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资讯详情

运输难促成煤企“倒手贸易”

作者:27发布时间:2011-02-22


    煤炭贸易正日益受煤企青睐。昨日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900948.SH,下称“伊泰B”)发布公告称,公司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修改公司现行《章程》的议案,在公司经营范围中增加了“煤炭进口、煤炭设备及煤化工设备进口”的项目。 
  
    这一细微改变,被部分行业人士评价为“代表煤炭企业贸易意识觉醒”的重要举动――至此,主要煤炭生产企业均参与了煤炭“倒手贸易”,而其中的背后推手就是铁路运输的瓶颈。
  
    煤企受惠“倒手贸易”
  
   “倒手贸易”主要指煤企低价从海外进口煤炭再倒手卖给国内买家,从中获取差价。有分析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伊泰B增加煤炭进口业务之后,国内主要煤炭生产企业均已介入这一领域。这说明中国煤炭企业的经营思路在发生微妙变化,这也是中国煤炭市场的总体供需形势所决定的。发电企业不再是唯一热衷并力行煤炭进口的主角,煤炭企业也开始大力介入这一领域,并拥有自己的优势。据了解,西方有80%的煤炭、石油企业在生产的同时从事贸易活动。
  
    这对于发电企业而言,他们既是国内煤炭企业的下游客户,同时又有能力自主进口煤炭,看似不需要多此一举。但是由于发电企业情况各不相同,位于中西部甚至边远地区的发电企业无法通过航运获得海外的廉价煤炭,相比之下煤炭企业外购后储备在港口等地的煤炭则更能解“近渴”。
  
    资深煤炭专家李朝林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也表示,中国从2009年开始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国家的煤炭政策是抑制出口、鼓励进口。据海关统计,中国2010年净进口煤炭14580万吨,同比增加29%。因此除了煤炭进口的主角电力企业之外,大型煤炭企业也开始积极介入煤炭进口业务,推行“两头在外”的贸易策略,从而获取利润。
  
   “两头在外”是一种为越来越多的煤炭企业所接受的营销策略。其基本含义为:一头购进海外的低价煤炭产品,一头销售给国内的发电企业等买方,在中间环节中获取差价,赢得利润。同时,相对于发电企业在海外的购煤活动,煤炭企业拥有较多优势,在煤炭购销过程中有更多的经验、资源和技术支持。
  
    针对中国的煤炭进口形势,花旗日前曾发布预测称,2011年中国的煤炭净进口量将劲增63%至超过两亿吨,主要原因为中国国内煤炭产量难以满足旺盛的需求。
  因此李朝林认为,在如今煤炭市场需求旺盛,而煤炭企业受到铁路运输制约的情况下,煤企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会不断减少,小而全的企业会逐渐消失,而从事交易的人员会不断增加。
  
    运输瓶颈
  
    自产煤炭销售成本增加的原因是,铁路运输存在瓶颈。目前从包头到秦皇岛港的煤炭运价为50美元/吨,而从哥伦比亚到秦皇岛港的运价则为20美元/吨。同时,大型船只的海运速度并不慢,而铁路在运输紧张时,却可能连车皮都找不到。比如某新疆煤炭企业将自产煤炭运往上海,要付出500元/吨左右的运输成本,而新疆地区自产的煤炭每吨市价只有100元左右。上述分析人士称,目前将煤炭从印度尼西亚直接运往上海的运费只有20多美元/吨。由此可见国内铁路运输与煤炭运输需求的不匹配,也难怪煤企会热衷于“倒手贸易”。
  
    日前,随着工业用电复苏,煤炭需求重拾涨势。而铁路运输瓶颈的纾解步伐仍旧缓慢。
  
    海通证券日前发布报告指出,根据煤炭铁路运输配置指导框架,2011年跨省煤炭运输配置调控目标仅比2010年增长28%,创下近年来重点煤炭铁路运输增幅的最低值,可见今年铁路运输情况并不乐观。
  
    报告指出,2011年铁路运量的增加将主要来自大秦线及神朔黄线。而主要的煤炭铁路建设――集张线和山西吕梁到日照港的中南线需要到2013年才能全面投入营运,因此铁路运输瓶颈至2012年仍将存在。
  
    由此可见,运输难促成煤企“倒手贸易”