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制造强国这一目标,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绿色低碳和环保安全作为首要责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努力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服务配套、环境友好的现代钢铁工业,为实现新时代“分两步走”的新目标提供强力支撑和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钢铁工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产业结构与市场竞争需求不适应、绿色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需求不适应的矛盾。”11月21日,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在第十一届中国钢铁年会上表示,“我们要紧紧围绕建设制造强国这一目标,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把绿色低碳和环保安全作为首要责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努力建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服务配套、环境友好的现代钢铁工业,为实现新时代‘分两步走’的新目标提供强力支撑和保障。”
干勇指出,绿色发展和智能制造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两大基本要素——
一方面,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当前,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世界各国都积极追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巴黎协定》奠定了世界各国广泛参与绿色发展的基本格局,为全球制造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加速融合,正引发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新一轮产业变革。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不断推出发展智能制造的新举措。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和德国的“工业4.0”战略,都将智能制造作为抢占下一代制造业制高点的重要抓手。我国也非常重视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部署了“五大工程”,其中就包括绿色制造和智能制造两大工程。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钢铁工业已建成了产业链完整、基础雄厚的生产体系,有效满足了国内经济发展对钢材的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钢铁工业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钢铁工业化解过剩产能取得了重大突破,品种质量效益得到明显改善,节能环保迈出较大步伐。”干勇说。
干勇进一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我国钢铁工业“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的成就前所未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在化解过剩产能方面
2016年、2017年钢铁行业去产能分别超过6500万吨、5000万吨,连续2年超额完成年度化解过剩产能目标任务。截至2017年6月底,钢铁行业全面取缔了1.4亿多吨“地条钢”产能,干成了10多年来想干但一直没能干成的事情。
在高端品种创新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方面
时速350公里动车组轮轴用钢实现自主化生产,应用于我国标准动车组用新材质车轮,已经累计运行40余万公里。大型油船货油舱耐蚀钢生产取得突破,并已在4万吨级油轮上示范应用。我国研发的磁轭、磁极钢板和电站蜗壳用钢板,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宝武集团超高强钢QP1180GA实现全球首发,宝武集团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同时批量生产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先进高强钢的钢铁企业。
在节能环保、绿色发展方面
我国钢铁工业单位综合能耗和单位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2016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企业平均吨钢综合能耗降至572千克标准煤,平均吨钢耗新水量为3.52吨,平均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为0.85千克。同时,在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一大批先进适用的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技术,在宝武集团湛江基地、山钢日照基地、首钢京唐二期等工程中得到应用。在节能低碳领域,钢铁工业推广了烧结余热回收、高温高压高炉煤气发电、水冲渣余热回收等二次能源回收技术;在环保领域,推广了封闭料场或筒仓、高炉出铁烟尘治理、焦化污水处理改造、综合污水深度处理、冶金渣高效处理及综合利用等技术。
在智能制造方面
自2015年《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发布以来,钢铁工业已有5家企业6个项目被列为智能制造试点。钢铁企业实现了ERP(企业资源计划)、MES(生产执行系统)、PCS(过程控制系统)3层框架信息集成,做到了动态监控,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控制流“四流合一”。相关机构在对32家钢铁企业进行调研后发现,93.33%的企业实现了EMS(能量管理系统)在线管理,86.67%的企业生产计划和能源计划实现协同生成,多介质能源综合优化达到很高水平。在机器人应用领域,宝钢股份每万名工人的机器人拥有量已经达到50台。
“在成绩面前,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一段时期内,我国钢铁工业的资源、环境风险隐患依然较大,产能过剩的情况尚未根本改观,市场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干勇强调。
干勇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联系也更为紧密。我国钢铁工业已经与世界钢铁工业紧密融合在一起,转型升级不能脱离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中国钢铁工业愿与世界同仁一起,分享成功和经验,共享机遇和繁荣,努力开创现代钢铁工业快速发展新局面。”他说。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