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焦炭>> 资讯详情

山西焦化产业重组方案难定

作者:27发布时间:2010-05-25

        山西正在考虑对焦炭、化工等行业进行重组、整合,但整合重组的基调虽已确定,具体的整合方案却很难落实。

        据中国化工报5月24日报道,2008年,作为山西焦化产业龙头的山西焦化集团亏损超过2亿元。

        2009年,山西焦化集团的亏损数字扩大到了7.45亿元;山西安泰集团亏损4.05亿元。

        2010年,仅仅前两个月,山西省规模以上焦化企业亏损2.46亿元。

        目前,由于煤源紧张,山西省内的焦化企业基本按40%的幅度限产……山西焦化产业的困境日益严重,成为省政府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山西省省长王君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启动焦化、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重组工作,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山西省副省长陈川平近日表示,山西正在考虑对焦炭、化工等行业进行重组、整合,但具体的措施正在讨论。

        业内人士分析,继对煤炭进行大举整合之后,山西下一个整合的行业很可能就是焦炭。

        内忧外患的焦化业

        山西目前有270余家焦化企业,总产能接近1.6亿吨。多年以来,山西焦炭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1/3以上,其中出口量占全国焦炭出口总量的80%和全球焦炭市场交易量的48%。这些数字表明,山西省是全国最重要的焦炭生产基地。

        同样,也有一组数字暴露出山西焦化产业长期粗放发展积累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产能过剩。据统计,2009年山西焦炭产量7,641万吨,而产能仍然达到了1.59亿吨。全省焦炭产量明显低于总产能,产能利用率不高。

        二是产业集中度较低。全省270余户焦化企业,户均产能只有59万吨。焦炭产能200万吨以上的只有10户,产能不足全省总产能的15%。

        三是产业技术水平低。据了解,炭化室高4.3米的焦炉,是发达国家20世纪50年代开始淘汰的炉型。而全省的290余座机焦炉中,炭化室高度4.3米的焦炉220余座,占到76%。目前,山西省最先进的焦炉炭化室高7.63米,这个炉型则是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

        四是产业布局不尽合理。全省仍有60多个县(市、区)有焦化厂,布局分散的问题依然严重。

        五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还不高。全省每年仍有约40亿立方米焦炉剩余煤气未实现综合利用而直接燃烧排放。焦油回收率90%,粗苯回收率85%,焦炭副产品浪费问题并未完全根治,化产精深加工尚未形成规模,节能减排的任务还很艰巨。

        六是环境污染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全省仍有相当一部分焦化企业没有配套建设污水生化处理、煤气净化设施,或虽有设施但不能正常运行。

        除了这些内忧,山西焦化产业的外部形势也不容乐观。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焦炭需求锐减,山西省焦炭出口几乎停滞,减幅约15.7%。山西省焦炭企业发布的2009年业绩报告中,大部分焦炭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亏损。其中,山西焦化集团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28.97亿元,净利润亏损7.45亿元。与山西焦化集团相同的是,山西安泰集团、山西美锦能源集团等一批焦炭企业公布的2009年业绩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此外,近年来全国大部分钢铁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焦化厂,使得山西焦炭产量占全国比例逐年下降。到2009年,山西焦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已由原先的40%下降到22%。

        都认为只有一条路

        面对焦化产业发展的种种问题,山西省上上下下想到了兼并重组。兼并重组是中国搞市场经济以来屡试不爽的救企方式。2009年,山西在煤矿行业刚刚完成了一次兼并重组的大战役。尽管舆论界对这一战役的看法大相径庭,但山西省仍旧认为,只有积极推进大集团、大企业战略,才能促进原料、运输、资金等资源向龙头企业、优势企业、重点调产项目集中。只有培育出龙头企业、优势企业,才能一扫市场的混乱局面。在解决山西省焦炭企业困境问题上,至少山西省政府认为,一旦拥有了几个千万吨以上焦炭控制力的焦化集团,就能围绕“煤焦化联合”的主线促进整个焦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彻底改变山西焦炭企业的困境。

        2009年4月,山西省政府制定了《山西省焦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个规划堪称大刀阔斧,一点也不比煤矿重组势弱:在2011年之前,将淘汰落后焦化产能2,000万吨;在2012-2015年间,将淘汰落后焦化产能4,000万吨。淘汰规划实施之后,到2011年时,全省保留150家骨干焦化企业;到2015年时,全省只保留60家有实力的骨干焦化企业。

        2010年3月15日,山西省经信委公布了《各市分阶段焦化产能淘汰量和焦化企业保留户数》和《山西省焦化企业产能置换管理办法》。根据计划,到2015年,山西省共计将淘汰落后焦化产能6,000万吨,只保留60家骨干焦化企业,其中大同和朔州两市的焦企到明年要全部退出。

        不久前,山西省银监局出台的《金融支持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中同样提出,要加大对省内焦化、冶金、电力、化工等四大传统产业的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的支持。

        “整合已成各方共识,这是扭转焦化企业多而不强困局的必然选择。”山西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英杰说:“当前是加快山西焦化企业整合的最好机遇,企业为应对危机合并愿望比较强,而原有的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的丧失,也逼迫企业加速联合。”

        重组模式左右难定

        整合重组的基调虽已确定,但是具体的整合方案却很难落实。是走煤炭整合的路,还是焦化产业另辟蹊径?各政府主管部门以及山西焦化行业协会的思路也不是很统一。

        据山西一家大型焦化企业相关人士透露,此次山西焦炭产业大调整,依然如煤炭产业大整合一样,以政府主导为主。但也有业内专家表示不同意见,认为焦化产业与煤炭产业的发展基础是不一样的,可能不会采用煤炭整合的模式。首先,焦化产业在资源范畴不同于煤炭产业,煤炭资源在煤炭整合资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而焦化企业是工业生产型企业,主要资产是炼焦炉。两者没有可比性。其次,煤炭市场好、盈利能力强,大企业对兼并小企业动力较强;而焦化企业大部分企业亏损,整合更需行政力量推动。第三,焦化产业没有像煤炭产业一样有占主导地位的五大煤炭集团,相反,国有焦化产能仅占全省产能的15%。而目前无论何种整合方案得更多依靠排名靠前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并没有像五大煤企那么强的财力和人力。

        目前,可以提出探讨的整合模式有以下几种:

        一是“一家独大”,国有企业“九合一”。

        2009年5月,《山西省焦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一个月之后,山西省提出了将国有焦炭企业“九合一”(9家国有焦化企业合并为1家)的方案。据了解,当时该方案所涉及的9家国有企业具体包括山西焦化集团、山西焦炭集团、太原煤气化集团、太原化工集团、五麟煤焦开发有限公司、潞安环能五阳弘峰焦化有限公司、山西离柳焦煤集团、霍州中冶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山煤气化公司。目的在于组建山西省第一家产能超千万吨的焦化“巨无霸”,组建完成后这家焦化巨头总产能将达到1,245万吨。这是山西省发改委和山西焦化协会倾向的,先组建国有大集团,再以此为平台重组民营焦化企业的“九合一”方案,也是山西焦化产业最早的重组方案。

        二是“诸强并立”,国有民营“强强称霸”。据了解,除上述提及的9家国有焦化企业外,山西还有260多家民营焦化企业。其中,这9家焦化企业总计产能仅占全省的15%,而其余85%的市场份额为民营企业所占据。山西省相关部门已经制订出一个类似初步规划的方案,具体是不分所有制,以现有规模较大的企业为基础,主要包括美锦集团、安泰集团、山西焦化集团、太原煤气化集团、太原化工集团等企业为基础,通过收购等手段,组建5家千万吨级和10家百万吨级的焦化集团。

        三是“合纵连横”,煤焦钢联姻。除了焦化企业本身的兼并重组外,山西省经信委还希望利用煤矿资源整合契机,促进煤焦钢联合。山西焦化协会也认为应以资源和产权为纽带,通过产业联系、企业重组等方式,加强钢铁企业、独立焦化企业与炼焦煤生产、加工企业之间的多途径联合。目前中国焦炭产量的85%都用于钢铁产业,但这并不意味着独立焦化企业都要向钢铁企业靠拢,具体情形还要具体剖析。具有资源优势的独立焦化企业,可以寻找焦煤资源、采用控股或参股的模式进军煤矿企业;具有市场优势的独立焦化企业,可以追求同中小钢铁企业之间的联姻重组。这方面已经有成功的案例。2009年,山西焦煤集团收购山西省焦炭集团公司部分股权,对山西省焦炭集团的两个煤矿项目和三个焦化项目进行了资产重组战略合作。

        有分析人士指出,焦企重组不是做简单的加法。资产处理是企业兼并重组最核心的部分,如果仅进行产能置换,那退出的企业谁来补偿?资产怎么处置?如何协调出资人的利益关系?所以说,山西焦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就在于,如何找到最佳的模式组合,为山西焦化产业振兴带来最丰厚的回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