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宏观新闻>> 资讯详情

中俄元首视频连线共同见证这个管道投产通气仪式

作者:24发布时间:2019-12-03
   中俄元首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仪式

  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2日下午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仪式。普京下达指令“供气!”习近平下达指令“接气!”这“条”见证中俄两国能源合作的“钢铁巨龙”,将有效改善和缓解沿线地区大气污染现状。对提升东部地区清洁能源供应量,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据悉,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起自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由布拉戈维申斯克进入我国黑龙江省黑河。俄罗斯境内管道全长约3000公里,我国境内段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里。

  

  国家主席习近平2日下午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仪式。

  习近平对管道投产通气表示热烈祝贺,向两国广大建设者致以衷心感谢。习近平指出,东线天然气管道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标志性项目,也是双方深度融通、合作共赢的典范。2014年,我同普京总统见证了双方签署项目合作文件。5年多来,两国参建单位密切协作,广大工程建设者爬冰卧雪、战天斗地,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向世界展现了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展示了中俄合作的丰硕成果。投产通气既是重要阶段性成果,更是新的合作起点。双方要打造平安管道、绿色管道、发展管道、友谊管道,全力保证管道建设和投运安全可靠,促进管道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我和普京总统共同宣布发展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一致决定继续将发展中俄关系作为各自外交优先方向,坚定不移深化两国战略协作和各领域合作。当前,中俄两国都处于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中俄关系迈入新时代。希望双方再接再厉,打造更多像东线天然气管道这样的拳头项目,为两国各自发展加油助力,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普京表示,在俄中两国隆重庆祝建交70周年之际,俄中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将使两国战略协作达到新的高度。2014年我和习近平主席共同见证该项目合作文件签署以来,双方团队在极端天气下辛勤工作,如期完成了建设,未来30年里俄方将向中方供应1万亿立方米天然气,这将有助于落实我和习近平主席达成的在2024年将俄中双边贸易额提升至2000亿美元的共识。俄方愿与中方共同努力,确保这一标志性战略合作项目顺利实施。

  中俄代表分别在黑河、阿塔曼斯卡亚和恰扬金3个管道沿线站发言,向两国元首汇报:俄方已准备好向中方供气、中方已准备好接气。普京下达指令“供气!”习近平下达指令“接气!”

  公开资料显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起自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由布拉戈维申斯克进入我国黑龙江省黑河。俄罗斯境内管道全长约3000公里,我国境内段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已建管道1740公里,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的“输气管道”。其中中方境内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途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等地,是中国东北方向首条陆上天然气跨境战略通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线投产后,中国每年从俄罗斯引进天然气将达到380亿立方米,相当于2018年全年用气量的14%,占中国进口天然气总量的约28%。按照合同,俄罗斯在30年内将向中国市场供应总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中俄两国的“元首项目”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投产通气,意味着在中国,黑吉辽、京津冀等地的民众可以用上来自俄罗斯的清洁能源。不久的将来,长三角地区的居民也同样可以使用俄罗斯天然气。

  它是中俄两国的“元首项目”。从商议、推动到建设,项目始终得到两国元首的高度关注和亲自推动,被称为“中俄合作的世纪工程”。从2015年管道开工,到2017年全面提速;从今年10月管道北段贯通,再到过境通气,工程每一个关键节点都牵动人心。作为大手笔的“世界级订单”,工程总价超过4000亿美元,依据合同,俄罗斯30年内将向中国市场供气超1万亿立方米;管道满负荷运行后,每年供气能力将高达380亿立方米。

  中俄建设者为项目建成付出了辛劳和智慧,不仅克服了极端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还针对工程特性做出诸多创新——中国境内管道工程黑河至长岭段长728公里,为确保6万余条环焊缝万无一失,全部采用自动焊接工艺;俄罗斯段,管道内部是采用先进工艺的光滑涂层,外部保温层由纳米复合材料制成,不仅运输成本低,还耐腐蚀。为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管道选择铺设在森林较少的地区,并在施工中采用特殊桥梁,避免对河流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管道过境段由中方施工。项目经理伍迅表示:“项目建成非常不易,仅过境段控制性工程,从选择穿越点、穿越方式到确定设计标准和现场施工执行,就历经了22轮谈判。”

  中油国际俄罗斯公司总经理蒋奇表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建成后,将与中国现有区域输气管网实现互联互通,向东北、环渤海、长三角地区稳定供应清洁优质的天然气资源。中国每年因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2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有效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和缓解沿线地区大气污染现状。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进口天然气1214亿立方米,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而俄罗斯2018年的天然气产量约为6695亿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气产量的17.3%。市场大国与能源大国之间,合作的空间甚为广阔。

  这项中俄能源合作如何助力民生?

  中俄东线北段包括“一干三支”,即黑河—长岭干线和长岭—长春支线、明水—哈尔滨支线以及大庆—哈尔滨支线,在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明水、大庆、肇源和吉林省的长岭设有5座分输站。北段投产通气后,将首先改变东北缺少足量气源供应的现状,有助于东北振兴,带动工业、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另外,目前通过秦沈线的双向调峰作用,也可缓解华北地区取暖季用气高峰期的保供压力。

  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看,我国西北、东北、西南以及海上四大油气战略通道中,东北一直缺少一条管道天然气进口通道。中俄东线的建成,补齐了这一短板,使我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实现了原油和天然气都能输送。天然气进口的多元化,更加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从天然气资源灵活调运看,由于我国天然气消费区域分布不平衡,重点消费区域远离气源地,以往受管网建设短板制约,天然气管网的灵活调运优势得不到发挥。中俄东线全线建成后,可与西气东输、陕京系统、东北管网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对加快形成“全国一张网”格局意义重大,提高资源的灵活调配能力。与此同时,也有利于激活一条天然气经济发展带,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整体协调发展。

  从促进天然气产业链整体协调发展看,伴随中俄东线北段的投产以及当前中段、南段的持续建设,我国将根据地质条件等情况,在中俄东线沿途新建或扩容原有储气库,充分发挥境外气源在储气调峰中的作用,有力推进我国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高我国天然气储备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