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钢铁行业供强需弱局面尚难改变

作者:24发布时间:2017-04-24
当前贷款利率虽处低位,但近几年因钢铁行业失信事件增多,银行方面收紧对钢铁行业的授信问题导致钢厂及钢贸商贷款难的问题日益突出
   

  久经市场的“钢铁侠”们,你们对2008年的钢价走势还记忆犹新吗?当年上半年的强势攀升与下半年的超跌下滑是否将市场推进了“水深火热”的境地?而当年的钢厂及贸易商部分是否也经历了停产倒闭、甚至跑路等劣性事件?都说历史总会重演,那么2017年的钢市能否重蹈覆辙?

  一、资金问题

  贷款利率由高转低

  谈到融资,首先来看贷款利率。从2006年开始至2007年底,国内贷款利率持续拉升,从5.85%涨至7.47%,然而从2008年9月份开始,贷款利率止涨转跌,至08年底,贷款利率从7.47%下滑至5.31%,中间经历“五连跌”,累计跌幅2.16%。当前国内贷款利率维持在4.35%,较08年底利率低0.96个百分点。

  银行贷款收紧民间借贷“猖狂”

  当前贷款利率虽处低位,但近几年因钢铁行业失信事件增多,银行方面收紧对钢铁行业的授信问题导致钢厂及钢贸商贷款难的问题日益突出。而08年前后,银行方面贷款业务活跃,尽管贷款利率较高,但在上半年钢价疯涨的情况下,钢贸商乐意“铤而走险”。说到这里,不由想到前段时间的“辱母杀人案”,其公司后续借高利贷填补银行贷款,而钢价持续下跌,加之后期贷款难等因素,进而导致公司卷入恶性循环中。正是因为钢价的暴涨,在利益的驱使下,部分贸易商忘乎市场规律而大肆贷款,在钢价暴跌后不得发生倒闭、跑路情形发生。

  当前利率低,贷款难将部分企业推之门外,换个思维考虑,如果没有融资难问题,那么在钢价大跌的背景下,又有多少企业将再次上演悲剧?

  二、供需关系

  2008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国内出口及下游行业需求的影响不明显。下半年,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波及我国实体经济,以及我国经济自身也面临着周期性调整,钢铁行业下游需求迅速萎缩,国内钢材市场价格、产量双双回落,钢铁行业也陷入全面亏损的局面。

  钢铁行业已经成为过剩行业的“代表”,去产能仍是今年的攻坚战,各地政府纷纷压减产能,尽管预计一季度全球钢铁需求有回升迹象,但国内出口频频受阻,据数据显示,3月钢材出口延续下滑态势,同比下降24.25%,进而1-3月出口累计同比下降25.51%。与此同时,国内钢需增速放缓,部分基建投资资金到位迟缓,所以后期需求面仍不容乐观。

  值得一提的是,08年的钢价大跌背景下,钢厂方面多主动“限产保价”,而目前钢厂并无明显限产计划,所以一方面是政府的硬性压减,一面是“不亏损,不减产”,所以短期内供强需弱局面仍难改变。

  三、生存法则

  很多人都玩过“大鱼吃小鱼”的游戏,游戏规则就是大的吃小的。钢铁行业的发展中,也存在类似现象,而出现此现象多为小厂资金链断裂或亏损严重等原因造成。还有一种就是强强联合,比如宝武合并。其实两种情况共性就是大之越大,大之越强,优胜劣汰!

  随着去产能任务的加重,环保督察已经成为钢铁行业的“家常便饭”,今年的环保力度更强。据悉,4月中旬开始,天津等地环保不达标的镀锌厂家均已停产,后续环保政策将更严厉。在钢铁产能过剩的前提下,各地已经将去除“地条钢”、压减产能作为当前政府的首任,而当年各地钢厂拔地而起的蓬勃景象已不复存在。

  四、转型升级

  传统的钢铁行业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各大钢厂也将迎来真正的“革命”。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质量等,已经成为近几年钢铁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并且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出现,钢铁行业也通过其模式来开拓新市场,比如钢厂的直销平台及通过第三方平台销售、储运等。传统的营销模式受到很大冲击。

  结语

  总之,今非昔比。现大环境以及政策面与08年大相径庭,即使3月底至4月中旬钢价的持续下跌,将市场心态坠入恐慌。然政策性的压减产能将利好后市发展,部分企业提前退出市场也并非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