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镍矿>> 资讯详情

金融危机中浙企不简单 从订单"白板"到全球老大

作者:1发布时间:2010-05-04
 一家濒临破产的企业,拼死一博,转型成功,新产品一个订单竟超公司以前一年总量;从一个月3000多台注塑机订单,到几百台,一度吃到“白板”,但公司抓准时机推出新型节能注塑机后,如今一个月8万台,从全球第4一步窜上老大位置……危机同行,金融危机影响一年间,浙江不少企业不仅走出了“危”,而且迅速抓住了“机”,全球销售第一、全球首台、全球领先,采访中这样的字眼越来越多。

  抓住时机海天从全球第四变成老大

  五一前,海天集团董事长张静章给员工们写了封感谢信,由于订单量猛增,员工们不得不经常加班,尽管最近一线员工最高的一个月能拿到1万多,可张静章心有愧疚,他一直说,健康是最重要的,因此特地写了封感谢信。

  今年第一季度,海天产值超20亿元(去年同期6.1亿元),集团公司3月份单月实现产值超8亿,销售超7.8亿,创下公司创业45年来的历史新高,与去年同期增长幅度翻几番。

  来自营销一线的人员汇报说:“‘独立团’在外战斗,子弹没了。”

  而在2008年10月海天订单是3000台,11月变成600台,12月300台,2009年1月没订单。“没订单的时候,我们一边拿出近千万到长三角、珠三角给客户企业做免费技术维护,一手为新产品推入市场做准备。”

  “海天从2002开始研发节能注塑机,当时投入成本太大,一直没有投入大批量生产。”宁波海天集团宣传总监王金忠说, “最近几年,温州等地区的企业纳税不是按照你产值多少,而是根据你的耗电量,这也给了节能产品很大的市场空间。”尽管节能产品突然流行起来,但海天的节能注塑机却不敢马上推。

  “因为之前没有大批生产过,怕不够稳定,我们只好免费送熟悉的客户试用,根据反馈的情况,集中火力调整性能。”王金忠说。

  “节能注塑机国内市场以前一直被日本占据,2007年,知道海天开始自主研发节能产品,日本降价20%,想压垮我们,但当我们性能可以达到日本产品水准的时候,他们就退出了中国市场。”

  据了解,海天现在销售的注塑机中,80%是节能产品,企业转型成功,2000年开始海天注塑机一直排在全球第四,金融危机后,一跃成为老大。

  海天从100元起家,上世纪80年代,为上海企业代加工塑料鞋,想到为何不能自己生产机器,于是开始研发注塑机;数控机床被称为“母机”,因为注塑机所有零部件都靠它生产,一直都依赖进口,成本很高,一个技术人员来维护机器,光一天工资就是800美元,张静章从2001年开始研发数控机床,如今数控机床不仅供自己使用,一年销售也不少;为了降低注塑机成本,海天不断向上游前进,伺服电机是注塑机的“心脏”,也是很多机械设备的“心脏”,2009年开始生产。

  张静章碰到日本制造企业就会好心提醒:中国能生产的,你们最好别再做。

  孤注一掷新产品让企业“起死回生”

  最近,浙江红鹰集团董事长虞炳泉心情很不错,集团下的老字号产品“丁莲芳”千张包进驻世博会很受欢迎,同时去年研发成功推入市场的新产品,刚接到了一个大订单——6个亿。一个单子相当于去年一年集团的产值了。

  说起这个新产品,虞炳泉可谓孤注一掷,“你看我的头发就是去年一年变白的。”虞炳泉说,现在总算松了口气。

  红鹰集团之前的主业是生产耐火材料,金融危机前,一切都顺顺利利,宝钢、首钢、马钢等国内大中型钢厂都是他的客户。金融危机一来,钢铁行业受影响很大,不少钢厂关门,对于为钢企提供冶金辅料的红鹰来说,受打击很大。

  “当时企业订单一下子下降了70%,到后来几乎停产。”虞炳泉说。

  湖州经委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当时全国100多家耐火材料生产企业,只剩下20几家。”

  就在这艰难时刻,虞炳泉决定将新材料市场化提上日程,虽然2006年开始公司就在研发新材料,但一直没有真正成功,因为需要投入不是几百万,而是上亿。虞炳泉最后拍板,做!

  “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当时是触礁,最后大船中间崩裂沉入大海。这艘船其实用材非常好,现在用来钻花岗岩的钻头顶上那一点就是这个材料,虽然硬但着力点上却比较脆。我们研发的新材料就是能让钢变得有韧性,在国际上掌握这个技术的企业屈指可数。”虞炳泉说,在世界各地调查后,他一直想研发这个新材料,但一直没动。

  2009年,在一边连连亏损的状况下,虞炳泉毫不犹豫地投入了2.7亿研发新材料。如今,新材料试验成功,一个订单就完成了去年一年的量,而在新材料的带动下,原来的耐火砖经过改造,销售也不断上爬。

  “想起那时候每天求客户,现在客户主动上门跟我们商量,能否提前供货,科技这东西真不简单。”见过虞炳泉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很朴实的人,脚上永远都是那双绿色的解放鞋,讲话谦虚和善,一点不像个有魄力的企业家,但事实证明,他是个有智慧有魄力的企业家。

  记者手记

  做企业需要被“逼”一下

  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不言而喻,后危机时代,部分挺过来了,还有一部分在“混乱中”抓住了时机,站起来了!不仅好好地活下来,而且突破了公司发展的瓶颈。

  “如果不是金融危机,我的新材料研发没有日程。”虞炳泉说,公司每天都在赚钱,投入研发成功率不是百分百,所以一直很犹豫,而金融危机逼着他们往前走。

  海天2000年就已经是全球老四,金融危机后才坐上老大的位置。

  金融危机给全球企业带来了灾难,也给了我们赶上的机会,但第一步首先要能承受住同样的压力,找寻新的出路。

  去年在澳大利亚上映的《末日危途》最近在网上挺火,里面有句台词让人记忆很深,父亲对被噩梦惊醒的儿子说:“当你做噩梦的时候,那是好事,说明你一直处在警惕状态,当你做美梦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了,因为随时都会有危机把你吞噬。”

  对于企业来说,商场无情,逆境才是孕育“突破”的沃土。

来源:浙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