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印尼首家电池级镍厂有望投产 镍有望成为印尼主要出口产品

作者:1180发布时间:2019-04-15
印尼首家电池级镍厂有望投产 镍有望成为印尼主要出口产品

  印尼首家生产电池级镍化学品的工厂有望在2020年前投产,不过该项目仍需获得环保许可,审批时间可能长达8个月。

  这座位于印尼苏拉威西岛PT Indonesia Morowali工业园区(IMIP)、耗资7亿美元的高压酸浸(HPAL)工厂是由中国的浙江 青山钢管公司与包括格林美(GEM Co Ltd)在内的合作伙伴共同建立。

  该工厂已于今年1月动工,预计在16至18个月内完工。届时印尼将能够出口硫酸镍,用于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的组件。但是相关分析人士对HPAL工厂如此之短的施工时间表示怀疑,因为HPAL工厂的设施比青山钢管建设的其他镍加工厂更为复杂。

  工厂的另一家股东IMIP公司的执行董事Alexander Barus表示,施工目前正处于开挖阶段,并且公司正在准备环境影响分析准字(AMDAL),这通常需要6到8个月的时间。而一旦获得印尼环境部的批准,工厂会立即开工建设。

  Barus称初步研究表示可以去除尾矿中的有毒物质,实现安全处理。

  但是印尼环境部负责AMDAL的官员Ary Sudijanto表示,环境部尚未收到Morowali工厂的请求。

  庞大的工业园区

  Barus表示,该工业园区占地2000公顷(4900英亩),计划每年生产13.1万吨硫酸镍晶体、1.3万吨硫酸钴晶体和2.7万吨硫酸锰晶体。

  园区已经有近30个码头在运营,使其航运能力几乎与雅加达的主要港口Tanjung Priok相当。并且已经安装了1245兆瓦的电力,另外两座350兆瓦的燃煤电厂也正在建设中。

  Barus预计,一旦第一家HPAL工厂在印尼成功建立,将有更多HPAL工厂来到这里。

  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Indonesia investment Coordinating Board)主席Thomas Lembong今年3月表示,随着新投资对产能的提升,印尼镍矿产业在未来10年的产值可能超过棕榈油(palm oil),成为第二大出口创收行业。

  印尼是世界第25大出口经济体,2017年出口了价值1880亿美元的商品。这些出口主要由煤炭和棕榈油带动,前者占10%,价值189亿美元,后者占9.6%,价值182亿美元。

  印尼镍矿及下游产业

  印尼镍矿储量丰富,约35亿湿吨,其中约60%为低品位红土镍矿。美国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的一份报告称,去年印尼的镍产量居世界首位。

  尽管不锈钢生产仍占镍市场约70%的份额,但在大多数锂离子电池中,镍也是一个关键原料,与钴不相上下。

  HPAL工厂的出口额预计将达到每年8亿美元左右,主要销往中国,因为中国目前在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印尼是东南亚仅次于泰国的第二大汽车生产国,印尼政府希望能创建自己的下游电动汽车产业。所以该国今年计划推出一项财政计划,为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商和汽车制造商提供减税优惠。

  印尼旨在将电动汽车的产量提升到全国汽车生产总量的20%,并预计韩国、日本、中国和欧洲的汽车制造商都会对印尼汽车行业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