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山西推动煤炭供给侧改革谋求困境突围

作者:1180发布时间:2016-07-05

  为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日山西连发30项实施细则,坚决化解过剩产能,创新优化有效供给,助推煤炭绿色转型。

  统计显示,今年5月份,山西规上企业原煤产量同比下降23.6%,但环比增加506万吨。有分析人士据此认为,随着煤价回升,煤炭减量化生产的执行力度有待考验。

  从数据上看,并不存在煤炭去产能力度放松的迹象。相反,随着山西工业降幅整体收窄,煤炭对经济的下拉作用不断加深。5月份,山西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5%,其中煤炭工业下降9.3%,降幅较4月份扩大1.2个百分点。

  然而,部分企业煤炭产量、产值和价格开始“扭曲”,即用产值除以产量得到的价格,偏离市场实际价格。这表明,少数企业少报、虚报煤炭产量。

  多地煤矿采访发现,实施276个工作日减量化生产,既利于平衡市场供需,也受到一线矿工的欢迎,但产量下降后,吨煤成本增加。当前背景下,煤企最担心出现“我限你不限,谁老实谁吃亏”的局面。

  对此,6月下旬,山西出台了《关于加强煤炭生产经营建设投资等统计工作的实施细则》,要求整合煤企统计工作,严格统计核实和执法检查,及时准确反映煤炭运行变化情况。

  这一细则,只是山西为推进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的30项细则中的一个。面对困境,山西变市场的“时间窗口”为政策的“改革窗口”,顺势而为,精准发力。一批资源枯竭、煤质较差的矿井暂停开采,逐步退出。

  4月初到6月底,山西已有16座煤矿关闭矿井、取消公告,涉及产能1230万吨/年。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原煤产量出现三轮减产。第一次从1997年到1999年连续3年,与1996年相比累计减产近亿吨;第二次发生在2009年,较上年减少4000多万吨;去年开启了第三轮减产。

  伴随产量波动,市场“寒冬”和“黄金期”交替出现。然而不变的是,长期以来煤炭行业粗放扩张的发展模式。

  冬泳、企鹅、鹰,在2012年开始的这轮“寒冬”,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卜昌森先后讲过三个故事。从最初呼吁煤企向冬泳者学习,变“熬冬”为“冬泳”;到学习企鹅沉潜蓄能,苦练内功;再到老鹰重生:一些鹰在40岁寿命临近终结时,经历150天的漫长蜕变,长出新的喙、指甲和羽毛,获得再活30年的生命。

  “正如重生之前的老鹰一样,煤炭行业面临生死抉择,只有改变才能获得重生。”卜昌森说。

  市场寒冬期,正是转型调整、步入理性发展的机遇期。去年冬天,为治理城市雾霾,太原市为周边城中村70万户家庭集中采购了绿色焦炭。参与供货的山西焦煤集团西山五麟煤焦公司董事长雷引民说,过去认为是发展瓶颈的环保约束,反而成了新的市场机遇。

  雷引民说,焦炭价格高涨时,每吨四五千元,去年降到五六百元,即便加上焦炉煤气、甲醇等副产品,产一吨焦还亏150元。从黑煤到绿焦,从冶金焦到民用焦,一次小小的转向,抓住了巨大的市场机遇,让公司在全行业亏损中挣到了钱。

  “去年为太原周边187个村庄供货36万吨,今年要扩大产量,打入京津冀市场。”雷引民说。

  煤不只是碳,而是有机与无机的复合物。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涌说,煤的碳氢比为1:0.8,简单燃煤,就把珍贵的氢烧掉了,应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煤的清洁高效低碳综合利用。

  煤化工的第一步,就是煤炭气化。然而,山西2800多亿吨煤炭储量中,高灰、高硫、高灰熔点的“三高”煤约占三分之一。长期以来,由于缺乏高效可靠的大型气化技术,煤炭企业不得不花费巨资引进国外气化技术和装置,不仅花费巨额技术使用费,而且进口设备对“三高”煤水土难服。

  近日,由清华大学和阳煤集团联合研发的全球首台“晋华炉”在山西成功投运。这是山西启动煤基科技重大专项两年来,取得的成果之一。

  阳煤化工机械集团董事长李广民说,自主研发的气化炉炉内温度提升至1600℃以上,成功解决了“三高”煤的气化难题。

  除煤本身外,采煤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伴生矿产、煤层气等资源。然而,大量资源长期被忽视、废弃,进一步开发利用的空间十分广阔。

  以看似不起眼的煤矿乏风为例。乏风,就是矿井通风系统排出的含有甲烷浓度低于0.75%的煤矿瓦斯,由于甲烷含量极低,长期被直接排放。据统计,乏风所含甲烷约占煤矿瓦斯甲烷的八成,全国每年的排放量在150亿立方米以上。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1倍。

  去年,全球规模最大的乏风氧化利用项目在潞安集团高河煤矿正式投产。潞安瓦斯研究院副院长贾剑说,这一项目每年可减少140万吨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输出2亿吨清洁电能,节省1.2亿元电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