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钢企重组、产能转移、“钢铁换金融”等一系列涉及钢铁行业的大动作并没有在短期内看到回暖的迹象;另一方面,美国和欧盟也都将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前置化,意图将中国钢材挡在家门外。这一切都迫使中国钢铁业向高端突围。钢铁智能化,开始被更多的钢厂所提及。
钢铁业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在今年5月16日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在积极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的基础上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当前推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加快智能制造发展。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重大趋势,也是当前钢铁行业提质增效的重要着力点。
2015年3月18日,工信部在其官网上发布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决定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强国建设进程。其中,钢铁行业列入工信部的智能制造试点范围。
然而,对于钢铁智能化,业内人士却并不觉得乐观。
“目前国内钢铁行业智能化还只是在探索和尝试阶段,想要达到全面智能化的层面,还是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
记者了解到,钢铁行业走向智能制造实际上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劳动效率的提高,产品和服务水平、服务效率的提高,采购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这些都是钢铁企业需要完成的。
不过,钢铁市场分析师徐翠云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我国一些工厂与工序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一些重点钢厂引进的装备和技术提高了我国钢铁工业自动化水平。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钢铁工业出现全行业亏损,但在诸多工业中,我国钢铁工业具备一定的“工业4.0”发展基础,我国钢铁产量多次位居世界第一,在规模化的催生下,宝钢、武钢、沙钢等集团企业,在钢铁生产自动化、库存、营销等关键环节水平先进,采用工业机器人、无人行车、无人台车、无人仓库等技术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诸多因素掣肘智能化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钢铁智造”,目前像宝钢、河钢等大型国有钢企都在努力尝试,但对于一些小型钢铁企业来说,似乎对这一概念理解还很模糊。
“不是不想尝试,主要是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去。”一位不愿具名、长期负责华北地区某钢企自动化生产工作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
一家大型钢铁企业工程师在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钢铁智能化还是一个初级阶段。实际生产过程中还是以经验为主,个别生产线有自己的数据库,但不全面,一般为生产工艺的数据,对设备没有建立数据统计,上、下游衔接等方面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系统。所以目前钢铁行业只能说自动化水平较高,智能化只是初级阶段。
该工程师认为,之所以说智能化是初级阶段,只要是因为如下三点原因:一是本身钢铁行业不景气,智能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二是各大钢厂不同厂区、不同生产线建造的年代相差很大,设备自动化水平差距也很大,各生产线设备通信方式不一,建立统一的数据比较难;三是没有前期的数据积累,即使建立了智能化系统,实际效果也不明显。
而另一位钢铁企业工程师则表示,目前的钢铁仅仅是在局部工艺、在特定时间内实现智能化,以轧钢厂为例,仅仅在轧机的轧制工艺方面实现部分智能化,其他如炼钢、连铸等工艺无法实现智能化。
他说,智能化目前来看在世界范围内没有成熟的技术,其应用的局限性较大,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特定的时间里,具体的工艺前提下,才能实现。而钢铁工艺最大的特点就是工艺条件的不稳定性,因此智能化目前想推广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而价格昂贵、技术不成熟、技术不稳定、无法帮助企业摆脱危机也是目前没有动静的主要原因。这位工程师坦言,最大的瓶颈就是不合时宜,不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当前企业的瓶颈不是发展瓶颈,是生存瓶颈。
记者了解到,不久前,工信部公布了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也只有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申报的“钢铁企业智能工厂试点示范”成功入选,成为钢铁行业唯一入选企业。
钢企不宜盲目冒进
徐翠云则认为,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目前正处于集中去产能阶段。中国以智能制造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迫在眉睫,但欲速则不达,这个过程很艰难。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领导者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要防止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对于钢铁业未来智能化道路如何走,王国清认为,钢铁企业在架构智能化的结构时,要很好地将整个产业链融合起来。从生产到销售再到最后的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要实现实时的传动,要将整个产业链融合起来,才能将智能化的最高级别体现出来。
此外,王国清强调,钢企智能化人才的紧缺也是限制企业通往智能化道路的重要原因,以后钢企员工不仅要掌握互联网技术,还要熟练掌握生产方面的技术。
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钢铁智能化生产发展方向已是确定无疑的趋势。徐翠云表示,智能化要建立在自动化和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基础上,钢企要从数据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多方面转型升级,最后达到智能制造的高度。只要瞄准方向坚持不懈,就能实现最终的赶超。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在没有达到一定基础的情况下,企业不应盲目跟风冒进。真正到企业需要的时候,企业自然会开始尝试智能化。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顺势而为来尝试智能化。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