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的“少掌门”
位于山西运城闻喜县的山西海鑫集团号称“万亩钢厂”,其曾是山西第二大钢铁企业,也是山西规模最大的民企。海鑫创始人李海仓于1987年以炼焦起步,逐步建立起一个多元化的“钢铁帝国”。2003年1月,时任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李海仓在办公室被人枪杀。
此后,李海仓年仅22岁的儿子李兆会“黄袍加身”,接管了资产规模逾40亿元的海鑫集团。这个山西最年轻的首富,接班之初还对父亲遗留的事业尽心尽力。2004年海鑫完成总产值70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纳税额位列全国民企第一位。不过,李兆会此后转向资本市场,他本人也很少在海鑫集团出现。10年间,海鑫的钢铁生意日渐没落。
在钢铁圈之外,李兆会却“玩”得风生水起。2004年11月,海鑫旗下的山西海鑫实业以5.9亿元的价格,受让民生银行1.6亿股,并在2007年上半年牛市高点抛售,套现逾10亿元,使26岁的李兆会当年名列胡润百富榜第78位。“抛弃钢铁玩资本”引来诸多争议的同时,2010年至2012年,李兆会与女演员车晓的分分合合,更是轰动一时。
“万亩钢厂”一夜间停摆
“公司是我父亲的,不能让它败在我手里。”李兆会接班之初的诺言最终未能实现。受金融危机和产能过剩冲击,加之企业内部管理问题,这个庞大的“钢铁帝国”难逃败落的命运。2014年3月18日,海鑫集团6座高炉黯然熄火。
5月中旬,记者前往山西闻喜县东镇,实地探访这个曾拥有9000多名员工、纳税额占全县60%的“万亩钢厂”。集团门外的墙上密密地贴着法院的多份公告,集团大楼里则空空荡荡,无人办公,敞开着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各种关于海鑫破产的文件、报告。而与大楼隔路相对的“万亩钢厂”,更是一片死寂。有人说:“海鑫停产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闻喜的天蓝了。”
海鑫集团在停产后,也曾几番尝试复产,但终究无果。2014年11月,受上海海博鑫惠国际贸易公司等五家债权人分别申请,山西运城中院裁定海鑫集团五家下属公司破产重整,并指定了管理人。
昔日婚场今开债权会
日前,海鑫集团五公司破产重整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约1000名债权人代表到会。会议在海鑫集团“湖鑫岛”上的体育馆里举行,而这里也正是5年前李兆会迎娶车晓的地方。曾参加过婚礼的债权人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婚礼非常有排场,这个人工岛四周的水面上密密麻麻飘满了玫瑰花,厨师是李兆会从北京带来的。”当地传闻,彼时海鑫集团9000多员工中,每个人都收到了500元的红包。该债权人感慨地说:“当时,谁能想到海鑫这么快就垮了?”
会议确定,900多家债权人申报的债权总额为234亿元,确认债权143亿元,不予确认的债权23.9亿元,待确认债权66.7亿元。而与巨额债务相对应的是,海鑫集团账面资产只有69亿元,这意味着海鑫集团负债率至少超过了200%,而2014年大中型钢企的负债率为68.3%。得知情况后,许多债权人代表起身离开会场,因为他们觉得“讨债无望”。有债权人代表分析,69亿账面资产“能折现20亿就不错了”。
同一公司竟有两本账
在债权人会议上,管理人小组负责人明确表示,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现海鑫有抽逃资金或其他违法犯罪线索,将会移交公安机关进行追究。事实上,由68家中小债权人组成的维权讨债团队,在过去一年中已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了海鑫可能存在的如造假账、转移资产等线索,但尚无明显收效。
海鑫的68家债权人中,包括与其合作十几年的老朋友,也有往来不足一年的新伙伴。所有这些债权人,都不相信“这么大规模的企业说垮就垮”。难以接受现实的债权人,通过各种关系搜集证据,试图揭开海鑫破产之谜。他们获得的部分会计报表和审计报告,指向多个疑点,如“造假账、向关联公司输送利益转移资产”等等。
债权人刘晋(化名)说,来自海鑫子公司的两份会计报表中,经审计的会计报表显示,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76亿元,而提交给税务部门的会计报表上的同一项目数额则为-21.13亿元。此外,资产、负债、货币资金、存货等数据均存在巨额差异。债权人付云表示:“不好说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也可能还有其他账本。”债权人分析认为,经会计事务所审计的那份“好看”的报表,是海鑫用来贷款的,而其提交给税务部门显示公司亏损的报表,不能排除该公司有偷逃税款的嫌疑。
另两家子公司2013年会计报表显示,它们长期存在生产成本远高于销售价格的问题。刘晋、付云等债权人认为,海鑫的破产不能排除人为故意的嫌疑:“它长期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产品给自己的关联公司,涉嫌偷逃税款,转移资产,最终难以为继。”
神秘暴富的关联公司
债权人口中的“关联公司”,包括宁波甬波惠海贸易公司,据一位海鑫集团的客户介绍,从2012年之后,他们公司要想买海鑫的产品,只能通过甬波公司:“货还是从海鑫的仓库拉,但账要从甬波公司走。”
工商档案显示,宁波甬波法定代表人李慧琴,几经变更后,现任法定代表人为张承。在李海仓时代就与海鑫有合作并与李家建立私交的付云称,李慧琴为李兆会姨妈家的孩子,也是海鑫集团的会计,而张承则与李兆会的妹妹李兆霞“关系密切”。资料显示,成立于2010年5月21日的甬波公司,在当年6月份即“与海鑫集团建立了全方位的战略伙伴关系,现已发展成为海鑫集团的总代理”。
与海鑫的逐年衰败成鲜明对比的是,其总代理宁波甬波公司资产规模迅速膨胀。工商档案显示,2010年甬波公司资产总计11.04亿元,2011年为45.57亿元,2012年为57.94亿元。工商档案显示,甬波公司与海鑫集团资金往来数目巨大。客户提供的价格表显示,海鑫从甬波公司所购买的高线、棒材价格基本等于市场价格,但远高于海鑫子公司会计报表上的平均售价。刘晋说:“海鑫是高进低出,将产品卖给甬波公司,造成严重亏损;而甬波公司是低进高出,获得巨额收益。基于双方的关联关系,我们判断海鑫涉嫌向甬波公司转移利润。”
----澎湃新闻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