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中国中国GDP“被第一”的冷思考

作者:27发布时间:2014-05-12
   近日,世界银行国际比较计划根据购买力平价(PPP)来计算各国的GDP,认为中国将在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当中国GDP排名并不靠前时,很多国人愿意接受购买力平价的理念,因为那样可以提升中国在世界的排名,而现在中国GDP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赶超美国也只是时间问题。现在中国关注的焦点已不是GDP的总量,而是质量,从经济大国向强国的转型才是未来中国经济的核心议题。

  以购买力平价来核算GDP是不是合理呢?从经济常识来说,购买力平价应该更有说服力,无论使用哪种货币,消费者需要的是商品,也就是说,衡量各国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是能够获得多少商品,同一件商品应该遵循一价原则。比如同一件商品在美国卖2美元,在中国卖30元人民币,那1美元相当于15元人民币。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了,在美国理发要花20美元,在中国可能是20元人民币,那1美元就等于1元人民币了,按照这样的比率来计算中国的GDP,又是另外一种结果。当然购买力平价的计算中并不仅包含一两种商品或服务,即便如此,在计算过程中还是会有很大偏差。很多商品和服务在不同的国家中并不能通约。

  无论购买力平价还是汇率核算出来的GDP都不能完整地揭示一国经济的全貌,但是现在还没有更好的衡量标准来比较各国的经济。在农业时代,人口和土地是衡量经济实力的标准;蒸汽时代,煤铁是实力的核心指标;现今,GDP是比较综合的衡量指标,但它只是一个数量的展示,并不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经济的质量与结构,也不能全面衡量一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回落,而政府和社会对GDP背后的成本也有了更多的关注,绿色GDP理念开始流行起来。

  求实而言,发展中国家都需要经历一个追求GDP总量的阶段,这也是脱离贫困陷阱的关键一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资本匮乏的难题,为了进入国际市场,不得不牺牲资源和环境,这也是无奈的选择。中国30多年经济崛起的过程中付出了不小的成本,现在到了一个经济与观念双重转型的时期。提质增效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任务,让劳动者分享更多的增长红利。比如我国政府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到中国经济的诸多短板,地方债务问题、金融改革等等。

  中国GDP成为世界老大之后,汇率政策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改革,人民币币值是否存在低估是依然会热炒的问题。自1994年汇改以来,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使中国增长内嵌于美元霸权体系之中,中国经济崛起与美国衰落并不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而此次推算中国GDP总量有望在今年超过美国,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直接断言中国远非经济强国,指出了中国在军事实力、高等教育等领域与美国的差距。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以对立的思维来看中美GDP的易位,GDP只是综合国力的一个指标,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指标。

  中国的经济崛起仰赖于“贸易国家”的构建,去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家,也是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已跻身于最开放的经济体行列。中国在贸易的崛起也反衬出金融的弱势,人民币已开足马力国际化,但还不是世界主要货币。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套利交易折射出中国货币改革的种种困境,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已远远超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但要跳出对贸易国家的路径依赖,还需要艰难而痛苦的改革。

  从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来看,中国列世界第101位,人类历史上将出现一个并不富裕的头号经济大国,这也是GDP的一大悖论。

        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