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回转窑>> 资讯详情

回转窑直接还原法(二)

作者:1发布时间:2010-02-07

原料要求

铁矿石(包括氧化球团矿)、还原与燃烧用煤和脱硫剂是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直接还原生产的物质基础。原料的质量不仅对直接还原的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能源消耗等技术经济指标有直接影响,还决定着直接还原工艺的成败。因此,做好原料选择和加工准备是直接还原生产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是能否生产出直接还原铁的关键。

含铁原料的选用

用于回转窑直接还原生产的含铁原料可以是天然铁矿石(即块矿),也可以是氧化球团。决定含铁原料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冶金性能。适宜于回转窑直接还原生产的铁矿石必须:含铁量高、脉石含量少、有害杂质少、化学成分稳定、粒度适宜,并且具有良好的还原性及一定的强度。

化学成分

1.含铁量与脉石

含铁原料以铁氧化物为主,还含有SiO2 Al2O3CaOMgO等成分。在回转窑还原过程中,所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是在固态下脱除含铁原料中的氧,而不能脱除脉石成分和其他杂质。因此选用的含铁原料必须是含铁量高、脉石含量低。通常要求含铁量在66%以上,脉石总量小于8%

CaOMgO通常在矿石中含量不多,在炼钢过程中不是有害成分,对回转窑工艺也没有大的影响。一般要求原料中CaO<2.5%, Mgo<1.5%。保留在直接还原铁中的酸性脉石SiO2Al2O3导至炼钢电耗增高,生产率下降,渣量和各种材料消耗增加、炉衬寿命缩短。铁矿石中(SiO2+Al203)应小于5.5%。

2.含硫量

硫对钢材是最有害的成分,因为它使钢材具有热脆性。在回转窑直接还原生产中,原料带入的硫,部分挥发进入废气,部分被脱硫剂吸收,工艺本身有一定的脱硫能力。但综合考虑冶炼效果,含铁原料的含硫量应尽可能低,一般要求小于0.03%

3.含磷量   

磷也是钢材的有害成分,它使钢材具有冷脆性。铁矿石中的磷,在回转窑还原过程中不能脱除。直接还原铁的含磷量取决于矿石的带入量。高磷直接还原铁用于炼钢,迫使炼钢增加渣量,提高炉渣碱度,使炼钢能耗增加和产率下降。因此铁矿石原料中磷含量应尽可能低,最好在O03%以下。

4.其他成分

铅、锌、铜、砷、锡是优质钢中的受控成分。一般要求含铁原料中这些元素与其他有色金属元素的总含量不大于O02%钾、钠等碱金属氧化物的腐蚀性很强,易与窑衬生成低熔点硅酸盐,造成窑衬粘结,以致结圈,影响回转窑正常作业。另外,含铁原料内含有碱金属氧化物,将会促使其在还原过程中产生膨胀、粉化,造成粉尘损失。含铁原料中碱金属氧化物含量一般以低于0.02%为宜。

物理性质

原料的物理性质也是影响回转窑直接还原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粒度和强度。

1.粒度   

入窑矿石粒度主要是取决于矿石的还原性,粒度上限与还原性成正比,它以回窑卸料端排出物的核心得到还原为原则;粒度下限的选择要能保证料层具有足够的透气性,而且能与其他原料较均匀混合,有利于防止低熔物生成和局部区段过热。一般认为采用块矿时粒度为520mm,其中小于5mm和大于20mm量分别不大于5%;采用球团矿时,粒度为916mm,其中1016mm量不少于95%

2.强度

矿石强度表示矿石在窑内抗冲击和磨擦的能力。原料强度不高,在回转窑内将被破碎,产生粉末,容易引起结圈。另外,还原过程产生粉末会增加后续处理工作,影响经济效益。通常用转鼓指数和抗压强度表示矿石的这一性能。

冶金性能

铁矿原料的冶金性能与回转窑直接还原工艺有密切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回转窑直接还原在技术经济上的可行与否。冶金性能主要表现为矿石的还原性和爆裂性。

1.还原性

还原性是指铁矿石中与铁结合的氧被气体还原剂(COH2)夺取的难易程度。与铁结合的氧容易被气体还原剂夺取的矿石,还原性好,反之则还原性差。

在回转窑里把铁矿石还原成金属化直接还原铁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矿石的还原性。还原性越好,物料在回转窑内停留的时间越短,窑的生产率越高,且允许适当降低还原作业温度,提高回转窑作业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原性好的矿石可放宽入窑粒度上限,能改善矿石的利用率和还原产品的利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

回转窑直接还原工艺应该选用还原性好的块矿和球团矿作原料。一般情况,经过充分氧化固结的球团矿,其还原性优于天然块矿。通常铁矿石还原性指标用还原度在40%时的还原速率表示,这项指标应大于O55%/分。

2.爆裂性

在回转窑直接还原生产中,铁矿石的爆裂现象是由于受热爆裂和还原引起爆裂的综合效应所产生的。矿石爆裂严重时,回转窑作业铁损高,产量下降,还易引起窑内结圈。

含铁原料的综合评价   

选用铁矿石,尤其是天然块矿,全面符合上述回转窑直接还原工艺要求是困难的,也是不多的。往往某种矿石含铁品位高,脉石含量少,但硫、磷含量偏高;或是含铁量高,硫、磷杂质含量合适,而有害金属元素偏高;或是矿石的化学成份都比较理想,而其冶金性能或物理性质不好。固此,对矿石作出正确的综合评价,是选用含铁原料的重要前提。

生产实践证明,选用回转窑直接还原含铁原料,不能单纯重视化学成分,必须兼顾矿石的冶金性能和物理性质。

 

煤的选用

煤是回转窑直接还原生产不可缺少的原料,它是煤基直接还原的还原剂和供热燃料。煤的品质对回转窑直接还原的工艺流程、生产结果、经济效益均有重大影响。做好煤的选择是回转窑直接还原生产中致关重要的前提。作为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用煤的质量要求,主要从化学成分和冶金性能进行评价。

化学成分

1.固定碳和灰分

生产直接还原铁的煤耗主要取决于煤的固定碳含量。固定碳含量越高,煤耗就越低。煤的固定碳含量低,则灰分增多,占去回转窑的有效容积增加,从而降低设备效率。同时消耗于加热灰分的能量增加。大量实践证明,直接还原用煤最好选用固定碳含量大于50%、灰分小于20%的煤种。

2.挥发分

挥发分是指煤在加热过程中释放出的挥发性物质。挥发分的放出有利于促进还原反应,为还原反应提供燃烧热量和调节反应区域的温度分布。但挥发分过高,使废气量增加,废气热损失大,导致热量消耗的增加,而控制不好则易产生局部过热。煤的挥发分一般在30%为宜。

3.含硫量

入窑原料中硫负荷的8090%是由煤带入的。减少还原煤的含硫量是降低直接还原铁产品含硫量的主要措施。煤的含硫量应小于1.0%。使用含硫量高的煤作为还原剂,需增加脱硫剂的使用量,以保证产品含硫量合格,从而也导致热量消耗的增加。

4.水份

煤的水分过高,同样会增加回转窑直接还原的热消耗,导致降低回转窑的产率,并影响喷煤的正常作业。加入煤的含水量一般应小于10l5%,窑头喷吹煤最好小于5%。并且,煤的含水量应稳定,以保证还原过程的稳定。

冶金性能

1.反应性

煤的反应性是指煤在某温度下,煤中固定碳与CO2反应生成CO的能力。煤的反应性是评价固体还原剂的重要指标。反应性好的煤可以使回转窑反应窑间维持较高的cO浓度,促进铁氧化物的还原,允许采用较低的还原作业温度,有利于防止窑内结圈,可以相应降低对还原煤灰分软化温度的要求。通常希望煤的反应性值在950℃时达到90%以上。

2.灰分熔融性

灰分熔融性是指煤的灰分在高温条件下开始软化(T1)、变形(T2)、到完全熔化为液态(T3)的温度。这也是评价煤的一个重要指标。煤灰软化温度(T1)越高,在正常操作温度下,窑内物料越不容易粘结,防止窑内结圈。回转窑所允许的操作温度应低于煤灰软化温度150℃。一般认为灰分软化温度最好大于1200℃。

3。热稳定性

热稳定性是指煤在加热过程中维持其原始粒度的性质。热稳定性差的煤在使用中将过度粉碎,生成大量粉末,引起偏析,影响正常作业。热稳定性适当的煤,在升温过程中粉粹适当,可以减少用前破碎处理。在回转窑直接还原工艺中,煤的热稳定性指标TS+6mm大于70%即可适用。

4.自由臌胀指数和结焦指数

自由膨胀指数是测定挥发物在挥发过程中煤产生自由膨胀的指标。煤在窑内超常膨胀会引起炉料体积增大,堆比重下降,炉料偏析,恶化热传导条件。回转窑用煤,通常要求煤的自由膨胀指数小于l

结焦指数大,易使煤粒粘结块长大,导致物料偏析和炉料粘结,造成煤的利用率下降。为了保证窑内不产生结焦,通常要求煤的结焦指数小于3

5.粒度

煤的平均粒度应与矿石(或球团)的平均粒度相近,以保证炉料混合均匀,不产生偏析。热稳定性差的煤,其粒度上限可适当放宽。窑尾加入的煤应尽量减少粉末的数量,避免吹损和结圈。窑头喷入煤的粒度必须严格控制,并力求稳定。

 

   脱硫剂的选用

回转窑加入脱硫剂的目的是去除物料的硫,改善直接还原铁的质量。回转窑直接还原生产常用的脱硫剂是石灰石(CaCO3)或白云石[caMg(c03)2]

回转窑直接还原生产对脱硫剂的质量要求

1.碱性氧化物(CaO+MgO)含量高,否则,脱硫剂的用量多,增加热量消耗。一般要求脱硫剂中酸性氧化物(SiO2+A1203)不大于3.5%。酸性氧化物含量高,即降低了碱性氧化物含量。

2.硫、磷含量要低。

3.石灰石应有一定的粒度。粒度过大,石灰石分解速度慢,增加高温区的热量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