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钢企提升矿石战略储备最佳机会

作者:24发布时间:2014-04-01

    无论是过去的集体谈判还是后来的铁矿石期货,平心而论都没有为我们争取来铁矿石定价的话语权。反倒是当前的钢铁行业集体低迷帮了我们一个大忙。由于集体“无意识”采购下降,铁矿石难得出现了下降的苗头。对于中国钢铁企业而言,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趁火打劫”,这时候是中国钢企出海提升矿石战略储备的最佳时机。

    首先要明确一点,尽管钢铁行业目前整体低迷,但是我们对于铁矿石的潜在需求依然巨大。多年来中国钢企一直扮演着海外矿山“打工仔”的角色,钢企被铁矿石侵蚀掉了大部分的利润。但尴尬的是,中国钢铁企业多长流程,因此短期很难改观对铁矿石的依赖。再加上建筑领域多钢筋混凝土,废钢的回收周期长,很难形成对炼钢资源的有效补充。

    2013年,中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2.76点,同比下降8.6%;进口铁矿全年平均到岸价格为129.03美元/吨,同比上升0.28美元/吨,上涨0.22%。进口铁矿价格和钢材价格之间的比价关系已经完全打破,跟涨不跟跌、易涨难跌的局面愈演愈烈,甚至达到了我行我素的地步,即钢材价格下跌时进口铁矿价格仍在上涨。钢铁行业的正常营运利润、多种经营利润都补给了国外铁矿,这种事实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其次,海外找矿参股模式好于单打独斗。目前这种参股模式是日韩钢企所常用的一种手段。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即便矿石涨价波及自身成本,那么也可以用矿石涨价带来的利润来弥补自身钢铁主业方面的损失。这样做和独立开发相比,见效更快同时阻力也更小。特别是在资源保护主义盛行的今天,用当地人在当地办事似乎会更加“畅通无阻”。

    特别是近年来股东回报不景气,矿业公司变得不受投资者欢迎。而就是这些投资者,尤其是那些要求在近几年内实现快速增长的投资者,促使企业以过高价格收购资产。随着内部回报比率变得难以为继,矿业板块出现了创记录的大量注销和减值,结果造成股权市场龙头切断。而就中国钢企而言,对于那些有发展潜力同时“很差钱”的矿商,这时候是我们“趁虚而入”的最好机会。

    而在延伸产业链,维护上游铁矿石资源安全方面,武钢无疑走在了其他中国钢企的前面。3月23日下午2时许,GMT航运公司凤凰号远洋货轮徐徐停泊太仓武港码头,武钢第一船海外自产矿石运回国内。该船装载4.6万吨铁精矿,产自利比里亚邦矿,当日在太仓海关报关商检,将于近日换装内河船舶后运回武钢工业港码头。近年来,武钢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海外资源投资开发力度,在利比里亚、加拿大、巴西等国拥有多个铁矿石项目,成为全球钢铁制造商中矿石资源最大拥有者。

    再次,建立全球的铁矿石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应该上升到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对于出海找矿的中国钢企,政府应该给与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特别是在钢铁行业资金链相对紧张的今天,不能让钢企“因为很差钱”而缺乏出海找矿的动力,进而在下一个钢铁繁荣时期再次任人宰割。除此之外,“家有余粮心不慌”,在出海的同时,对内我们也应该提升内矿的集中度,使其真正成长为外矿的有力补充甚至能分庭抗礼。再有就是要充分利用和优化手中现有的争取话语权工具,积极提升影响力。特别是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要做到更及时、更全面、更公平、更真实、更有使用性。

    上帝在为我们关紧一扇门之后同样会给我们留出一扇窗。对于中国的钢企而言,在长协矿谈判的大门关死的今天,如何利用当下钢铁行业的危情寻找到铁矿石话语权的主动是我们的当务之急。机会稍纵即逝,错过了之后或许真的在无机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