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分化渐显钢铁电商遭遇大考

作者:24发布时间:2017-08-04
2017年上半年的钢铁价格并未能持续2016年走势,呈现出震荡波动态势,这给刚刚宣布2016年盈利的钢铁电商们浇了一盆凉水,钢铁电商之间的分化已经逐渐显现
   

  2017年对大部分钢铁电商而言,或许都不是太好的年份。

  经历过2016年单边上扬的行情后,2017年上半年的钢铁价格并未能持续2016年走势,呈现出震荡波动态势,这给刚刚宣布2016年盈利的钢铁电商们浇了一盆凉水,钢铁电商之间的分化已经逐渐显现。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日前深入采访了多位钢铁电商后发现,一些涉及到自营业务的企业上半年盈利情况同比不增反降,而以撮合交易和寄卖为主的电商平台上半年盈利保持稳定增长,接受采访的三个业内领先的电商平台纷纷撇清不做自营。分析师称,自营业务与贸易商模式类似,受钢材价格影响较大。

  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钢铁企业大举进入电商领域,冲击行业格局,但这并不能掩盖钢铁电商行业依然处在探索盈利模式的初级发展阶段的现实。因此,一些剑走偏锋,谋求短期盈利的钢铁电商或将面临大考。

  在去产能顺利实施的背景下,2016年钢铁价格大幅上扬,钢铁电商迎来最好的发展年份。然而,2017年对大多数钢铁电商而言好日子或许已经过去,但与2015年之前的巨额亏损相比,2017年的日子或许不会太坏。

  “我们今年上半年的盈利情况不错,因为公司以寄售交易为主,盈利相对稳定。”上海钢银电商董事长朱军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独家采访时透露。

  成立于2008年的上海钢银是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钢材现货电子商务平台,在钢铁电商中率先上市,朱军红是钢铁电商产业的元老级人物。在一个小时的采访中,他反复强调电商平台的服务属性和长期稳健发展,对行业中一些冒进的现象表示担忧。“电商平台要做第三方,不能为了求短期效益,违规操作。”

  一些新进入的企业市场表现抢眼,欧冶云商是国内最大的钢铁企业宝武钢铁2015年打造的电商平台,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欧冶云商获悉,目前欧冶云商仍处于规模扩张阶段,业绩持续增长,同比优于去年。“欧冶不做钢材自营业务,提供的是集电商交易、物流仓储运输、产业链金融、加工配送、大数据、技术等于一体的B2B服务,所以欧冶基本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目前钢铁电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打造交易平台,以撮合交易为主,另一类开始向贸易商转型,电商平台成为依托,随着钢铁价格进入震荡波动期,电商的分化逐渐显现。

  一位从事大宗商品贸易的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钢材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贸易商作为交易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囤货、赚取差价盈利。受到2009年后钢铁价格不断走低影响,贸易商已经从最高峰时的30万家减少到10万家。

  与此同时,钢铁行业的去产能或将对部分钢铁电商有一定影响,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张周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现阶段钢铁电商竞争激烈,对于有一定比例的中小钢铁电商而言,没有更多渠道拿到优质钢材,“地条钢”也会成为平台吸纳的对象,此举也将对中小钢铁电商企业造成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