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耐火材料>> 资讯详情

为了使浔城天更蓝---九江发电厂全力推进节能减排纪实

作者:佚名发布时间:1970-01-01

 在全球气候峰会召开之际,我市节能减排主要单位之一的九江发电厂传来消息,该厂提前一年半完成“十一五”期间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如今的九江发电厂区内绿意葱茏、花木环绕,展现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国企风采

  减排:与社会共赢

  作为中央大型企业,九江发电厂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既不单纯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不盲目地制造社会效应,而违背企业的发展规律,实现了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的和谐共赢。

  该厂原有的两台12.5万千瓦机组采用的是水膜除尘器,除尘效果较差。作为国有特大型发电企业,是生产电力、发展经济的“先行军”,决不能妨碍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从2005年到2007年,九江发电厂利用机组大修时间先后投资6000余万元,将2台12.5万千瓦机组水膜除尘器全部改造为高效静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由原来的95%提高到99.8%以上,每年减少烟尘排放约百余吨,为提高九江市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计划的批复》和《关于印发〈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一五”计划〉的通知》等文件,2007年7月15日,该厂总投资7500万元的首台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正式投入使用后,近一年来的减排数据表明,脱硫效率达到97.24%,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减少0.83万吨以上。记者从九江市环保局获悉,自该厂6号机组脱硫系统投运后,九江市空气环境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2007年全市空气质量有55天为优,302天为良,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8%,与2006年相比,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大幅增加了50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上升了1.9个百分点,全市空气质量由原来的三级上升为二级。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九江发电厂并没有停止节能环保的脚步,2008年7月13日,又自筹资金5845万元对5号机组加装脱硫装置。通过对两台35万千万机组全脱硫改造后,年脱除二氧化硫1.66万吨,对改善九江市位于“二氧化硫和酸雨”两控区的环境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发电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排放物,该厂坚持遵守“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原则,努力实现“零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煤灰已成为水泥、建材等行业的“紧俏货”、“香饽饽”,粉煤灰销售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良好局面,昔日的“灰渣渣”摇身一变成了“金蛋蛋”,全厂四台机组全部实现灰、渣“零排放”。

  在废水治理上,该厂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大局出发,通过废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将循环水的排污水回收,用于绿化、煤场喷淋和灰渣系统循环使用,以提高电厂的废水重复利用率。目前该厂实现了工业废水零排放,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100%,每年可节约水资源数百万吨。

  节能:机组焕发新活力

  九江发电厂两台20万千瓦机组投产近20年,两台35万机组投产近8年。2006年,该厂作为全国千家节能重点企业,与省政府签订了“千家企业节能责任状”,“十一五”期间要实现节约20万吨标煤的目标。面对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该厂从点滴做起,通过技术革新使机组焕发新活力,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厂为激发员工节能降耗的主观能动性,从挖掘每位员工潜力入手,主动向全厂员工“借脑”,在全厂范围广泛开展节能减排“金点子”征集活动,共收集涉及节能和减排方面技术改造的“金点子”76项,全年对4号机组大修锅炉受热面和汽轮机部分,5、6号锅炉综合节能技术,三期D循环水泵变极,号4机组排粉机变频器,5号锅炉脱硫浆液循环泵及增压风机变频器,二三期氢气系统联通,二三期除盐水系统联通等75项“金点子”进行了技术改造,这些“金点子”及节能技术改造使得机组的汽机和锅炉能效都有较大的提高,实现了节约标煤24661吨,降低生产成本1600余万元,节电512.28万度,节油457吨。

  此外,在技术创新方面,该厂建立了节能分析与管理平台,该系统的成功开发运用对运行人员调整、机组参数控制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使运行人员调整操作更为精细,值际、岗位之间业绩竞赛氛围更加浓厚。据测算,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使四台机组指标对标进一步优化,每台机组煤耗每千瓦时均可降低2.5克,这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系统成功开发应用填补了企业专利的空白,获得了全国管理创新成果专利奖。

  2007至2009年,该厂先后投资5750元,分别对两台20万千瓦机组进行了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发电机增容、汽机电调系统改造、机组分散控制系统改造和蜂窝汽封改造等一系列重大节能技术改造。改造后,机组的效率大幅提升,3号机组额定出力达到22万千瓦,全面实现了计算机监控,具备了自动发电控制功能,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4号机组高压缸效率提高了4.02%,中压缸效率提高了3.087%,机组每千瓦热耗降低了405.76千焦。两台20万千瓦机组供电煤耗每千瓦时分别降低了43克和13.99克,按照每台机组每年发电8亿千瓦时计算,预计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5699吨。

  “上大”:使浔城天更蓝

  九江发电厂敏锐地觉察出,“关停小机组”将成为新一轮电力结构调整的“重头戏”。他们主动提前关停两台12.5万千瓦能耗高的小火电,争当履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的表率,同时紧紧抓住国家“上大压小”契机,同步进行新机组建设的前期工作,主动迎接企业“新生”的曙光。

  “上大压小”无疑将带来的是节能与减排的双丰收。该厂四期工程一台60万千瓦级超临界机组投产后,新机组与老机组相比其能耗指标有何变化?该厂扩建项目部的同志说:首先是增容。九江发电厂“上大压小”项目将建设目前国内最先进的60万千瓦级超临界机组以替代小机组,总装机容量将在目前112万千瓦的基础上大幅增加。其次是节能。九江发电厂两台12.5万机组供电煤耗每千瓦时达373克,新建机组供电煤耗每千瓦时可达300克,按机组运行5000小时计算,发同样的电量新机组每年可节标煤约36.5万吨。再次是减排。新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综合脱硫效率大于90%,采用除尘效率为99.82%的高效电气除尘器,采用脱硝效率达到75%的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技术,安装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可以有效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每年将减少排放烟尘1876.5吨、二氧化硫27612吨、氮氧化物14382.3吨。据九江市环保局对市区、庐山风景区环境预测:市区不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影响,在白水湖监测的粉尘最大也只有1.0微克,庐山风景区二氧化硫最大小时浓度仅占一类标准的41.1%、氮氧化物最大小时浓度仅占一类标准的64.8%、粉尘最大日均浓度占一类标准值的7.8%。所有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全部回收利用,实现水资源在厂内合理循环利用和对外零排放。同时,该厂已经与相关单位签订灰渣综合利用协议,利用电厂产生的固体排放物生产水泥、加气砖等产品,按照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009年6月26日,该厂通过了国家能源局组织的小机组关停现场检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下,目前,九江发电厂四期“上大压小”新建一台60万机组项目关键性的“路条”获取工作已顽强推进到“临门一脚”的时刻,工程优化设计和通过“环评”各项准备工作也正在紧张进行之中。这项关系着进一步美化九江环境质量、使九江空气更清晰、天空更蔚蓝的重点工程,九江发电厂全体干部员工没有丝毫懈怠,他们都将咬定青山不放松,举全厂之力全力将各项前期工作向前推进。

  面对描绘的四期两台60万机组工程模拟图,该厂厂长曲维克向记者表示,未来的九江发电厂将是一座容量更大、指标更好、环保更优的现代“绿色电站”,九电人不但能当好“压小”表率,同时也有信心和能力当好“上大”的表率,为九江碧水蓝天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