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还原铁市场聊聊看看(11.6-11.10)

作者:24发布时间:2017-11-10
经过限产影响,钢铁需求下滑,供应端收缩支撑市场价格,还原铁价格出现维稳迹象。
 

  随着去产能的深度推进,钢铁经营状况的确有所好转。据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10月31日发布的钢铁行业PMI指数,10月份为52.3%,已连续6个月处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表明钢铁行业高景气度格局仍在延续。此次地方限产大潮不分南北,也不分东西。四川、江苏、吉林、河南等省稍早一些时候已加入限产行列。其中,四川提出今年10月至明年3月期间,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江苏则在10月25日启动全省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治交叉互查,互查持续至2018年3月31日;吉林发布了“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 百日攻坚 行动方案”等等。还原铁市场需求明显受到压制,粉末冶金企业和钢厂采购积极性不高,本周还原铁市场需求略显疲弱。

  当下下游用钢需求走弱,尤其终端用户对高价位仍有抵触心理,钢市供需两弱,基本处于平衡状态。从市场心态而言,目前市场已经走弱,后期的限产方式及程度将是影响供需的重要因素,生铁市场需求也明显受到压制,钢厂采购积极性不高。需求下降,钢铁市场各方观望心态较浓,成交不畅给予现货钢价下行压力,而钢企货少挺价及环保红利等因素支撑下,钢价料将继续震荡运行,关注期螺进一步动向,商家不必对于短期行情过度悲观。随着环保限产的持续,钢铁企业减产增多,供应减少加剧,使得市场供需平衡端口倒向了供应口,由于供应减少量要多于需求的减少量,产品出现缺口,使得钢厂对于中间原料的采购力度加大,钢价反弹也给了钢厂采购原料的积极性,也一定程度促进了生铁价格的见稳向好格局。

  目前库存压力不大,随着限产力度的逐步加强,供应端收缩将对市场价格起到支撑,加之主流钢厂挺价。不过,受制于需求淡季影响,价格上涨空间也有限。综合来看,预计短期市场价格仍将震荡调整。目前钢价波动主要基于心理预期:一方面,下游对高价位仍有抵触,商家冬储采购积极性也不高,钢厂缺乏提价基础。另一方面,沙钢等主流建材钢厂11月上旬螺纹钢价格持稳,出厂价与市场价继续倒挂,表明钢厂经营压力不大,商家也不愿降价亏损出货。整体来看,市场暂无重大消息打破平衡,表现相对平静,建材市场或延续高位震荡运行。市场库存压力有限,商家并不愿过低价格销售。对于后市,多数商家表示短时间内,市场价格难以有大的突破,多是继续震荡调整态势。

  随着唐山市采暖季先查细则公布,其他城市的限产将逐步开始实行。北方冬季开工原本较少,环保对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8-10 月份,进入11 月份以后这种影响将逐步弱化。随着更多的城市加入限产阵营,环保对供给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另外,一定要注意明年春季复工叠加需求延后与明年环保限产预期带来的下游开工需求前移集中爆发。今年冬季钢材库存难累积,重点关注春季及提前补库阶段钢价上涨机会,尤其要重视今年环保限产导致的需求后移叠加明年冬季限产预期带来的下游开工需求前移,这会导致明年2 季度的需求超预期。

  消息面上: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百家中小钢企高炉开工率从90%高位一度跌至81%,创年内新低,表明未来供给端仍将处于收缩状态。政策方给第一财经记者的回复中表示,2017-2018年取暖季,北方“2+26”城市环保限产50%为最低要求。第一财经记者从环保部门了解到,这是钢铁行业首次执行大规模、长期性限产。

  根据商务部消息,11月8-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到访中国,中美两国经贸合作的签约总额,达到了2535亿美元,既创下了中美经贸合作史上的记录,又刷新了世界经贸合作史上的新纪录。对于这样一个成果,中美两国领导人的评价也罕见得高。习近平称,这次会晤是一次“成功的历史性访问”。而特朗普则一改此前保守主义的姿态,称,希望与中国保持“活跃的贸易伙伴关系”(vibrant relationship)。

  经过限产影响,钢铁需求下滑,供应端收缩支撑市场价格,还原铁价格出现维稳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