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僵尸企业存在反映经济体制弊病

作者:27发布时间:2016-02-02

  最近有网络报道,原攀钢集团董事、副总经理谈及僵尸企业分析观点说,“活着、还是死掉,这可是大问题。”在这个冬季,不少中国企业百般纠结的,却有甚于这一哈姆雷特之问。

  企业不死不活、形同僵尸,究竟何去何从?官方已表示对僵尸企业要坚决清理,经济学者和企业界亦热议纷纷。有效治理雾霾,首先必须弄清雾霾的源头。处置僵尸企业,也应该首先回答:僵尸企业,缘何而成?

  僵尸企业的症状大体类似,形成的原因却各有不同。现阶段僵尸企业的成因可分为两段,一段令企业陷入困境,另一段助其继续幸存。至于企业自身经营不善或决策失误的原因,乃失败企业之通病,并非目前僵尸企业的主流,姑置之不论。

  令僵尸企业陷入困境的前一段原因,又可分为四类:

  一、历史类,即计划经济和战备经济的遗产,也是今日中国经济的历史路径依赖。

  在计划经济、战备经济时期兴建的许多企业,并非按市场经济要求配置资源,潜藏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沦为僵尸的基因。正如吴敬琏先生所曾指出,许多企业从投产之日起,就不具备市场经济下的竞争能力。企业布局备战优先,靠山分散、远离市场交通不便,资源配置不计成本、自办社会一应俱全。有些企业是领导人或计划部门拍脑袋或算“政治账”的产物,并无经济性可言。计划经济时代都吃大锅饭,无忧破产、更不会出现僵尸企业。

  然而在后来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这些企业除少数成功转型或搬迁外,大部分先天不足被市场淘汰,这也是上世纪末国企大量关闭的原因之一。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或因尚未完全摆脱短缺经济的卖方市场;或因经济过热需求旺盛、竞争力不行的企业也有生存空间;或因政府优惠和救助;或因市场经济初期容易寻租野蛮生长;各种环境条件的的掩护,使部分上述企业得以幸存。不过一旦经济下行、环境变化,这些企业内部非市场的劣势基因顿成显性、各种问题陆续暴露,最后终于陷入困境。

  二、跃进类,即经济过热催生产能过剩的恶果,也是今日僵尸企业最主要的成因。

  目前僵尸企业多属产能过剩行业,而产能过剩的原因,一是片面追求高速增长、过度依赖投资的发展模式。高投资形成对钢铁、水泥等投资品的旺盛需求,刺激这些产业的盲目扩张,在高投资终于难以为继时,必然出现严重产能过剩。二是在GDP至上和土地财政推动下,房地产业的畸形增长,拉动了相关产业的产能扩张。三是国有企业改革滞后、不是以效益而是以规模作为发展目标,在“做大”的冲动下盲目扩张。四是各级政府以政治压力、行政指令和政策鼓励推动治下的企业投资建厂、大干快上。加上狂热的招商引资,不但导致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一些所谓“新兴产业”产能也恶性膨胀。高增长制造了各种能把猪吹上天的“风口”,企业不论良莠皆风光一时,产业转型升级、管理和技术创新多沦为口号、乏人问津。然“飘风不终朝”,一旦狂风不再,劣质企业顿时现出原形。

  三、外因类,即经营环境的剧烈变化使企业难以招架。

  近年中国企业饱受经营环境大起大落的冲击;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出口需求难有起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对国内相关产业竞争力冲击尤甚;劳动力、土地、环保、汇率、物流等各种要素成本显著上升,或由过去的被人为压低逐步市场化,以上外部条件变化多方位推高了企业成本;许多企业本来成长过快、虚胖的身体并不健康,寒冬来临越冬困难不免被冻僵。

  四、泡沫类,尤其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也是一批企业沦为僵尸的根源。

  毋庸讳言,中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曾经热衷投机炒作、泡沫相当严重,一些企业禁不住其巧取豪夺、一夜暴富的示范和诱惑,盲目跟风希图牟取暴利。一旦投机失败或泡沫破裂,就可能把企业拖入深渊。另一方面,泡沫行业汲取了大量经济资源,其对制造业的挤压和冲击,虽貌似无形、却十分深刻和长远,也是制造业普遍艰难的深层次原因。

  陷入困境、失去生存能力的企业,本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退出市场,但企业生不易、死亦难,这时每有救命的“贵人”出手、助其以僵尸状态继续幸存。导致僵尸累积、堰塞成患,酿成经济全局重大经济风险。

  救助是僵尸企业得以幸存的后一段原因,大致有以下五类:

  一、金主。

  再烂的企业,只要现金流得以维持,也可苟延残喘。僵尸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早已入不敷出,既难以维持经营、更无法偿还债务,甚至债务利息亦难覆盖。存有现金老底、或有资产可变现、乃至股东方补贴的企业,尚可勉强维持,更多的企业,则必须输血现金流,才能维系。而现金流输血的规模比重,应首推银行。

  中国的银行尤其是国有银行,和二十年前相比、固然进步巨大,但距真正市场化商业化的改革目标,尚任重道远。其对国有企业的信贷,因无惧政治和道德风险、多失之于盲目倾斜和宽松。

  更何况国有银行也是国企,同样存在国企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通病。对明知难以偿债的企业,只要借助过桥手法、还旧又可贷新,宁可通过技术手段让其借新还旧、维持经营,也不愿让其破产、导致不良贷款和坏账真相大白。

  二、“慈父”。

  倘论含金量,则政府对僵尸企业的救助品质最高。银行信贷要还本付息,政府的税费减免、财政补贴,却都是真金白银慷概大方的无偿馈赠。

  2012-2014年,“A股僵尸”中就有276家获得政府补助,合计高达362亿元。仅上市钢铁企业,近期就有凌钢股份、包钢股份和重庆钢铁公告,收到地方财政补助7.9亿元,5.8亿元和1.5亿元。而有披露信息义务的上市企业所得补贴,只不过是所有政府补贴的冰山一角。

  除了财政现金直接输血,政府还有其它各种名目的补贴方式。至于出面帮助企业“协调”银行、劳资、债权人关系,乃至出动警力“维稳”,政府可谓不遗余力,而且十分有效。

  当然,各级政府为了就业和社会稳定、为了地方经济和财政、为了当期政绩和责任,如果仅从局部和短期利益出发,无论算政治账还是打经济算盘,政府以补贴避免企业破产,皆在情理之中。但从全局看,补贴大战导致的恶性竞争,使整个行业经营环境恶化,完全是多输博弈。长远看僵尸企业是无底洞,靠一时补贴击鼓传花,只能使包袱越背越重。

  西南某钢铁企业,持续亏损已二十年,亏损额再建几个同类厂亦绰绰有余,却靠各种补贴一直奇葩般生存,不啻是对国民财富的极大浪费。规范和限制对企业的财政补贴,应该列为预算改革的重要任务,各级人大、中央审计和财政主管部门,对此再也不应熟视无睹、无所作为。

  三、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一度是圈钱者的乐园,僵尸企业也不例外。

  途径有四:一是包装造假、股市融资,案例精彩丰富、毋庸赘言;二是僵尸企业作为大股东,占用旗下上市公司的资金,补充维持自身资金链不致断裂。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一直是股市顽疾;三是“卖壳”,据笔者的实战经验,所得委实可观。多说一句,国有企业资产本乃国家所有,国企变卖资产弥补经营亏损,无异于店小二买卖亏了、却变卖老板家当冲账;四是上市公司中的僵尸企业,藉助甚至制造所谓“重组”题材,在股市兴风作浪、浑水摸鱼,亦多有斩获。

  A股市场僵尸企业占10%以上、“不死鸟”近300家,更有其它板块中的个别公司,压根就不打算持续经营,而是利用稀缺“壳资源”、股价双轨制获利圈钱,一旦目的达到,即使成为僵尸也满不在乎。僵尸企业如鱼得水,资本市场的积弊可见一斑。

  四、集团“兄长”,在许多大型企业集团的下属企业中,潜伏着为数可观的僵尸企业,长期依赖集团输血存在。

  集团公司或为了追求规模;或追求某种并不靠谱的战略、如所谓“全产业链”;或不舍千丝万缕的手足之情;或碍于上级或政府领导的意见;或缘于历史上不成功的“兼并”;或者就是为了“稳定”;长期供养早已没有生存能力的下属企业。

  供养方式也是形形色色:有的是直接给钱、注入资金;有的是通过关联交易的内部价格、暗中补贴;有的是不断投资上新项目,投了亏、亏了投,最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形同被绑架;还有的是把盈利的一块业务或公司划归僵尸企业、对冲亏损,令其账面好看。

  笔者了解的某些央企集团,内部不止一家下属企业多年形同僵尸,却因为集团总体还过得去,不想冒壮士断腕的风险、听任其长期侵蚀集团的利润也是国家的财富。本轮僵尸企业处置,不应忽视这类集团内的僵尸,更不可盲目为了“多兼并”,让僵尸企业换个马甲并入新企业,继续“潜伏”下去。

  五、无奈的债主。

  大凡僵尸企业,周围莫不麇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讨债的债主。而继续增加对各路债主的负债,也是僵尸企业维持现金流、继续苟活的重要法门。

  在债权人权益的司法保护既不健全、信守契约的商业精神更为缺乏的环境中,不少僵尸企业长期拖欠债务却理直气壮、甚至把增加拖欠打入经营预算。银行本息系刚性负债、难以拖欠但可腾挪置换。而对供应商、建设施工方,债务就远非刚性、绝对是欠你没商量。债权方害怕企业一旦破产血本无归,也往往无奈任其拖欠。拖欠工资特别是劳务工资,也是家常便饭。

  凡此种种,既是僵尸企业之所以成为僵尸的原因,也暴露了目前经济体制亟待改革的诸多弊病。

  切断后五类的救援管道,只能处置当前僵尸企业的存量,是治标之策。而要防止今后僵尸企业再添增量,则必须针对前四类原因,痛下决心彻底改革,方为治本之道。

  任重道远,所谓僵尸企业歼灭战云云,岂可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