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全球)气候变化中,人们很容易忽视重大进步的迹象。中国就是个例子。通过转变经济模式、改变燃料来源、发展新型交通系统、拥抱环保城镇化,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堪称全球领导的表率,世界其他国家理应认真思考。但由于忙着用贸易来妖魔化中国,西方完全错失了这点。
中国经济结构从过度依赖污染严重的制造业,显著转向低碳服务业。2006年时第二产业占中国GDP的48%,第三产业仅占42%。到了2018年,服务业占比已达到52%。就大型经济体而言,在如此短时间内发生如此规模的结构性变化,几乎前所未有。
这种转变并非偶然。2007年中国领导人发出警告,称中国经济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这引发国内的激烈讨论,并对中国的五年规划和改革产生重大影响。北京领导层认定,中国不能再走能源和污染密集型增长的道路了。
与这种转变一致的是,中国一直大力改变燃料消耗构成,增加油气、水电和可再生能源。去年煤炭占中国初级能源消费总量的58%,与2006年的74%相比,大幅下降。在接受非碳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3.180, -0.07,-2.15%)等方面,中国领军世界。2018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比美国高出38%,是德国的3倍。若保持目前增幅,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或达到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这是通往更清洁经济的重大进展。
中国可持续性发展的第三关键因素是快速变化的交通模式。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高铁网,今后还将大幅扩展。这种节能长距离交通模式,与上世纪碳密集型交通网络打造的美国洲际公路,形成鲜明对比。诚然,与很多国家一样,中国大城市拥堵严重。但中国正采取行动。中国拥有发展最快的地铁系统,世界12条最长地铁网络中有7条在这里。电动车辆市场也远超别国。
中国还在新型生态城市方面表现突出,计划建设250多座生态城。中国作为城镇化的后来者,有机会依赖城市规划和节能新模式,这些优势是工业国家先行者所不具备的。总之,中国正沿着这些道路继续走下去,在为世界其他地区确立更高标准。
贸易战固然重要,但中国正赢得远比贸易战更重要的可持续性发展之战。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倾力于这场战斗,是在人均产出刚超过发达经济体1/3水平之时。作为一个较穷国家,中国却做出有觉察的选择,把重心从增长的数量转向质量。
Copyright (c) 2025 www.dri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天津奥沃冶金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津ICP备11000233号-2
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247
电话:022-24410619 传真:022-24410619
E-mail:12088020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