一次性缴纳资源买断价款。2006年2月28日,山西省发布了《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办法》,统一征收采矿权价款。
这次改革被认为是产权的明晰。煤老板赵武说,买断矿权后,煤老板们对基建投入上心了,“毕竟是自己的矿了,出了事以后自己要承担责任。”
李兴国说,当时说交钱后,就拥有了永久开采权。“现在又要强行兼并,这不是忽悠我们吗?”
李兴国称,因政策变化,他们也不断付出成本。而这些都不在评估范围。
山西关停小煤矿的标准近些年不断提高。从年产3万吨以下全关,到6万吨、9万吨、15万吨,直到90万吨以下全部兼并。
李兴国说,关停标准每变一次,他们就要花钱跑各种证和进行新的审批手续。另一方面,近些年临汾矿难频发,每一次矿难后所有煤矿停产整顿。他的矿3年来只正常生产了3个月。
9月8日,临汾市煤炭局局长牛立东说,煤老板与兼并主体企业间,对于评估价值的分歧,是造成资源整合困局的主要原因。
兼并企业难承资金重压
山西焦煤集团一高层说,有些小煤矿兼并过来可能得不偿失,但是任务又必须完成
在整合运动中,作为兼并主体的大型企业或矿务局,态度也并不积极。
临汾下属的乡宁县,今年8月在向市政府汇报整合存在的问题时提到,各大矿务局之间互相观望,参与整合的实际热情不足。
9月14日,山西焦煤集团一名高层说,各大矿务局对此次煤炭资源整合“感情复杂”。因为许多小煤窑已被开采得乱七八糟,不适合大规模连片开采和机械综采,“从生产经营成本来看得不偿失”。
他同时也提到,此次整改是政治任务,企业必须服从,但也“有点拉郎配的意思”。
山西煤炭运销集团下属的汾西县煤气化公司总经理秦仰华,被集团委派为汾西矿产整合的谈判代表。
他对此次兼并“感觉复杂”。
“我们毕竟是企业,要考虑投入和产出。”10月16日,他表达了顾虑:“煤老板要的价,我们给不了,给了就可能是国有资产流失。这个由谁来负责?许多矿我们不想要,要了就亏本,但现在是指定兼并,是‘打包’。”
对于要被兼并的矿企,除固定资产补偿外,他们曾交纳的资源价款的退补,将是一个巨额数字。
按山西省的规定,被兼并重组的煤矿,凡是在2006年2月28日之后交纳资源价款的,直接转让采矿权,兼并重组企业要退还其剩余资源量的价款,并按照原价款标准的50%给予补偿;2006年2月28日之前交纳资源价款的,退还剩余资源量价款的同时,按原价款标准的100%给予经济补偿。
对于资源价款补偿由兼并主体企业出,秦仰华认为对企业不公。
“煤矿企业缴纳的数百亿资源价款由省财政直接收走了,如今让企业出这笔钱,这没道理。近千亿的资金,主体企业怎么拿得出?拿出以后企业还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技改和机采投入吗,复工投产后企业能实现盈利吗?”
他认为,整合行动中,主体企业“也是骑虎难下”。
GDP下滑的重压
大批煤矿停产,GDP下滑,整合时间拖得越长,政府压力越大
“不完成兼并,就不能恢复生产。目前全市各县的经济都受到严重影响,GDP负增长严重。”临汾市煤炭局长牛立东称,如何恢复生产,已成当务之急。
今年7月份,山西省统计局公布上半年GDP增长为-4.4%,成为今年上半年唯一负增长的省份。
根据临汾市政府公布的数字,截至今年4月,临汾工业总产值同比下降40.7%。
“整合时间拖得越长,政府压力越大。”9月8日,牛立东说各县区地方政府对煤老板和兼并主体企业协调乏力。
临汾市希望打破僵局。
8月底,临汾市煤炭局提出“边整合,边基建,边生产”的方案。
“如果兼并企业一次性拿不出这么多买断资金,可以先投入基建资金,进行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改造,然后生产出煤来,再支付给煤老板钱。”牛立东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变通。
这个方案遭到了兼并主体企业的拒绝。
这些企业有两个担心,一是担心兼并后,投资过大,入不敷出,二是交易期间开展生产,发生安全事故谁来承担责任的问题。
“我无法解除他们这两个担心。”牛立东说。
另一方面,煤老板也不接受这个方案。
煤矿主李兴国说,即便达成收购价,能否最终兑现他们尚心存疑虑,“分期付款”的方式他们无法接受。
对于僵局,牛立东认为,兼并整合是必然的,“不管煤老板、矿务局有多不情愿,最后都要服从这个命令。”
他认为,僵持只是暂时情况。
汾西“突围”:两步走
重压之下,汾西提出了“两步走”方案:先转让经营权,再进行资产交易
僵局中,临汾下属的汾西县,成为突围先锋。
汾西县所属的22座煤矿年产量均在90万吨以下,要全部被兼并。汾西县争取到一个大企业落户:山西省政府指定了山西省煤炭运销集团为兼并主体,进行整合重组。22座煤矿,将被整合为5个矿区。
10月15日,汾西县煤监局局长郭荣平称,兼并重组一直进展缓慢。跟各地一样,煤老板们或抵触,或观望。
“煤矿价格低了煤老板不干,高了兼并主体企业不干……这样,政府主导就显得无力了。”这种困局让郭荣平深深忧虑。
但“大家都耗不起”。地方政府须完成协调任务;煤矿一直停工,煤老板每月数十万维护费也让他们耗不起;兼并企业的高层领导,同样也面临巨大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汾西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分两步走。
汾西县提出,兼并双方可先签订矿产经营权的转让协议,第二步,再签订矿企资产交易协议。
对于经营权的转让,郭荣平认为,省政府以确定退补资源价款的方式“明码标价”了,相对便于操作。
“不论怎么评估,这个价格是固定的,兼并双方都认可。那么就可以签订矿产经营权的转让协议。而只要签了这个,经营主体的证照可以更换了。更换后,兼并主体企业就可以进入矿企复工生产。”郭荣平说,经营权转让后,资产交易协议就是企业内部的事情了。
他坦承这是搁置争议点,打破僵局的权益之计。
但汾西的煤老板怀疑,山西煤运集团能否拿出这笔钱,仍拒绝转让经营权。
僵持到了10月初,汾西县政府出面作保,山西煤运集团先交了1.5亿资金给政府。“没说这笔钱是经营权转让金,还是资产交易部分。我们是要让煤老板确信主体企业的经济实力,从而促成经营权的转让。”郭荣平说。
他介绍,截至10月15日,汾西5个矿区已有4个矿区的煤老板签了经营权转让协议。
被搁置的矛盾
资源补偿价款该由谁来出及如何支付,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秦仰华认为矛盾被搁置了
10月15日,汾西嘉阳煤矿矿长郭五谋,签了经营权转让协议。
郭五谋说,每月20万元的矿井通风维护费,已让他不堪重负。
“现在是走也走不起,留也留不下,尴尬。”他认为,山西省政府资源整合决心很大,再观望下去已没意义。
郭五谋选择了入股,他认为评估价格太低,折现不划算。而凭着对未来能源市场走势的判断,他不信入股会亏本,“大不了,过几年再将股份转卖,应该比现在兼并方给的要实惠”。
但并不是所有的煤老板都认可“两步走”。
汾西一家年产30万吨煤矿的煤老板苏兴旺(化名)就没有签经营权转让合同。
苏兴旺说,评估公司给出的价格,还不到他这几年投入的一半。“怎么接受?经营权转让了,我手里还有什么谈判筹码?”
而对于两步走,兼并主体企业同样也存有疑问。
尽管山西煤运集团向汾西县政府打了1.5亿,但秦仰华称这是兼并的保证金,并非资源价款的补偿款。他认为,补偿款由谁来出以及如何支付,这个核心矛盾,被暂时搁置了。
对于已签经营权转让合同的矿企,问题同样存在,资产交易协议的矛盾点,依然存在。
“签了经营权转让协议,不签资产交易协议怎么办?很好办,进行证照更换了,大不了,主体企业在你煤老板矿井旁再打个井口开采。”郭荣平说,政府协调煤老板的难度,肯定要小于协调大型主体兼并企业。
而只要让整合双方完成了证照更换,“就意味着政府的任务完成了”。
“省里下了死命令”
郭荣平说,省政府要求,寒冬到来前,所有煤矿必须复工生产
临汾市煤炭局一高层称,汾西模式能否借鉴,“我们还在衡量”。他认为,搁置矛盾,将来会出现很多遗留问题,那时更难办。
而令郭荣平稍感欣慰的是,汾西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方案,10月10日获山西省政府批复认可,成为临汾市第一个整体方案获批的县。
10月14日,临汾市煤炭局提供的数字,全市已有187座煤矿签了矿产经营权转让协议,但实质上的资产交易,尚未有成功个例。
“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要允许其探索,汾西模式能否在全省推广现在还不确定,还有待考察,但重组任务如此紧迫,留给我们的时间都不多了。”10月16日,山西省煤炭厅一官员说。
“现在的这点进展,足以让我们欢欣鼓舞。”郭荣平认为,在全省煤炭重组谈判普遍陷入僵局的情况下,汾西的进展无异于破冰。
在郭荣平看来,资源整合,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经济转型,例如可以改变私挖滥采状况,减少事故,对于汾西来说,可以依托大企业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不过,对于郭荣平,目前最迫切的,还是城市供暖问题。
“冬天在逼近,现在已不是考虑保发展了,而是想如何保民生。”郭荣平说,省政府已下了死命令,“寒冬到来之前,煤矿必须复工生产”。
山西省政府曾要求各地市在8月30日前完成兼并双方资产交易协议。9月启动全省煤矿复工生产。这个时间表已成为过去时。
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日前发布的消息,最新时间表是,整合双方要在9月底前全部完成正式协议签订,10月底基本完成主体企业到位和证照过户换发工作,11月要全部通过验收。
媒体报道,10月23日,山西省长王君到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调研时强调,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是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他要求全省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加大力度推进,确保完成预期目标任务。
【预告】
一掷千金、草菅人命,这些词汇曾是山西煤老板的标签。他们从何而来,“黑金”背后是怎样的隐秘心理,眼下又将何去何从?请关注明日核心报道《黑金时代末日煤老板》。来源:风讯财经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