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调结构"要过"五道坎"
消费不足、产能过剩、减排压力--尽管2009年我国经济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了"保增长"目标,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深层次发展矛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将是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场"调结构"攻坚战中,要如何跨过转变发展方式的门槛?
第一道坎:传统产业要从"去库存"到"去产能"。
随着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我国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传统产业实现了产销基本平衡。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1至10月份,重点钢铁企业的钢材产销率为98.2%,水泥产销率为97.8%。但"去库存"只是传统产业走向复苏的第一步,2009年一些传统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步伐放慢,新增投资较多,很可能旧病未除,又积聚了新矛盾。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表明,2009年1至10月,建材行业投资增长了47.4%,其中水泥行业增长了64%,平板玻璃增长了35.3%。2010年产能过剩问题很有可能出现。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如果我们仍停留在原有经济结构上"保增长",就会错过这次"深度调整"的战略机遇,在下一轮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道坎:新兴经济发展要有序抢占"后危机时代"竞争制高点。
在应对危机中,发展新兴产业被寄予厚望。近年来,物联网、3G手机、低碳经济等新概念应运而生。在相关政策扶持下,各地将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的重大举措。但由于一些地区不顾条件盲目竞争、一哄而上,也产生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问题。国内一些新能源项目除了规模扩张过快外,普遍缺乏自主技术。
如果新兴产业"一窝蜂"上马,不仅对资源造成浪费,也不利于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
第三道坎:消费驱动要从"消费挖潜"到"收入增长"。
"调结构"除了调整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的调整同样重要。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目前的消费刺激政策主要还是着眼于"消费挖潜",要从根本上扩大内需,除了优惠政策及商业布点之外,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仍是根本。当务之急是着力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提高种粮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水平,改变"收入跑不赢GDP"的局面,让百姓有钱花、敢花钱。
第四道坎:节能减排方面,资源要素"价改"难题待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要推进节能减排,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
按照经济发展规律,节能减排越往后越难。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下一步我国节能减排将步入更加艰难的"攻坚期",推进水、电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至关重要。适度提高资源要素价格,有利于发挥价格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抑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的杠杆作用。
第五道坎:地方政府要做到防止"调结构"流于形式。
在国家"一揽子计划"落实中,一些地方出现了重经济增长、轻结构调整倾向。为了"把钱花出去",放松环保、能耗等"市场准入"监管,使"调结构"在"保增长"大旗下流于形式。要减轻"调结构"的阻力,必须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扫除体制机制上障碍。比如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使之更有利于地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对干部考核,要改变单纯以经济增长等"显绩"指标衡量政绩的做法,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等"潜绩"考核。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