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耐火材料>> 资讯详情

2014年钢铁行业发展3大趋势8大取向分析

作者:27发布时间:2014-09-24
   产能过剩已成定局。中国钢铁工业因在过去10年内新增产能7亿多吨,即使内需市场尚存,但因投资债务导致财务成本过高,成为产能过剩诸行业中,经济效益最差的行业。金模钢铁网首席研究员罗百辉分析认为,在亏损和低利润的情况下,企业应通过组织结构调整与工艺创新、降本增效,从追求产量和设备利用系数转向低成本生产与经营。钢铁业的减量重组、关停低效益分厂及非主业经营势在必行。这既是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必然要求,也是钢铁行业为“两个一百年”作贡献的重要条件。现有的钢铁厂要向能源梯级利用、废气废渣废水循环利用、近零排放的绿色钢厂过渡。有条件的地区要与石油化工等流程工业组成循环经济园区,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典范。
 
  中国钢铁业深陷“严冬”,改革和创新是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技术创新是国有钢铁企业转型发展的基础,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钢铁行业生存的保证。分析了2014年钢铁行业的运行特点和后期走势,希望给中国钢铁行业带来一定的启示。
 
  钢铁行业发展3大趋势
 
  趋势1 走出行业困局还需3年~5年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着既要攻艰克难求生存,又要调结构、转型升级谋发展的双重压力。钢铁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同质化竞争严重,上游铁矿石价格制约,企业内部成本不断升高,行业处于微利时代……诸多因素的叠加,导致钢铁行业经营运行困难。要走出目前的困难局面,大体上还要经过3年~5年时间。这段时间既是钢铁行业的困难时期,也是钢铁行业上下游产业供求关系的再平衡期。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一是,目前钢铁行业经过10多年的快速发展,产能总量过大,消化这些过剩产能至少需要3年~5年时间;这段时间,是国内下游产业复苏、市场需求逐步增加的过程,也是供需再平衡的过程。二是,上游铁矿商控制价格的局面随着铁矿石需求放缓和铁矿石供大于求趋势形成,将在3年~5年时间之内改变。据预测,全球铁矿石新增产能的投产高峰期在2014年~2017年形成。主要依据是全球铁矿石产量到2015年将达到28.34亿吨。这就意味着,2015年~2017年,将形成铁矿石产量释放高峰期,届时铁矿石价格将回归到合理水平,矿价可能下跌至80美元~90美元/吨。三是,今后3年~5年时间是世界经济逐步复苏期,同时也是国内产品出口逐年转旺时期。
 
  罗百辉认为,在今后这段时间内,钢铁行业将由过去依靠要素驱动的扩张型发展开始转变为依靠企业自身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而“耕耘”存量。与此同时,钢铁行业将与上游煤炭、铁矿石产业和下游产业形成一个流动性体系。这个流动性在于,当下游需求略微好转、钢材价格稍有上升时,一方面会很快诱发钢铁行业自身存量释放,另一方面又会立即引起上游原燃材料特别是铁矿石价格快速拉升,不但会造成钢铁生产成本升高,还会造成钢材价格难以向下游产业传导。这种恶性循环不仅威胁着钢铁产业正常发展,也直接威胁着钢铁经贸商正常有序的经营。
 
  趋势2 行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100多年来,世界钢铁业的发展就是钢铁产量向大集团、大公司集中的竞争史。其间,全球钢铁工业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重组并购,相应产生了4个时代的巨型钢铁企业,分别是美国钢铁公司、新日铁、安赛乐、安赛乐米塔尔。这4次大规模重组并购在提高产业集中度的同时,分别打造和确立了美国、日本、欧洲在世界上的钢铁强国(地区)地位。
 
  近3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联合重组大体上也经历了4个阶段。
 
  2000年以前,国内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这一个阶段钢铁业联合重组探索的最大成果就是造就了宝钢集团成为世界500强。
 
  2001年~2007年,宝钢集团收购重组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武钢经过联合重组形成了武钢集团的西南布局,还产生了鞍钢集团、华菱集团、马钢集团、包钢集团、太钢集团、酒钢集团等。这一阶段国内钢铁企业联合重组最大成果是造就了沙钢集团进入世界500强。
 
  2008年~2010年,国内钢铁企业实施了跨地区的大规模的重组,全国共发生了28起较大规模的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其中在国有钢铁企业中发生了19起、民营钢铁企业中发生了9起。这一阶段国内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最大成果是造就了世界500强的河北钢铁集团。
 
  2011年至今,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活跃程度较上一阶段略有下降,全国钢铁行业发生了18起兼并重组案例。这一时期,一方面是宝钢、武钢、鞍钢、首钢都在消化此前兼并重组的企业进行实质性整合,另一方面是邯郸宝信、津西集团、江西方大集团、德龙集团、云南曲靖、山东邹平、山西立恒等一批民营钢铁企业兼并重组也逐渐兴起。这一阶段国内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结果是造就了鞍钢2011年、首钢2011年、武钢2012年先后进入世界500强。到2013年,国内粗钢年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18家钢铁企业年产粗钢40868.15万吨,产业集中度为53%,比2007年前18家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的50%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一是企业规模影响着企业生产成本,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减少全员和降低管理费用,从而带来单位产品成本下降。因此,企业规模报酬在钢铁行业内一般呈递增趋势。二是规模越大,越容易使企业在原料和钢材两个市场上取得更大优势,增强在国际经济平台上的话语权,可以和竞争对手分享或者占有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市场。三是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经营协调,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效益。四是有利于生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进而调整优化工艺布局、生产厂与市场的布局,大力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实现企业科学管理。五是有利于产业布局,从总体上解决长期存在的重复建设和重复引进问题。
 
  当前,兼并重组的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完善的配套政策正在逐步形成。2014年,继2010年《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和2013年十二部委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3〕16号)之后,《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国发〔2014〕14号)从行政审批、交易机制、金融支持、支付手段等全链条进行梳理革新,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在兼并重组中的主体作用。在市场化的前提下,政策对企业兼并重组的服务作用正在体现。在政策的助力和兼并重组成功案例的支撑下,我国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将走得更远。
 
  趋势3 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钢铁产业的重创,既使钢铁产业陷入危机困境之中,又促使和推动了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钢铁产业能否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钢铁企业能不能走过目前困境的一道关卡。
 
  经济转型的4个特征。钢铁企业要由过去上项目扩大规模的发展,开始转向主要依靠企业自身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素质和品种质量效益、经营存量、盘活存量的发展;企业要由过去依靠要素驱动、粗放型发展开始转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的集约型发展;企业要由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拉动式的发展,开始转向依靠宏观经济进行结构性改革,从供给端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避免出台大规模刺激性计划和措施,以短期阵痛换取长期持续发展;企业要由过去重生产经营而忽视环保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始转向把环保放在首位、全面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发展。
 
  企业转型升级8个取向
 
  第一,企业产品结构要由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更加突出以市场、利润为导向的产品高端、精品、深加工、差异化,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将成为更多企业的追求;
 
  第二,企业将主要通过技术改造来推动技术进步与创新,进而推动工艺技术装备结构综合配套水平进行优化升级;
 
  第三,企业内部管理,将由过去粗放式转向规范化管理,进而转向精益化、精细化、定制化、人性化管理和文化管理,并导入或探索实施适合本企业实际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和员工素质全面升级;
 
  第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规模发展主要是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来推动企业规模向大而强方向的扩张和升级;第五,企业将以综合治理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企业来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升级;
 
  第六,企业将由过去专注做好钢铁产供销、铁钢轧开始向产业链的延伸拓展方面转型升级;
 
  第七,钢铁企业应更加重视由做专做精做强钢铁主业向“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转型升级;
 
  第八,钢铁企业将由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向以客户为中心的供应服务商型企业转型升级。
 
  中商情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