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位保护—我国西北地区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新理念
作者:27发布时间:2011-01-18
我国西北地区(含晋陕蒙(西)青甘宁新七省区)煤炭资源量38582亿吨,占全国的84.75%,且煤质优良,开发前景广阔。2009年西北区原煤产量占全国的65%左右,其中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的宁夏、陕北、蒙西地区原煤产量超过10亿吨,占全国的30%左右,在我国能源安全供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一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贫乏,如何做到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一直是采矿界面临的难题。最近,通过十余年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王双明领导的课题组以陕北煤炭富集区为例,提出了生态水位保护的新理念,解决了长期困扰煤炭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为西北煤炭开发与环境协调发展找到了有效途径。
榆神府区是我国神东、陕北两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区,2009年区内原煤产量达到2.5亿吨,但采煤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制约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王双明等历时十余年完成的《榆神府区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研究》成果,日前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我国西部煤炭资源科学开发、绿色开发,找到了有效途径。
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了榆神府区煤炭开采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问题研究,提出了煤炭资源开发、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技术路线和方法,对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课题从煤层、含(隔)水层地质特征及其赋存关系入手,运用煤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生态环境学和采矿工程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煤炭开采地质条件分类和采煤方法的研究与工程实践,首次系统揭示了榆神府地区煤层~含(隔)水层~生态环境的空间配置关系,总结了煤层与含(隔)水层组合的四种类型,通过对不同开采条件分区的地质特征的研究、建立了室内相似材料模型,进行了限高、分层、一次采全高等方法的模拟开采,结合现行生产矿井开采观测资料,总结了隔水层采动后隔水性变化规律;通过对研究区地表植被对地下水位埋深的敏感性的研究,提出了地下水位埋深1.5~5m是维系生态安全的合理水位;建立了以控制生态水位为核心,以开采条件分区为基础,以采煤方法规划为途径,以采动损害最小化为目标的科学采矿技术体系;研究并提出了“自然保水开采区”、“可控保水开采区”、“保水限采区”和“贫水开采区”及“禁采区”的科学开采分区。其重大贡献之一是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幅基于生态水位、生态环境保护的区域性采煤方法规划图,并应用于我国西部两个大型煤炭基地规划、开发和生产,为榆神府区保护生态水位条件下采煤奠定了基础。成果从2007年10月开始,在数十处煤矿进行了工程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来源:新华网陕西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