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钢铁企业利润受原料涨价侵蚀

作者:24发布时间:2019-09-11
 

  近年来,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我国钢铁企业保持较高利润水平。今年受巴西淡水河谷溃坝、澳洲飓风、中美贸易摩擦、国内钢厂产量增加等多因素影响,铁矿石市场基本面发生显著变化,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给钢铁企业带来很大冲击和影响。利润急转直下的背后,是长期以来很多钢铁企业参与利用衍生品市场的程度还不深,缺少利用衍生品工具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应对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铁矿石等原料价格波动仍将是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参与利用期货工具、管理价格风险势在必行,对于钢铁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钢铁企业利润受侵蚀

  今年境外矿山受多次灾害影响,铁矿石供应紧缩,国内需求不减反增。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7月份铁矿石进口59008万吨,同比增长1.1%。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同期我国生铁产量47344.4万吨,同比增长6.7%;按1吨生铁对应1.6吨铁矿石测算,前七个月我国铁矿石的需求量涨超3500万吨,供需矛盾缺口扩大至6500多万吨。“供减需增”推动铁矿石价格大涨。

  今年初以来,铁矿石普氏价格由72.35美元/吨最高涨至118.35美元/吨,折算含税人民币价格956元/吨;我国港口现货价格由481元/吨涨至847元/吨,折算期货标准品价格946元/吨;我国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从491.5元/吨涨至775.5元/吨,始终低于现货价格和普氏价格。

  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侵蚀我国钢铁企业利润。根据mysteel数据,2017下半年至2018年,河北、江苏地区钢铁企业平均毛利分别达到600元/吨、800元/吨以上,江苏地区钢铁企业毛利最高曾达到2017年底的约1700元/吨。今年以来,随着矿价上涨,河北、江苏地区钢铁企业的平均毛利仅约为300-400元/吨,6月河北地区钢铁企业毛利一度跌至-170元/吨。

  从钢铁行业上市公司业绩看,今年上半年上市钢铁企业实现净利润34.4亿元,同比降36.7%。具体而言,上半年钢铁上市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7423亿元,同比增2.8%,但营业成本合计6553亿元,同比增7.4%,主要源于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测算,钢坯上半年平均吨钢成本2780元,同比增307元,增幅12.43%。

  期货市场缺少钢企“声音”

  2013年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上市铁矿石期货,是全球唯一采取单一实物交割的铁矿石衍生品。2018年我国铁矿石期货成交量2.36亿手(236亿吨),是全球第二大铁矿石衍生品市场新交所成交量的22倍。2015年以来,我国铁矿石期货套保效率保持80%左右,与普氏指数相关性常年保持90%以上。从市场结构看,今年前7个月,法人客户持仓占比44%,较上市初期上涨约15个百分点,较去年上涨约5个百分点,市场结构日趋合理。

  尽管如此,我国钢铁企业对期货工具的认识和参与程度仍有待提升。上市以来至今年6月底,从客户数量看,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的总客户数累计74.72万户,法人客户累计2万余户。在法人客户中,产业客户仅1385户,占比不足7%;其中,中游贸易商1261户,而上游矿山仅14户、下游钢厂仅110户,上下游参与程度相对更低。从成交持仓情况看,产业客户成交量占全市场比重6.49%,占法人客户比重24.30%;产业客户持仓量占全市场比重13.23%,占法人客户比重35.26%。我国钢厂成交持仓量只占全市场的0.26%和1.84%,占法人客户的0.99%和4.91%。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两大功能,功能发挥的基础是多空双方大量交易形成的期货价格能够反映现货市场供需。但在目前铁矿石产业链中,我国钢厂成交持仓占比很小。钢厂参与期货程度有限,不仅错失了铁矿石单边上涨的行情下、开展期货套保对冲风险的机会,且难以更好地通过期货市场发出和反映钢厂“声音”,相当于放弃了通过期货市场争取定价主动的机会,任由市场涨跌而只能被动接受。

  钢企参与期市有“样板”

  近年来,以南钢、永钢为代表的一些钢铁企业主动求变,顺应市场趋势,积极主动利用期货工具对冲价格风险,在今年铁矿石等原料价格大涨的行情下“转危为安”。这些企业已将期货工具融入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通过期现结合丰富风险管理体系,成为了企业重要竞争力。

  南钢、永钢分别于2009年、2011年试水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套保经验,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考核方式。管理体系上,以永钢为例,永钢既在集团总部设置了期货交易部,又组建了投资公司。双方分工明确:期货交易部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为钢铁主业提供市场风险对冲;投资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为永钢做套保提供了决策参考和支持。考核方式上,永钢秉持期现“一盘棋”的思维,将期货与现货合并考核,综合看待期现货业务的收益情况。

  套保模式上,以南钢为例,南钢形成了包括基础套保(锁价长单、库存管理)、战略套保(原燃料虚拟库存、钢材预销售)、虚拟钢厂套利、场外期权在内的完整的套保体系,操作模式多层次、多元化,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品种的避险需求。

  实际操作上,近两年南钢以“基础套保——锁价长单”模式为主,交易对象为远期交货的锁价订单。南钢与下游客户以一口价的方式签订钢材销售协议,先锁定了销售价格。之后,根据钢材销售量推算出所需要的铁矿石、焦炭等原料用量,在期货市场进行买入套保。当未来铁矿石期现货价格上涨时,可以在期货市场以高于开仓价进行卖出平仓获利,对冲采购成本上涨的损失。上述方式可以锁定原料成本,进而锁定生产利润。同时,南钢买入套保所需的期货保证金主要来自下游客户的预付款,从而减少了资金占用。

  价格波动风险,是市场化的实体企业所要面对和管理的永恒课题。在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游需求提振的市场环境下,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主要价格风险来自境外的上游铁矿石市场。每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超过10亿吨,其中有80%以上集中在巴西、澳大利亚的四大矿山。国际铁矿石贸易是以境外的普氏指数为定价基准,普氏指数存在小样本决定大市场价格、询价过程不公开不透明等弊端,我国钢铁企业缺少定价主导权,只能被动接受普氏价格。

  从油脂油料、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领域的发展历史看,利用衍生品工具管理价格波动风险是推动产业企业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业内人士指出,相比而言,我国钢铁企业参与衍生品市场程度还不够,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作为传统行业,部分钢铁企业管理者缺少利用市场化工具管理价格风险的意识,对“期货是用来盈利还是避险”等认识不清,对期货重视程度也不够;部分国有企业在考核、财务等方面受到较严格的限制,如对期货套保的考核要求只能盈利,亏损要承担责任等;企业缺少既懂现货、又懂期货的专业团队。

  上述人士认为,钢铁企业应转变经营思路,正视期货市场在管理价格和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主动了解、学习和探索期货交易,着手建立既满足期货业务需求又符合企业特点的套保体系、考核制度和人才团队。同时,交易所等市场机构应充分践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开展各项市场培训活动,为钢铁企业提供更多接触、走进期货市场的机会。通过上述措施,进一步推动我国钢铁企业积极参与利用期货工具,扭转在国际定价方面的被动局面,形成反映主流钢铁企业“声音”的期货价格和有效的避险工具,服务我国钢铁企业在激烈的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