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中钢协解读近期钢价大幅上涨等热点问题

作者:24发布时间:2017-12-08
 

  2017年,钢铁行业在2016年走出低谷的基础上,实现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产业,其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得益于外部宏观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得益于国家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彻底取缔“地条钢”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强有力推动,另一方面与全行业广大企业干部职工奋力拼搏和辛勤努力分不开。

  一、2017年钢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钢铁行业稳中向好

  1.钢铁需求好于预期并略有增长

  2017年国家稳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而为钢铁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2017年1~3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9.33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较2016年同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这是2010年以来GDP累计增速首次出现回升(见本期04版图1)。同时,GDP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实体经济发展明显向好,工业GDP增长6.4%,分别比2015年同期、2016年同期高出0.3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

  二是反映经济景气度的货运量指标大幅增长。2017年1~10月份货运总量达385.56亿吨,同比增长35.69亿吨,增速达10.2%(见本期04版图2),较2016年同期提高了6.1个百分点,并扭转了货运总量增速连续5年回落的态势。其中,铁路货运量增速达13.5%,扭转了连续3年负增长的态势。这表明社会总需求增速的回升带动了物流总量的快速发展。

  三是2017年1~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创近4年用电量增速新高。其中,工业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长5.7%(见本期04版图3),增速较2016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较2015年同期提高6.7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速的大幅回升是近4年没有过的现象。与之对应的是主要工业品产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例如,在机械行业重点统计的64种产品中,产量同比增长的产品有52种,占全部上报产品的81%,特别是工程机械挖掘机、装载机和压实机械等产品的产量强劲增长,水泥专用设备的产量整体保持较快增长,汽车、家电的产量增长也好于预期。

  四是2017年1~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额虽然同比增长仅为7.3%,但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9.6%,占固定资产完成额的比重为21.84%,占比较去年同期上升了2.25个百分点。而且用钢强度大的基建投资(如公共基础设施、交通等)增幅明显高于其他行业投资。

  关键性宏观经济指标的持续向好表明宏观经济出现了良好的运行态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高速增长以及工业产量增速的回升保证了钢材消费总量的稳中有升。

  2.辩证地看待“地条钢”对市场供给的影响

  从市场供应的角度看,化解过剩钢铁产能、彻底取缔“地条钢”是对钢铁现有产能结构的优化与提升。2016年,我国去除钢铁过剩产能6500万吨以上,今年5000万吨的去产能任务已提前完成。彻底取缔“地条钢”则是2017年钢铁界最重要的“大事”之一,而去产能和取缔“地条钢”将在中国钢铁史上留下浓浓的一笔。

  彻底取缔“地条钢”并没有削弱市场总的供给能力,通过化解过剩钢铁产能和彻底取缔“地条钢”,我国钢铁产能利用率基本恢复到合理区间。两年来,我国共取缔“地条钢”企业730多家,产能约为1.4亿吨。尽管“地条钢”产能很大,但其开工率“游击性”大,实际“地条钢”产量远达不到产能规模。有人说今年去除的“地条钢”产量有7000万吨~8000万吨,有人说有上亿吨,虽然很难精确统计具体产量,但过高地估算“地条钢”产量容易导出错误的结论,这不能想当然。2016年去产能,已有一小部分“地条钢”产能被列入并予以去除;在今年6月30日前出清“地条钢”,上半年仍有部分“地条钢”企业在生产。因此,“地条钢”对市场供给的影响并不都集中在今年。深入分析“地条钢”对市场供给的影响,既有利于加深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解,又有利于研判明年市场供需关系。

  取缔“地条钢”不仅仅是淘汰掉这些落后的、不规范的产能,其深层次意义是使钢铁市场中供需均衡定价体系得以恢复,使市场竞争回归良性,消除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弊端。如近两年钢材价格在有涨有跌中实现了动态上涨,扭转了连续4年(2012年~2015年)下跌的态势,表明价格反映市场供需、调节供需的功能得到较好修复。

  “地条钢”集中的区域会出现阶段性供应短缺,但这一短缺很快被合规企业的增产、其他区域钢材的流入所弥补。1~10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增长了2.73%、6.14%和1.11%。如果市场需要,合规企业仍有产能释放的潜力。合规企业粗钢增产4104万吨,钢材出口减少2814万吨,弥补了去除“地条钢”的缺口和消费的增长。而且从供需动态平衡角度看,个别品种、个别区域、个别时段出现供应偏紧属正常现象。从前10个月运行的情况看,供需关系基本稳定。现在大家关心的是取暖季所采取的环保措施究竟对供需有多大影响,大家也始终把钢材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的变化作为重要考量。

  今年10月份钢材出口量为497.9万吨,创2014年3月份以来最低值;10月份钢材出口均价为798.84美元/吨,创2014年2月份以来最高值(见图4)。1~10月份,钢材出口量为6448.8万吨,累计下降30.4%(其中“其他热轧合金条杆”出口减少1713.47万吨),钢材出口金额为451.95亿美元,仅累计下降0.3%;钢材累计出口均价为700.83美元/吨,较2016年同期增长了211.08美元/吨,增幅达43.1%。钢材出口数量的大幅下降并没有带来出口金额的同步下降以及钢材出口均价的大幅上涨均表明出口钢材结构、品质的提升。

  中国钢铁产品主要满足国内需求,但也应该保持一定比例的出口,这有助于中国钢铁企业在一个更广阔的平台上与国外知名钢铁企业展开公平竞争,在竞争中有针对性地持续提高产品品质、服务质量;同时,有助于中国钢铁企业与国外用户形成长期稳定的供需合作关系,保持稳定的国际市场份额。

  3.钢铁企业效益稳步增长

  今年以来,大多数钢铁企业经济效益继续好转,一些由于各种原因长期亏损的钢铁企业也实现了扭亏为盈。1~10月份,钢协会员企业销售利润率为4.41%。钢铁企业效益的持续好转充分说明钢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成功的;同时与大多数钢铁企业强化管理、努力降本增效等工作密切相关;亦与铁矿石价格走势和钢材价格走势相同步且保持合理价差相关。需要指出的是,近两年铁矿石价格与钢材价格保持合理价差并没有削弱铁矿石企业的利润。相反,世界主要矿山企业2017财年利润都有大幅增长。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冲高之后快速回落,进一步说明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并没有得到有效支撑,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短期内不会改变。

  今年以来,钢材价格处在较好水平,虽然没有大幅度挤压下游行业的利润空间,但毫无疑问下游部分用钢行业承受了一定的成本压力。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017年1~9月份销售利润率为4.51%,比2016年同期提高了1.95个百分点,金属制品业销售利润率为5.09%,通用设备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为6.36%,专用设备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为6.3%,汽车制造业销售利润率为8.06%。在41个子行业中,低于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销售利润率的只有开采辅助活动和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这表明钢铁行业盈利水平的上升属于合理回归范畴。同时从上下游行业健康发展看,必须进一步建立产业链均衡发展合作共赢的运行机制。钢材价格的“追涨杀跌”不利于钢铁市场的稳定,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近一年,世界各地钢材价格指数都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钢企纷纷盈利。之前,把经营不好归咎到中国产能过剩、低价倾销、政府补贴造成不公平竞争,从而损害欧盟和美国的钢企及工人利益的说法尽管还有,但声音越来越微弱无力!中国化解过剩产能是实实在在且卓有成效的,它是中国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央政府的决心、地方政府的态度是做好这件事的关键。

  二、2018年钢铁行业发展展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2018年对钢铁行业而言,既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机遇大于挑战。“唱空”钢铁和“捧杀”钢铁都不利于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

  1.钢材供需总量应保持基本平衡

  从需求方面看,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态势,基本建设力度的加大,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拉动,使得钢铁产品需求应该相对稳定。影响需求的变数如下:一是防范金融系统风险,资金或将适度收紧,会不会给钢铁需求带来影响?二是“房子是用来住的”,房地产业会是怎样一个调整过程?三是国际贸易保护加剧,出口能否增长?近期各企业都在研究制订明年计划。钢协在调研中感到会员企业并没有盲目乐观,一方面,他们积极做好市场波动和变化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在努力开拓市场需求,如钢结构建筑的推广运用。钢结构建筑绿色环保,在地震频发地区,对于减少人身伤害、降低财产损失极有好处。

  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仍然任重道远。行业内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落后产能,特别是板材范围的落后产能。还要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严格管控用各种手段新增产能。未来仍有部分落后产能需要继续去除。2017年6月底出清了“地条钢”,意味着在2018年市场上少了今年前6个月产出的“地条钢”量。同时,环保执法行动也会对部分企业生产产生影响,但是合规企业现有生产仍有潜力。总体看,钢材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2.铁矿石市场已形成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

  铁矿石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将持续。首先,全球钢铁产品需求总量不会大幅提升;其次,国际矿山企业新增产能陆续投产,仍将加大供应;再次,原本供应“地条钢”企业的大部分废钢资源正在加速流入合规钢铁企业,从而替代部分铁矿石需求;最后,铁矿石港口库存处于高位,也将对市场炒作行为形成震慑,减少投机炒作行为。

  3.去杠杆、加强环保是钢铁行业当前非常紧迫的工作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钢铁行业应该有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钢铁企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期切实改善资产负债结构。2015年以前,钢铁行业资产负债率逐步提高,2002年超过50%,2008年超过60%,2015年超过70%;2016年和今年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但是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流动比、速动比仍处在历史上的较差水平。财务负担重是摆在相当一部分钢铁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从行业资产负债率角度来看,钢铁行业去杠杆的效果不明显,远赶不上去产能的效果,希望国家有关方面在2018年加大力度,支持钢铁行业去杠杆工作加快步伐,同时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和去产能后的债务处置。企业也要抓住机遇,通过持续盈利、直接融资、投入上的量力而行、投资多元化等措施降低资产负债率,减少财务费用,轻装上阵。

  环保行动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心,强化环保执法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环保达标排放标准将会逐步提高,环保行动将形成一种有效倒逼。尽管环保及节能水平有极大改善(见图5),但是,钢铁企业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水平上,必须花大气力进一步做好环保工作。早做早主动,代价相对也小。环保工作做好了,城市钢厂搬迁的问题就基本缓解了。钢铁行业积极支持环保行动,打好蓝天保卫战。同时,取暖季的停、限产措施是过去没有过的,希望有关方面密切关注和调控,促进行业稳定运行。

  4.钢铁企业要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一是通过调整区域布局和企业布局进一步去产能。优化统筹钢铁区域规划,特别是现在钢铁产能过大、钢铁企业过多聚集的区域,考虑到环境容量、消费需求等因素,不仅不宜再新建钢铁项目,而且应该有序地向区域外转移产能或主动削减产能。

  二是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从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国际化大企业、提高行业集中度的角度看,钢铁行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但是,必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政府可以引导,可以出台兼并重组的鼓励政策,通过兼并重组优化布局和化解过剩产能。“拉郎配”的方式、方法存在诸多弊端。

  三是加快钢铁“一带一路”发展步伐。企业要思考自身发展如何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如何在其中发挥企业作用;要向“一带一路”工作走在前面的企业学习,例如,河钢等企业把它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予以实施;要加快国际产能合作,推动企业在产品、技术等方面实施国际化战略,同时也应该注意规避风险。

  四是推进工艺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标准。2016年底,我国电炉钢产量只占全国粗钢产量的6%左右,这个比例在国际上比较低。随着我国社会钢材积蓄量的增加,电炉钢的比例逐步增加不可避免,电炉钢发展要作为长期规划从长计议,而且起点要高。鉴于目前市场上的低端产品在钢铁产能中仍有一定的占比,应以质量和技术为条件,抬高产品准入门槛,通过市场之手进一步有序地淘汰落后产能。比如,适时提高钢铁产品标准,倡导高强化、轻量化,这势必压缩低端产品及相关产能的生存空间,同时也非常有利于节能环保。

  综上所述,2018年应该是中国钢铁行业在2016年走出低谷、2017年稳中向好的基础上,实现持续改善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