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因素“对冲”通胀预期
作者:169发布时间:2010-06-07
时移势异。4月凶猛的通胀预期,到了5月突然变得温驯起来。各大机构在预测5月CPI时,都不约而同地将涨幅牢牢限制在3%以内,而仅一个月前,这些机构的预测大多超过了3%的政府“底线”。
时值6月,“炒菜者”不得不向天时低头。徒然间,前段时间飞涨的大蒜、绿豆开始大幅跳水,大蒜降幅达50%。专家表示,这也意味着,前段时间的“食品型”通货膨胀压力有所缓解。
农产品进入短暂下跌通道
近来颇受关注的大蒜、绿豆、猪肉等已暂时进入了下降通道。
从商务部监测的现货农产品市场信息得知,占CPI权重较大的鲜猪肉、鲜牛肉批发价格自4月底以来连续下跌。商务部6月2日已启动第四次冻猪肉收储,但收效有待观察。据新华社分析,前三次收储只是消化了屠宰企业的原有库存,但对价格干预不大。
另外,从我国国内期货市场的农产品交易数据得知,5月份豆粕、豆油、大豆期货纷纷下跌,跌幅分别达到5.1%、4.1%和4%,玉米和小麦价格保持稳定。农产品期现货市场关联度较高,投资者和交易商一致看空后市。中国流通产业网分析师曹志强表示,蔬菜价格的稳定下降,将舒缓通货膨胀压力。
经济过热被初步遏制
5月的楼市调整力度与广度,出乎市场意料,在客观上也遏制了“过热”的投资增长。
“通胀跟经济发展速度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政府既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又要控制通货膨胀,这个平衡点很难找到。”曹志强表示,不过,从最容易产生资产泡沫的楼市和股市看,过热现象已经得到有效遏制。
6月3日,虽然亚太股市表现强劲,但中国股市熊态依旧:虽然早盘一度冲高,但午盘由于多头信心不足,大盘步入了下跌态势之中。投资者之所以热情不足,是因为担心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宏观政策变化。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的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从4月份的55.7降至53.9;汇丰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从4月份的55.2下降至5月份52.7。
输入性通胀压力减小
通胀压力缓解,美元“功不可没”。一直以来,美国政府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扩大出口,促进其国内就业和经济稳健复苏。然而,欧洲债务危机令欧元贬值,美元被迫升值(5月份环比上升5.9%),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频频走低。
与此同时,国际原油价格曾一路下跌至60多美元/桶,6月3日虽然有所反弹,但价格也只在74美元上下波动。5月31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从6月1日起全线下调成品油价格,上调天然气出厂价格。尽管油价下调幅度远低于分析师预期,且天然气价格被调高,但总体上,助涨作用在下降。其他品种,如铁矿石价格,虽然三大铁矿石巨头宣布第三季度要涨价30%以上,但中国现货市场,铁矿石价格在160美元/吨上下,已有了较大幅度下降。
“原油、铜、大豆和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我国的对外依存度较大,此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明显回落,将大大减轻输入性通胀压力。”曹志强表示,在欧洲债务危机未得到明显改善和欧洲经济未强劲反弹情况下,美元升值可能性继续存在,将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持续利空影响。
政府积极管理通胀预期
“政府的积极管理、干预,打击了炒作的嚣张气焰。”曹志强表示,这是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第四大因素。
从楼市和股市折戟后,游资流向农产品,大肆炒作大蒜、绿豆、棉花、花椒等农产品,并从中获取了巨额利润。为防止农产品炒作将温和通胀演变成恶性通胀,保障消费者利益,近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打击囤积居奇和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
“既然农产品价格暴涨出现在流通环节,那么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成为政府管理通胀预期的长效手段。”曹志强表示,此外,央行发行央票,回收流动性也有助于减小通胀预期。
日前,刚结束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显示,150亿元1年期央票利率上行8个基点至2.0096%,一举打破连续17周的持稳态势。同时,央行昨日已发行3年期央票,目前市场资金面的紧张状态难以转变,流动性趋紧,流动性泛滥导致通胀预期加大的“土壤”将暂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