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煤而兴,又因煤而困,山西要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突破口在哪里?
一块市场上卖不出价钱、煤炭企业不愿开采的高硫劣质煤,通过煤化工产业链的不断升级,实现了49种高附加值的变身:原油、润滑油、化妆品基础油、高端精蜡、碳氢环保溶剂、特种燃料油……在潞安煤电油循环经济园区,每天都发生着这样的变化。这便是科技创新的力量。
“为什么山西省的煤炭经济始终跳不出大起大落的怪圈,为什么山西省煤炭行业在这次经济下行中又经受重大打击,这一切问题都要归根于科技创新的不足。那么也反过来告诫我们,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我们也只有通过创新,通过改革,使先进代替落后,从而破解我们改革发展中的难题。”一位业内专家的话语让人振奋。
省煤炭工业厅副厅长杨茂林认为,山西煤炭工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是高碳经济如何低碳发展?
山西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省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煤独大的格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确确实实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问题是省内的煤炭转化量还太低,且大多数是初级加工、简单转化和传统消费。而周边省份的省内转化量比我省都要大,比如内蒙古提出近几年省内煤炭转化要达到50%。这就意味着如果不提高煤炭省内转化率,还继续走“卖煤”的老路,必然会损失更大的经济利益,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
杨茂林表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要在煤炭科技创新上做文章。首先,要解决好煤电一体化发展的问题,煤炭企业一定要加快推进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建设,变输煤为输电,提高煤炭省内转化率。其次,要解决好焦化产业发展的问题。我省的焦炭产能大约占全国的1/4,产量和外调量都居全国首位,出口量占全国的89.8%。但现在的问题是,产能利用率还不很高。要大力支持研发利用现有焦化装置,将煤首先热解,提取焦油和煤气,生成的半焦气化用于化工品合成,实现煤炭高效综合利用。第三,要解决好煤化工发展的问题。要依托中科院煤化所、科技创新城,在省里布局建立国家级和省级煤化工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煤化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围绕适合山西高灰熔点及低质煤大规模粉煤气化技术开发与工业示范、钴基费托煤制油催化剂及工艺技术改进、甲醇苯烷基化技术开发、利用合成氨驰放气或焦炉煤气制备甘氨酸技术开发等项目开展科技攻关。
山西省的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总储量与排名世界第四的美国相当,有10.39万亿立方米,全国第一,占全国总储量的近1/3,相当于有100亿吨原油。近年来,全省煤矿企业进一步加大了瓦斯抽采利用力度,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单井产量和总产量还偏低,抽采成本还偏高,还没有形成规模,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产业。
杨茂林认为,山西省的煤层气产业大有可为,关键是要在技术攻克上下功夫,出新意,破难题,求突破。
实施高端技术服务研发。要依托煤与煤层气共采山西重点实验室,切实加强与国内知名院校、煤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尽快研究松软低渗构造区、低阶煤和高应力区煤层气开发问题,尽快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加快建设专业化瓦斯队伍。要依托大型煤炭集团公司、有技术实力的瓦斯抽采公司及科研单位,培育专业化的瓦斯抽采队伍,为煤层气产业提供人才保障。
加大煤层气的利用力度。要积极探索煤层气多通道、多途径利用,积极推进煤层气替代汽油燃料和替代工业燃煤工程,进一步加快煤层气(瓦斯)发电工程步伐。同时,要积极建议我省煤层气价格体系形成的改革,使企业有积极性、老百姓用得起,千方百计尽快把煤层气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我们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挖出来的煤炭如何卖出去?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时候,煤炭企业是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的。而在当前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省煤炭经营存在的问题都暴露出来:一些煤炭企业无序竞争、竞相压价;一些煤炭企业缺乏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角色仍然定格在煤炭生产者,思维还停滞在传统单一的卖煤模式上;煤炭物流体系不健全,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交易成本高。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在商业模式创新上下功夫,变销售煤炭为经营煤炭。
充分运用现有交易平台。进一步发挥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平台载体作用,积极吸引省内外煤炭供需双方和物流企业进入,进一步扩大交易规模,实现信息共享,提高我省煤炭交易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创新运用“互联网+”模式。推动煤炭产业与电子商务相结合,鼓励运用电商等平台促进交易,把我省煤炭电商建成煤炭销售新的主战场,推进煤炭战略储备机制创新,促进煤炭交易方式和交易机制现代化。
“现代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与高新技术的发展,促使全球煤炭科学技术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当前进口煤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技创新增强了国外煤炭的成本优势。”杨茂林表示,我们要以煤炭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为重点,用煤炭科技创新着力破解影响制约煤炭改革发展的难题,从而推动全省煤炭产业“六型”转变,加快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性的煤炭行业科技创新大省。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