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王君近日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谈山西经济发展,其中对舆论高度关注的山西煤炭国进民退问题作出回应。他表示,山西煤矿数目减少但是煤炭产量上升,同时民营煤矿占三成,国企只占两成,混合所有制占五成,煤炭整合是“政府协调指导与市场作用发挥相结合”。
王君在文章中表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山西GDP在三季度扭负为正,预计全年增长6%左右,民生不断改善。他表示,推进结构调整,要敢舍善取。对于落后产能要敢于舍弃,哪怕忍受发展暂时放缓的阵痛。对先进技术则要善于吸取,才能收获广阔的发展空间。山西制定实施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淘汰焦炭、冶金、电力、水泥等落后产能。重点推进了煤矿整合重组工作,将全省矿井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企业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70%多的矿井生产能力达到90万吨/年以上,生产能力30万吨/年以下矿井全部淘汰,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
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政府协调指导
与市场作用发挥相结合,坚持煤炭企业整合重组与煤炭开采秩序治理整顿相结合,坚持上大、改中与关小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坚持既注重发挥省内外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作用,又注重发挥民营骨干企业的作用,煤矿整合重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煤炭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形成多元办矿格局。在保留的1053座煤矿中,国有占20%,民营占30%,混合所有制占50%;进入11月,煤炭产量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达到6100万吨。据《人民日报》
又讯记者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获悉,山西省兼并重组煤矿逾七成获得采矿权,为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重组年底顺利收官打下坚实基础。
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矿审处处长闫旭介绍说,目前1064个保留煤矿中已有630个新主体领到了采矿许可证,加上146个延续手续的煤矿,共有776个煤矿采矿许可证手续办结,占保留煤矿企业总数的73%。已换证煤矿企业可形成产能9.5亿吨,占资源整合保留产能的79%。预计,全部煤矿换发采矿许可证的工作到年底将完成。据新华社
山西官员:不可能补偿煤老板3000亿
“我对这个政策持肯定态度,它的出发点是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几个方面考虑的,政策有利于国家资源更好地利用、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对煤炭重组引起的争议,日前,山西一位官员如是表示。
关于对煤老板的补偿标准,该官员表示:“如果你之前缴纳了2000万元的资源费,如今的补偿款也仅是2000万元,你会同意吗?”资源费在当地也叫采矿权价款,煤老板要按当地规定交一笔资源费。但每个矿主的缴纳标准不一。“对于被兼并煤矿,补偿标
准主要看建矿投入的固定资产和煤矿的整体情况,如煤矿资源质量、固定资产投入、井上井下的投资情况和煤矿产量等。”
对于坊间传闻的这次要给煤老板3000亿元的补偿金,该官员认为完全是空穴来风,“这是山西的地方性政策,并不是国家政策,国家不会为此出钱,山西哪有那么多钱作为补偿?再说,收购是企业行为,赚钱了是企业自己的,补偿款凭什么政府出?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煤矿正式签订《进驻被兼并煤矿协议》。”
浙官首谈山西煤改:浙商没升级要自省
11月30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民营企业峰会上,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谈及“山西煤改”时认为,这不是国进民退、大进小退、优进劣退,而是东西部发展时段不对称形成的暂时性摩擦。这是该省官方首次对“山西煤改”作出表态。“有很多人骂煤老板,说他们炒煤,现在活该。我不赞成——不能用现在的规范批判多年前的行为。”
浙江省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秘书长蔡骅坦言,之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书要求对山西省政府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问题进行审查,至今未收到回复。
煤老板1400亿元资金寻出路
山西省银监局最新公布调查数据显示,山西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中最终退出煤炭行业的资金预计在1400亿元左右。
这笔巨金开始成为各地“招商引资”追逐的目标。11月30日,山西3家企业与山东日照经济开发区签订了总额为5.5亿元的投资意向协议。日照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王克军说,考虑到山西煤炭资源整合有数千亿元资本要转移,日照市将加快与山西资本的合作。
这3家涉及物流、煤炭的企业与日照经济开发区的合作协议意向投资额总计达5.5亿元。12月1日,日照经济开发区相关人员已到达山西的重要煤炭产地临汾市,在那里,他们将邀请部分“煤老板”举行招商推介活动。王克军说,由于山西正在进行大规模煤炭资源整合,有数千亿资本面临投资转移,日照具有靠海临港的优势,同时山西至日照的煤炭运输铁路大通道即将建设,日照与山西的合作潜力巨大。
此前曾有消息称,山西煤改中挤出的资金可能达3000亿元。而据山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调查统计的数据显示,浙商在山西投资煤矿的投资总额约500亿-1000亿元。
来源:生意社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