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力量的缺席是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屡屡弱势的主要原因之一”,4月29日,中钢协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
目前,2010年铁矿石谈判已经宣告结束,中钢协表示中国钢铁企业可以与三大矿山达成铁矿石临时协议。这意味这不但中国企业坚守的铁矿石长协机制面临崩坍,而且中国企业要仿照淡水河谷与日本钢铁企业确定的4月至7月铁矿石价格,接受涨幅近一倍的铁矿石价格。
这一次铁矿石谈判,再次以完败告终,不但输了价格,还输了机制。
但这一次,业界注意到了矿业巨头背后金融寡头的魅影。据近日媒体披露,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这三大矿山公司的股东构成,发现除淡水河谷的由本国养老基金控股外,力拓、必和必拓都已经被国际金融资本控制。
其中力拓前五大股东分别是力拓控股、汇丰、摩根大通、澳大利亚的一只投资基金(National NomineesLtd)、花旗,5家公司分别持股28.19%、14.12%、10.59%、8.79%和2.29%。必和必拓的股东与力拓非常相近,前五大股东分别是汇丰、摩根大通、澳大利亚的一只投资基金(National Nominees Ltd)、Citicorp Nominees Pty Limited、花旗,5家分别持股16.08%、11.62%、9.41%、8.42%和4.81%。
新华社行业信息总监陆晓明表示,资本总是逐利而去,而当前能源领域的前景看好,依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来看,未来需求市场还将保持旺盛,因此金融巨头纷纷跨入能源行业无可厚非。而就金融资本的属性来看,其总是更为注重的短期利益,那么当占据行业垄断地位的巨头均被全球几大金融资本控制时,行业的长期发展恐怕将无从顾及。
与此同时,铁矿石谈判也不再单纯的是钢铁行业之间的事情,谈判结果更加难以体现市场上买方钢铁企业的基本利益,而包括汇丰、摩根大通、花旗等国际金融大佬的利益体现必将贯穿整个谈判的始终。
对比三大矿山强大的金融力量背景,中国的钢铁企业可谓形单影孤,“产融融合”更多的还是发生在钢铁企业主动入股国内信托公司、基金公司等方面。拥有更强大力量的中投公司等主权基金,没有能在铁矿石谈判中发挥作用。
“在铁矿石谈判中,没有金融力量的支持肯定是不行的”,李新创表示,“中投投资黑石,黑石又投资实体经济,是什么逻辑很不能理解,它为什么不选择直接投资实体呢”。
使巨额的外汇储备保值甚至增值,是创立于2007年9月的中投公司的目的,但是创立之初,由于管理阶层的金融背景,中投的投资往往倾向于金融领域,创立后的首笔投资即是30亿美元入股美国黑石集团。但生不逢时的中投,不久即遭遇金融危机,亏损巨大。
直到2009年,中投才开始改变投资战略陆续进入能源领域。
然而目前来说,中国金融资本进入能源领域也面临着两方面问题。陆晓明表示,首先是时机问题,需要做准确的市场预判,因为现在能源企业的股权价格已经处于一个相对高位。其次是协调成本比较大,中国金融资本走出去需要经过层层审批。而在审批过程中,政府更为倾向于选择大型国有控股企业。然而恰恰是这类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在国外政府审批过程中容易受挫。
以中国铝业为例,在2009年初,公司希望拿着195亿美元,准备抄底力拓。但由于经济好转,中铝的资金不再是掌控力拓的金融资本们的必须,股东们最终选择配股融资。
“因为外国政府对于中国具有政府背景的企业投资能源领域审批严格,也较为排斥,所以,中国在鼓励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更应该给予民营企业有待政策,甚至是超国民待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来源:网易财经)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