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监会统计部副主任叶燕斐31日表示,银监会将严格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坚决遏制投机、投资需求,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
叶燕斐在中国银行业协会举办的关于房地产市场分析及房地产贷款风险控制的“银行前沿问题大讲堂”上表示,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贷款对国民经济、国计民生至关重要,对银行业科学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前段时间曾表示,将进一步指导和监督商业银行严格住房消费贷款管理,坚决抑制投机投资住房贷款要求,及时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叶燕斐表示,银监会在坚决认真做好信息服务,积极进行舆论引导的同时,还正在推动开展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等相关工作。
银监会曾表示,压力测试及其情景假设要根据每个商业银行各自资产组合、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风险偏好等进行设计,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的情景假设不代表房地产信贷政策可能出现变动。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管理部总经理胡新智在会上表示,银行在进行房地产信贷风险防范时应当注意区域差异,并希望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以促进形成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来源:上海证券报)
房贷热情未退 占比预计将升至24%
在2010年上半年信贷规模总量及投放节奏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贷款增长强劲,增幅明显超过其他类贷款。即便是在新国十条出台、多部位打击囤地的政策环境下,上市银行对房地产行业贷款仍保持高度热情。数据显示,大多银行在2010年中期的房地产行业贷款的投入比重高于2009年年末,部分银行已超过30%。分析人士预计,今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贷款仍将保持平稳增长,至2010年末,房地产行业贷款整体比重将在24%左右。
统计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15家可查上市银行(除光大银行)对公贷款中归属房地产行业贷款总额为25958.01亿元,个人贷款中归属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总额为50191.43亿元。
仅从数据本身,并未见多大蹊跷,但细查房地产贷款在各行贷款总额中的比重不难发现,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贷款相比其他贷款增长更快。
半年报数据显示,房地产开发贷款在各行贷款中的占比大多在10%以下,行业平均水平达到8.97%。其中比重最轻的是中信银行5.07%,另有四家银行——北京银行、民生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的比重超过10%,分别达到13.27%、12.77%、11.60%、10.04%。除建设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无可比)、宁波银行(持平)外,其余上市银行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中的投入均高于2009年末,行业整体水平比2009年末高出0.52个百分点。
个人按揭贷款方面,15家上市银行(除光大银行)从2008年末至今连续呈现个人按揭贷款比重攀升,且经过2010上半年,该比重就比2009年末高出了1.08个百分点达到15.32%。个人按揭贷款占本行贷款比重超过20%的有三家银行,分别为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兴业银行,其余有12家上市银行的个人按揭贷款比重超过10%。
总体来看,房地产行业贷款在上市银行贷款中的分量正在加大,即便是在“新国十条”严控部分城市房价过快增长的调控新政下,二季度上述两项比重也未见减退。部分银行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宁波银行的房地产行业贷款比重已超过30%。
横向比较商业银行在房地产贷款的市场表现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不断加大,其在房地产行业贷款中的增长幅度更超大中型银行。这主要是得益于近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加紧区域扩张所致。
4月17日国务院发布新国十条之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以二套房、三套房及以上作为区分,受到首付成数、贷款利率的限制。成交量自5月开始连续3个月维持地量,市场观望气氛浓重,这直接影响到个人按揭贷款市场的增长。仅从上海市场情况来看,个人按揭贷款在7月份创出单月增长2.7亿元的新低,逼近2009年年初水平。
但分析人士指出,随着8月份全国住房销售市场强劲复苏,个人按揭贷款也将随之企稳,预计年内还不会有太大增幅,但在信贷环境整体趋紧的情况下,个人按揭贷款仍是商业银行青睐的优质资产,其投入比重仍可能进一步增长。
相比之下,房地产开发贷款仍前景不明。近期来自国土部的囤地黑名单意外曝光,清理闲置用地、降低商品房待售率和空置率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相关部门很可能出台相应措施,打击囤地捂盘。若开发商回笼资金不力,置地需求将进一步趋缓,连同房地产开发贷款也将放缓增速。
从目前房地产行业贷款的结构来看,个人按揭贷款仍是主角,且中期前景向好。分析人士认为,下半年房地产行业走势将呈现稳步回暖,在没有更多利空政策出台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将维持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投入,预计到2010年末,房地产行业贷款的比重将在24%左右,该比重在2009年末约为22.7%。(来源:中国证券报)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