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宏观经济转暖在即 大宗商品有望筑底

作者:1180发布时间:2015-04-24

  由上海证券报近期对15家期货公司研发部门负责人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机构普遍预期二季度宏观经济将转暖,对经济政策放松的期待更高。有九成以上机构认为宏观政策会偏向更加积极,七成机构认为流动性维持宽松格局。同时,通缩压力将有所减缓,半数机构预测二季度物价指数会平稳回升。另外,美元在短期的波动或加剧,八成机构预期原油价格将止跌企稳甚至出现反弹。

  伴随着经济的好转和美元的走弱,二季度商品价格有望筑底。由于产能过剩状况依然严峻,大宗商品熊市尚未结束,大部分机构仍然看淡二季度大宗商品整体景气状况。不过,一些有利于商品走势的因素正在积聚,有两成机构看好二季度商品景气度,比前三季度明显提升。

  机构预测,二季度大宗商品走势或较为分化,将遵循各自的基本面,整体以震荡走势为主。从板块来看,较多机构看涨有色金属和软商品,黑色金属为最看空。此外,贵金属短期看多,长期看空。原油触发的行情或将结束,能源化工类商品的走势也遵循各自基本面而变化。

  受访金融机构名单:

  永安期货、广发期货、南华期货、申银万国期货、新湖期货、海通期货、光大期货、中信期货、银河期货、格林大华期货、倍特期货、华鑫期货、上海中期期货、中投天琪期货、东证期货。

  (排名不分先后)

  1、经济形势预期向好。

  市场对二季度宏观经济企稳的信心明显较上一季度增强,自去年三季度以来首次对经济形势持“中性偏乐观”的看法。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多数机构上调了对经济形势的预期,有五分之二的机构看好二季度我国经济形势。调查结果显示,各有40%的机构认为二季度我国经济形势将“走好”或“走平”,比上一季度增加23%;有20%的机构认为经济形势将“走弱”,较上一季度下降了47%。

  2、政策加码力度更大。

  在宏观政策方面,市场机构对二季度政策的预期更为强烈,绝大多数机构预期宏观政策加码的力度更大,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去年三季度以来,机构对于宏观政策的期待逐步提升。调查结果显示,有93%的机构认为二季度宏观政策状况将“更为积极”,较上一季度上升了11%;仅7%的机构认为“保持原状”,没有机构预期宏观政策状况会“更为偏紧”。

  3、流动性依然偏宽松。

  在利率下行背景下,机构仍然维持对流动性宽松的预期。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机构认为二季度市场流动性“偏向宽裕”,有27%的机构认为“基本不变”。这一调查结果与一季度基本相同。

  4、降息或降准预期强。

  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脚步或不会放慢。调查结果显示,占比六成的机构认为央行年内还有2次降息或降准,有33%的机构认为年内还有3次及以上降息或降准,有7%的机构认为只有1次降息或降准的可能。

  有意思的是,本次调查15家机构全部认为新一轮的降息或降准措施会发生在二季度。4月19日,央行宣布降准,符合市场机构此前的一致预期。

  对于当前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有73%的机构认为,如果降息,二季度会有1次;有20%的机构认为会有2次。另外,有60%的机构认为若降准,二季度会有1次;有33%的机构认为会有2次。7%的机构认为二季度不会降息,只可能降准。同时,7%的机构认为不会降准,可能降息。

  对于大宗商品而言,宽松货币政策之下,对流动性较为敏感的金属类商品将是最大受益者。调查结果显示,有34%的机构认为降息或降准将利多有色金属品种;17%的机构认为将利多黑色金属品种;14%的机构认为会利多能源化工类品种;11%的机构认为利多贵金属;各有9%的机构认为利多煤炭类和软商品品种;有3%的机构认为利多油料油脂和粮食。

  5、通缩压力或将有所减缓。

  机构判断二季度通缩压力犹存,但明显要好于一季度。其中,二季度物价指数有望回升,但工业品价格指数仍维持低位运行。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超过一半以上机构认为物价指数“平稳回升”,占比53%,比例较上一季度增加约三成。有27%的机构认为“平稳回落”,较上一季度下降17%,有20%的机构认为“基本不变”。

  调查还显示,多数机构对工业品价格指数仍持负增长的预期。有40%的机构认为二季度国内PPI指数“平稳回落”,不过,比例较上一季度下降了16%。有33%的机构认为“基本不变”,有27%的机构认为会“平稳回升”,均较前一季度有所上升。

  1、商品景气度有所上升。

  与股票市场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市场仍较为看淡整体大宗商品。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机构对于大宗商品景气状况维持中性判断,有60%的机构认为二季度商品的景气状况“一般”,有20%的机构表述二季度商品的景气状况“较差”,另有20%的机构认为景气状况“较好”。

  不过,对比一季度的调查结果,机构对二季度商品的走势已有所回暖,认为最坏的时候或许已经过去。在一季度调查中,有一半机构表示大宗景气状况“较差”或“很差”,没有1家机构持乐观判断。

  值得关注的是,这是自去年三季度以来,机构对商品景气首次持偏暖的判断。去年二季度,为了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的“微刺激”政策,受益于“微刺激”政策红利的释放,机构对于去年三季度大宗商品的反弹期待较高。

  从宏观预期和市场心理来看,两次对商品走势的预期有些相似。机构由此认为,去年三季度对商品走势的看好是出于对政策的预期,但当前这一预期减弱,商品走势将受制于基本面因素的影响。不过,如果目前政策逐步落地,也将给市场带来更好的预期。

  上述受访机构表示,去年三季度的反弹预期,无论从产业链条反应还是市场心理来看,虽做空情绪缓和,但无实质的企稳信号,主观情绪更多,不符合市场客观状况。今年二季度,宏观环境和产业链的变化,更加配合市场情绪的做多动能。

  2、利空释放使商品价格波动趋缓。

  调查结果还显示,有40%的机构认为二季度大宗商品整体价格走势“基本不变”,较一季度上升23%;有33%的机构认为二季度商品价格将“温和上涨”,比例较一季度下降11%,但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有20%的机构认为“小幅回落”;仅有7%的机构认为将“大幅回升”。

  “总体上是和宏观经济企稳有关,这是大势”,一家受访机构表示,对二季度商品价格偏暖的预期,与宏观经济预期企稳以及连续的宏观利好有很大关系。这是缓和整个市场悲观情绪的根本。同时,市场经历连续下跌,利空效应也得到了释放。

  “从交易行为学角度讲,供需过剩炒作至今,已经通过大幅下跌挤出利空效应。也就是从市场情绪和产业环境来看,没有新的做空动能。在宏观环境出现缓和背景下,市场将可能鼓励投机资金做空了结,以及参与市场反弹的热情”,上述机构表示。

  3、美元由强势转向横盘。

  短期美元的不确定性将增加,其波动或将加剧。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以上机构认为二季度美元指数将出现“横盘”走势(占比53%),有33%的机构认为二季度美元指数“上涨”,另有13%的机构认为会“下跌”。

  有机构预测,伴随美元震荡,美元对商品价格的影响将进一步削弱,基本面要素将主导影响商品价格波动。市场对美元指数走势分歧,集中于对美联储加息问题的争执不下上。因此,美元走势或将震荡,中短期内或见顶。

  4、人民币基本维持稳定。

  机构预期二季度人民币汇率波动将趋缓,整体汇率水平将保持稳定。调查结果显示,六成机构认为二季度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较一季度的调查提高了16%;四成机构认为人民币继续贬值,比一季度的调查有所下降。

  5、欧版QE影响不大。

  尽管欧洲央行正式启动了量化宽松措施,但在多数机构看来,其对大宗商品走势影响仍然有限。调查结果显示,八成机构认为欧元版QE对大宗商品市场难以再掀波澜,商品价格波动将遵循各自的基本面。有13%的机构认为会产生利好影响,提振金银等部分商品价格。仅7%的机构认为会产生利空影响,拖累大宗商品价格。

  6、产能过剩依然严峻。

  机构对于国内产能过剩的状况显然更为悲观。调查结果显示,由于产能过剩依然严峻,八成机构认为“一带一路”释放的政策红利,对改善钢材类商品需求及缓解产能的作用并不突出,两成机构认为不会出现明显的改观,也没有机构认为这一政策红利会明显提振钢材类商品需求。这一调查结果与前两个季度基本相似。

  1、配置组合:多软商品和有色,空黑色。

  整体来看,机构推荐的二季度商品配置组合较为分散,且分歧也较为明显。机构预期,二季度商品整体走势较为震荡。1家机构指出,随着国内经济有望在二季度筑底,商品价格也有望在二季度筑底,商品价格呈现“先走弱,后震荡”的波动格局。

  另有1家机构认为,二季度整体走势较为震荡,多为资金助推下的波段性行情,不具备持续的板块对冲机会,可根据阶段行情的强弱板块进行对冲。

  不过,仍有为数偏多的机构同时推荐多农产品(000061,股吧)有色金属商品,并空黑色类商品和能源化工类商品。

  2、农产品板块看多软商品。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软商品(棉花、白糖)的基本面利多因素最大,有25%的机构看多,其中有19%的机构看多棉花、白糖等软商品,与能源化工类品种同列第二大类看多的商品种类,延续一季度的预测与判断。

  从具体品种来,10%的机构看多白糖,是最为看多的品种。多家机构同时指出,整体来看,农产品仍然强于工业品。从板块内部看,白糖偏强,豆类偏弱。

  机构还表示,在国家当局临储和控制进口节奏的政策护市下,国内糖产量下降和去库存提速,加之政府严格把控进口关、极端气候高发等有利因素的共同驱动,糖市供需关系将会改善,国内糖价有望保持强劲走势。

  3、有色金属看涨占多。

  一季度接近半数机构看空有色金属类商品,二季度调查显示,有色金属类品种出现逆转。与农产品看多的比例较为接近,有19%的机构认为有色金属的基本面利多因素较大,有22%的机构看多二季度有色金属。

  从本次调查来看,接近五成的机构认为二季度有色金属将延续上涨,占比47%。在最为看多和基本面利多因素最大的商品类别中,有色金属分列第一、二位。

  有意思的是,也有不少机构并不看好二季度有色金属的走势。有17%的机构看空有色金属类商品;33%的机构认为有色金属结束反弹行情,面临回调;13%的机构认为走势出现分化。

  对于有色金属品种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品种的强弱之间。有机构认为,在品种方面,铝强于铜,铜强于锌。同时,有色金属类商品短线略微偏强,但中线仍偏弱。

  就铜而言,在最为看多的品种中,有7家机构认为二季度应做多铜,占比10%;3家机构认为应做空铜,占比5%。

  接近五成机构认为未来铜价走势将以震荡为主,占比47%。受访机构认为,从金融属性来看,铜价偏多,但从商品属性来看,铜价又偏空,因而导致走势震荡。

  有33%的机构看涨铜价,支撑铜价走强的理由在于宏观基本面及供需状况的利好。一是宏观政策预期向好,包括流动性宽松政策和稳增长政策;二是春节后市场需求比较差,但是5月份环比明显改善的可能性较大;三是铜精矿供应和精炼铜供应并没有预期那么宽松,反而精矿加工费逐步下滑,现货升贴水缓慢上升。

  另有20%的机构看跌铜价。部分机构表示,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将对基本金属走势构成压力。

  4、能源化工品种走势分化。

  原油价格在经历了大幅波动之后,机构预测二季度油价将进入筑底阶段。调查结果显示, 47%的机构认为,短期原油价有望止跌企稳,步入震荡走势。有40%的机构认为,原油价格已接近底部,后市将趋于上行。

  有代表性观点认为,OPEC国家已经对当前原油价格开始紧张,并有动摇减产的建议。前期原油下跌,主要原因之一是过度炒作俄罗斯和美国页岩油等。从OPEC自身利益和国与国之间的国际贸易角度看,OPEC既要保证自身利益,又要压制美页岩油发展,使油价保持在70美元附近是一个最佳的黄金点。

  受此影响,有17%的机构认为二季度能源化工类商品基本面利多因素较大;有19%的机构看多能源化工类商品,排在软商品和有色金属之后,位列第三大看多的商品种类。从具体品种上来,各有6%的机构认为二季度应做多原油、PTA和塑料。

  另有13%的机构认为原油价格进一步下跌,大宗商品将整体承压。这些机构认为,原油市场供应过剩格局并未得到缓解。

  调查结果还显示,原油价格波动是影响一季度商品走势的最大因素,一季度能源化工板块当选为最看空的商品种类。此次调查显示,接近半数机构认为,二季度相关化工品走势将更多受到基本面因素影响,原油引发的化工品反弹行情将暂告段落。有27%的机构认为,二季度化工品价格整体走高,延续2月份的反弹行情。另有27%的机构认为,二季度相关化工类品种将整体走弱,面临着回落的压力。

  5、贵金属“短多长空”。

  调查结果显示,有15%的机构看多二季度贵金属走势。从具体品种来看,有5家机构二季度看涨黄金,占比7%;6家机构二季度看涨白银,占比9%。同时,还看好铜和白糖。但有17%的机构看空贵金属。机构对贵金属品种的看多与看空比例旗鼓相当。

  调查还显示,有47%的机构认为,金银价格短期可能有所反弹;有27%的机构认为,价格中枢将逐步下移;另有20%的机构认为,金银价格将维持弱势震荡格局。

  贵金属的价格与美元走势呈负相关性。多数机构认为,金银价格“短多长空”。南华期货指出,二季度美国维持经济复苏,保证了黄金、白银的空头趋势。但是,鉴于受到强势美元等因素影响,经济复苏可能放缓,或者美联储担忧复苏不够强,从而推迟加息。因此,机构预期中短期利多黄金白银。

  6、黑色产业链低位徘徊。

  在一季度调查中,有19%的机构选择看空黑色金属类商品,为第二大类看空的板块。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有33%的机构在二季度最为看空的品种为黑色金属,拔得空头品种的头筹。

  在具体品种中,8家机构选择二季度做空铁矿石,占比15%,成为最看空的品种。各占7%的机构认为,二季度应做空动力煤和焦炭。此外,5%的机构认为应做空焦煤。

  受访机构认为,旺季需求疲弱,经济发展减速和环保压力制约了二季度煤炭的走势,黑色系产品将弱势下跌。以铁矿石为例,基本面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供大于求的格局不变,趋势性上涨可能性不大。需求方面,采购量显示黑色产品在旺季需求并不理想,而房地产投资的政策利好尚未传递至地产投资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