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譬如据《运城日报》4月21日报道,运城市委副书记陈振亮在一次调研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时提出了“四不能”的要求,即“发展不能止步,政府不能推责,企业不能停产,银行不能抽贷。”可见海鑫集团与当地政府是怎样的逻辑关系,一目了然。记得几年前,山西闻喜县委书记说过,“我们县里三顿饭,有两顿是海鑫供的,而且是中午和下午”。
对此,一些财经专家立刻进行指责,他们认为海鑫钢铁的存亡应由市场规律来运作,不该由当地政府来救:其一,闻喜县政府拿出3000万元帮助海鑫集团给员工发工资,政府之手似乎已经越界,而且伸得过长。在发达国家,企业面临倒闭与政府无关。试想,如果企业自己经营不善,都需要纳税人掏钱来救,那肯定说不过去。而且海鑫集团的问题是经营不善,债台高垒,当地政府虽能救海鑫一时,不可能救海鑫一世。
其二,地方政府救海鑫集团,还要把银行绑上“战车”,不允许金融机构对海鑫进行抽贷,地方政府有这个权利让金融机构这么做吗?有媒体称,海鑫集团欠下银行债务30多亿元逾期不还。当地一位民生银行人士透露,海鑫集团目前仅在民生银行北京总部就借贷19亿元。而且像海鑫钢铁这样的深陷困境的产能过剩企业还有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大幅飙升将难以避免。
面对海鑫钢铁这头巨无霸的所陷入的困境,当地政府拖以援手原因有二:其一,海鑫钢铁曾经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税收资金,功不可没,地方政府不希望看到海鑫钢铁真正没落下去,凡有一线希望都要拯救之。其二,海鑫钢铁集团拥有职工万余人,已到了大而不能倒的地步。如果企业倒闭这些工人如何安置?出于维稳因素考量,地方政府也不得不拖救。
笔者认为,当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的行业出现衰退,企业面临经营困境之时,政府部门应该做到,一方面努力帮助企业转型也好,调整也罢,阵痛总是难免的事情。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做的就是,托底保障工作(先垫付其拖欠工人工资)。并督促海鑫实际控制人李兆会家族出资偿还债务。因为李氏家族毕竟还没到连3000万元工资都付不出的地步。
很多人感到奇怪,海鑫钢铁集团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民营企业,甚至坐过国内最大民营钢铁企业的宝座,资产超过130亿元,为啥会落到欠下十几家银行债务总计30亿元,且工人工资还要靠当地政府发放的程度呢?笔者总结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少年接班,长年殆政。在父亲李海仓被害时,儿子李兆会22岁,远在澳大利亚留学。面对家庭的巨大变故,李兆会只好中断学业,子承父业。2003年2月18日,父亲去世后的第28天,李兆会正式接班。面对媒体,他反问:如果你处在我的位置上,你会怎么办?
如今在海鑫集团根本找不到其实际控制人李兆会,李兆会每年露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就连县长要想拜访李兆会都最后未能成行。员工们都说他已经很久没上班了。笔者认为,企业在缺乏最高决策者的情况下也可以运作,但是这要在钢铁行业供需旺盛的情况下,而现在钢铁行业面临全业亏损,那李兆会的长期殆政,就会直接把一个好端端的企业送上绝路。
再者,逆势扩张,自寻死路。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钢铁企业大面积的亏损。李兆会面对这场严峻考验,不但没有减产,而且还在扩大生产规模,从2005年下半年钢价下滑开始,李兆会将父亲留下的旧高炉和炼钢炉都拆了,重建新炉。
更令人不解的是,在公司收入下降、扩大规模使投入增加的海鑫,在2006年,职工的福利、薪水和李兆会对职工的亲和力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
其三,挥霍浪费,子败父业。李兆会用200辆婚车迎娶车晓,最贵的为800万劳斯莱斯,婚礼造价500万,更为员工包500万红包。一年零三个月后,这段婚姻告吹,网传他为此付出3亿赡养费。此外,在迎接2006年元旦的前夕,李兆会安排海鑫副处级以上干部家属140余人先后分两批到西安乘飞机赴海南进行为期六日五夜的观光旅游。旅游期间,公司承担全部费用。
最后,醉心期货,乏善可陈。李兆会在资本市场上运作主要以海鑫集团作为平台,李兆会持有闻喜惠天实业有限公司90%的股权,闻喜惠天持有海鑫钢铁89.3%的股权,海鑫钢铁持有山西海鑫实业90.93%的股权。通过这个链条,李兆会将家族资产掌握在手中。
不过,在资本市场市场上,有媒体称,李兆会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投资是在2007年的高点抛售了手中民生银行近1亿股,套现超过10亿元。其后,李兆会又先后在资本市场买入中国铝业、益民商业、兴业银行、鲁能泰山等多家上市公司股票,快进快出,也并无特别亮眼的成绩。正是李兆会不断从海鑫集团抽出资金,用于资本运作,才导致企业欠下巨额债务,到了无力偿还的地步。
李兆会在执掌海鑫集团时曾说过,决不让父母的企业在自己手中败落,否则无颜面以对九泉之下的父亲。应该说,上述任何一点问题都足够让海鑫集团垮塌。而李兆会这些年就是这么走来的。当地政府对海鑫集团还抱有希望,所以才出手相救,但是我认为面对内忧外患的海鑫钢铁集团如果不进行“凤凰磐涅 浴火重生”,已很难再走下去了,而再用纳税人的钱和银行的资金去救这样的企业,实在是很荒谬的事情。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