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央媒详解中国经济半年报 硬核数据传达硬核信号

作者:24发布时间:2019-07-18
 

  中美经贸摩擦持续一年多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的活力和韧性备受世界关注。

  7月15日上午,中国经济半年数据出炉了,那这组数据到底传递了什么信号,专家怎么看,民间怎么看,国际上又怎么看?

  这两天,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中央媒体从多角度刊发解读文章,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外界鼓噪不足惧,中国经济扛得住、耗得起。

  先来看看为什么说中国经济扛得住。

  6.3%的GDP增速一公布,社会上就出现了不同的解读。有人担心,“增速比一季度又放缓了,中国经济会进入下行通道吗?”有人感慨,“外部不利因素这么多,中国经济居然还能这么稳,真是了不起!”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用了五个排比句,相当经典:6.3%是一个比较平稳的速度;6.3%是一个不低的速度;6.3%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6.3%是一个来之不易的速度;6.3%是一个有后劲支撑的速度。

  今天(7月1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钟声文章:《中国经济发展不是任何鼓噪能否定的》。文章摆事实、讲道理:

  增速6.3%,消费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外贸出口持续增长,物价总体保持稳定,新兴产业快速增长……中国第三产业增长和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60.3%和60.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5%、12.3%和12.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效应持续显现,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加快,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国内消费和制造业表现强劲。这也是中国能够“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原因所在。

  文章强调,放眼未来,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大势清晰可见,中国同全球伙伴携手共进,合力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的前景值得期许。

  再来说为什么说中国经济耗得起。

  这里要插入的一个背景是,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后,白宫方面立刻做出反应,对中国GDP增速放缓发出夸张的评论,强调美国加征关税导致中国经济受困的造势之音又被“复制、粘贴”出来。对此,《环球时报》今天发表社评文章:《中国扛得住耗得起,美方看明白了吗》。

  文章说,全世界都很清楚,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下行压力加大,远在中美贸易战发生前就出现了。它的主因是中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而贸易战叠加在了这一调整之上。加上贸易战的因素已经一年多,中国经济增速仍在令世界主要经济体羡慕的6%以上,下降幅度完全处在合理区间,恰恰说明中国经济不仅扛得住贸易战,而且非常耗得起。

  文章中的这句话,可以说问得相当到位:中国经济的季度增速降到6.2%,但也几乎是美国增速的两倍,而且实际产生的经济增量也比美国的多。美国舆论用他们的那点增速就来嘲笑中国的6.2%,这种爆棚的自信是不是有点怪啊?

  值得注意的是,昨(7月15日)晚,央视焦点访谈播出专题节目:《协调、合作、稳定是大势》,再次强调了这样一个事实:

  当前,各国普遍呼吁中美以平等、互利、诚信的态度进一步磋商,早日解决分歧。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用合作代替摩擦,用对话代替对抗,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全世界。这既是中国的态度,也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风险挑战不足惧,关键是认真办好自己的事。

  随着三季度启幕,外界更关注,新的下行压力面前,2019年中国经济能否答好“下半场”考卷。新华社昨天这篇《稳中有进 坚定前行》的文章说得很明白:

  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表明,面对不确定性,最好的应对就是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这也是面向未来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

  办好自己的事,要保持深化改革的定力——当前,深化增值税改革、个税改革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集中发力、成效显现,关键要一以贯之推进利好政策落地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也要松紧适度;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经济活力。

  办好自己的事,要保持扩大开放的定力——从出台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不断做“减法”,到出台2019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不断做“加法”,再到更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一系列务实举措告诉世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文章最后说,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一亿多户市场主体……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无论外部风云如何变幻,保持定力办好自己的事,中国经济发展依然韧性十足、潜力巨大,长期向好的发展大势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