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供应未出现明显结构性紧张
作者:1180发布时间:2018-05-17
5月中旬,各地即将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期,煤电企业又要准备迎峰度夏。就当前煤炭的供需形势,央广网报道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多位分析人士一致回应,煤炭供应整体平衡,没有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紧张。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表示,目前煤炭的供应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紧张。现在供需总体还是基本平衡的,结构性紧张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幅员比较辽阔,加上大的调运会受到铁路运输的制约。现在并没有出现局部供应紧张的问题,有关部门也在做工作,提高铁路运力,发挥释放先进产能的作用。
4月初,福建、广东、浙江等煤炭进口省份都对进口煤重启了限制措施,这是继2017年7月国家启动煤炭进口限制令之后二度采取这一措施。我国4月份煤炭进口同比和环比也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与此同时,国内部分产区煤价、公路运价上涨。这些都给人以结构性缺货加重的印象。
据了解,今年的进口煤限制政策,限制口岸由去年的二类口岸扩大到了一类口岸,由原先的电厂码头扩大至国务院批准的开放口岸,通关时间有所延长但对通关数量有所限制。相较于去年来看,国家为了避免出现去年煤价暴涨的局面,也是对于南方终端电厂进行了额度分配,对终端电厂用户进行了一船一议,并不是像去年一样进行一刀切。
此外,煤炭也并没有供不应求。今年以来,国内煤炭产量以及发运量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不论是坑口还是北方中转港库存都处于较高的水平,目前煤炭市场仍然处于库存累加的阶段。而下游需求面回暖不明显,目前仍是处于用煤淡季,所以目前全国煤炭的供需总体是平稳的。
综合来看,限制进口政策开启,对于稳定国内煤价起到了良好的推波助澜的效果。但在我国淘汰落后产能以及加速产能整合的大背景下,新增产能的释放,涌现了不少千万吨级别的矿井,企业集中度较之前明显提高,供应面整体宽松运行。
从煤炭运力来看,2018年,铁路运力将较去年有所上升,且全年运量稳定的情况下,高峰期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据有关调研了解,2017年煤炭供应出现缺口的主要原因是运力紧张而非煤炭产能。业内人士表示,去年煤炭市场之所以出现短缺的局面,主要是由于短期内华东、华中、西南地区煤炭去产能力度太大,煤炭外购需求短期内大幅增加,缺少缓冲,集中补库,从而导致运力需求急剧增加,瓶颈显现,形成短缺。这一点,去年高位的海运费、锚地船舶数等都能论证。
但是,今年与去年情况有所不同。据上述调研了解,即使目前煤价大幅下跌,整体发运情况仍然保持基本稳定,中下游的库存得以保持在一个较高位。据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内蒙古地区集运站的发运计划由呼和浩特铁路局根据以往运量进行分配,先有月度计划,然后细分到旬度计划,无计划则无法发运煤炭。因此,各大发运站为保证旺季有足够的运力匹配,在淡季时仍会保持足够的发运量。然后,为保持足够的发运量,发运站也会优先发展大中客户,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小贸易商在价格倒挂时的亏损状态下无法坚持发运,运力匹配会逐渐下降。从这几点来看,随着去产能的持续推进,不仅煤炭生产会出现聚集效应,贸易商亦会走向规模化。这样的趋势意味着,以后煤炭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都会向长期稳定的协议式发展。从目前来看,煤炭生产供应较为充足,影响市场局部供需平衡的关键在于铁路运输能力。因此,后期铁路运力是否能够有效增加,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煤市走势。
为什么这么关注煤炭的供需?因为煤炭的供需情况会直接影响到煤炭的价格。退一步讲,即便出现供需偏紧的情况,我们的大型煤炭企业也不会“坐视不管”。
时间拉回到今年1月份。进入2018年以后,煤价保持持续上涨态势。为了稳定煤炭市场,大型煤企纷纷带头降煤价。神华、中煤、陕煤和兖煤等大型煤企纷纷公布降价政策以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除中央及晋、陕、蒙主产区煤企外,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主要煤企也陆续下调煤价10元/吨~20元/吨。对于下调煤价的原因,上述煤企均表示,进入2018年以来,煤炭市场供需形势趋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燃煤保供稳价面临较大压力。作为国企,要积极承担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带头维护电煤市场价格稳定。
目前,不论是为了控制成本,还是为了避免去年库存紧张的情况再次发生,下游电厂都会将补库提前,这对近期的煤价是一个支撑,对远期旺季煤价的高点则是一个打压。
此外,还需关注国家对煤价的指导意见。按照去年初四部门联合签署的名为《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煤炭价格绿色区间在500元/吨-570元/吨。目前煤价仍处于高位,后市还需关注国家对煤价的容忍程度。若加大调控力度,则煤价将可能逐渐回落到绿色区间。毕竟煤价在合理区间运营,上下游行业才都能保障一定的利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